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

第958章 效法乃父忠勤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光頭李三 本章︰第958章 效法乃父忠勤

    軍法司將金大石,一干人等帶走之後,便開啟了快速審問,因為李成梁也清楚,這個事情不是小事,弄不好就把,軍權政權的對立放到了台面上,鬧到北京去。

    這要是天子知道了,自己肯定要喝一壺。

    但,李成梁根本沒有選擇,這件事情必須由軍法司調查審訊,不然花了這麼多年,收復的軍心,對朝鮮王室朝堂的壓制,極有可能出現缺口。

    就算是問斬。

    那也要死在自己人的手上。

    審訊開始啟動。

    金大石作為主謀,也是帶隊者,挑唆者,被處問斬……

    而其余十三名士兵,卻是沒有性命之憂,但,在日後的戰事中,若遇組建敢死隊之事,這些人要優先安排。

    朝堂的文武官員想來是對這個結果不滿意……但,表現得很是平靜。

    李成梁呢,也專門因為這件事情,去找了李虅,算是安撫了一番這個剛剛死掉岳丈得國王,隨後,便沒有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萬歷十七年的春節腳步漸近。

    北京城張燈結彩,坊市間人流如織,叫賣聲、歡笑聲不絕于耳。

    家家戶戶忙著掃塵、祭灶、置辦年貨,空氣中彌漫著炮竹的硝煙味和食物的香氣。

    與漢陽那壓抑得令人窒息的氛圍相比,這里充滿了太平盛世的喧囂與活力。

    皇城內氣氛也難得地輕松。

    臘月將盡,政務相對清閑,每日下午,朱翊鈞才會去乾清宮處理,來自各地的軍政要奏。

    新年在喧天的鑼鼓和絢爛的煙花中到來。

    遵循往例,朱翊鈞今年又賜了宴席……讓朝廷的文武百官稍稍休息了片刻,一上班,官立蒙學可就要安排上了。

    不得不說,現在大明朝的中樞,很是非常重視保密的,年前議論的官立蒙學,章程都下來了,朝中的其他官員,竟然是一點消息都沒有收到。

    萬歷十七年,正月初五,北京城沉浸在年節的余韻里。

    朱翊鈞剛從坤寧宮回來,臉上還帶著與皇後、公主皇子共度佳節後的些許輕松。

    他信步走到御案前,目光掃過案頭堆積的奏疏。

    “陛下,這是今日剛到的朝鮮奏書,數目不少。”太監陳矩垂手侍立一旁,輕聲稟報。

    “哦?”朱翊鈞隨意應了一聲,坐下後,首先拿起了最上面、也是分量最重的那一份——寧國公、提督朝鮮軍務李成梁的例行奏報。

    展開黃綾封套,熟悉的、剛勁有力的字跡映入眼簾。

    奏報一如既往地條理分明,氣勢恢宏。

    李成梁詳細稟報了他在朝鮮整軍經武的卓著成效︰

    “……仰賴陛下天威,將士用命,朝鮮三軍經年操演,已具強軍之象。計得戰兵十一萬有奇,皆習火器,熟戰陣,士氣可用。”

    “另編輔兵五萬余眾,專司糧秣轉運、營寨修葺、軍器維護諸務,與戰兵相輔相成。此十六萬眾,連同其隨軍家眷,計口逾朝鮮國一成之數……”

    朱翊鈞看到這里,微微頷首,心中頗感欣慰。

    能在藩屬國訓練出如此規模、且听命于大明的軍隊,李成梁確實有其過人之處。

    “……此軍之魂,首在忠義。臣夙夜訓導,三軍將士,無論戰輔,皆深明大義,以效忠天子、其心之誠,其志之堅,縱使朝鮮王命,亦不可奪!有此勁旅在握,倭寇若再敢犯境,必令其片甲無存,再不敢覬覦天朝藩籬……”

