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

第838章 朝鮮東南倭患 2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光頭李三 本章︰第838章 朝鮮東南倭患 2

    “這個你放心,如果我當時在場,定會幫你說話的。”

    “誰讓咱們是有著真矯情呢。”

    “不過,本公還是覺得多少有些難。”

    “你們平常進貢的時候,給不了什麼好東西,現在遇到了倭患,死不了幾個人,動搖不了國體,就跑到大明這里求援,就不能靠自己嗎?”李成梁看著李虅輕聲說道,雖然表達了自己的一些不滿,可他的語氣,是緩和了許多。

    當然,這個不滿也是該表達的。

    每年進貢朝廷,給陛下的,還沒有給遼東總兵的多