    字里行間充滿了自信和邀功之意。

    至于漢陽年前發生的那場血案,以及後續的奪人風波,奏章中只字未提。

    在李成梁看來,那不過是幾個“不曉事”的兵痞酒後滋事,已按軍法“嚴懲”了主犯,安撫了朝鮮國王,事情早已了結,根本不值得在這份總結朝鮮軍務整體向好的“大文章”里浪費筆墨。

    當然,在最後,李成梁還是提了一嘴倭國來使到了朝鮮的事情,實際上,倭國派遣使臣到了寧波,公文也早就被內閣篩選出來,在年前的時候,朱翊鈞都看了。

    不過,也有了批復,讓地方有司處理,不許來京。

    沒想到,倭國人從寧波過不來,反而去了朝鮮,還是挺執著的。

    朱翊鈞合上李成梁的奏疏,臉上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

    李成梁練兵有方,穩定朝鮮局面,這是實實在在的功勞。

    他側頭看向侍立在旁的陳矩︰“陳矩,李如松何時入京述職?”

    陳矩連忙躬身回答︰“回陛下,按行程安排,李總兵應于正月初八抵京。”

    “嗯。”朱翊鈞點點頭,拿起朱筆︰“一門雙杰,李成梁老成謀國,整軍經武,卓有成效。三軍歸心,藩籬得固,朕心甚慰。待李如松抵京,朕就拿著這個奏疏,給他看看,效法乃父忠勤。”

    朱翊鈞心情不錯,隨手拿起案上另一疊明顯薄一些、但數量頗多的奏疏,隨口問道︰“今日朝鮮來的奏疏倒是不少?都是些什麼?”

    若是以往,像朝鮮官員那個級別,是不可能把奏疏送到自己的案台前的,可近些年,大明跟朝鮮的聯系越發密切,一來二去,朝鮮的其他官員也有權限給天子上書了。

    然而,天子臉上的笑容,在目光觸及奏疏內容的那一刻,如同被寒霜凍結,迅速褪去。

    奏疏的是朝鮮議政府一位中級官員,字里行間充滿了悲憤與控訴︰ “……泣血叩稟天子陛下!去歲臘月二十四日,漢陽城血夜驚魂!駐朝明軍巡城營士卒金大石等十四人,酗酒持械,悍然闖入我朝左議政、國丈樸應順府邸!彼等如豺狼入室,凶性大發,竟……竟將樸公及其膝下二子,亂刃屠戮!府內血流成河,哀嚎震天!此乃人倫盡喪、天地不容之慘劇!事發之後,漢陽府衙秉公執法,將凶犯緝拿歸案……”

    “然,寧國公李成梁竟無視朝鮮法度、藐視王權!遣李舜臣,持其令牌,率如狼似虎之親兵,強行闖入府衙大牢,將十四名凶犯盡數奪走……”

    “懇請陛下天威垂鑒,主持公道,嚴懲凶徒,申飭驕帥,歸還人犯,以正國法,以安藩屬之心……”

    朱翊鈞的手微微顫抖了一下。

    他放下這本,又迅速拿起下一本。

    署名是司憲府一位監察御史,言辭更加激烈︰ “……李成梁恃功驕橫,視朝鮮如私產!其麾下兵丁,驕縱不法,視我臣民如草芥!樸公血案,非為孤例!其奪人之舉,實乃踐踏我朝鮮國格!此等行徑,置大明宗主之仁德于何地?置朝鮮五百年事大之誠于何地?長此以往,朝鮮民心盡失,恐生劇變!伏惟陛下洞察秋毫,速降天威,剪除跋扈,以儆效尤!……”

    再翻開一本,是柳成龍領餃的泣血聯名奏疏……內容大同小異……

    朱翊鈞的臉色由紅轉白,又由白轉青。

    他一份接一份地快速翻閱,越看心越沉,越看眉頭鎖得越緊……

    ………………

    第九章……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958章 效法乃父忠勤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958章 效法乃父忠勤並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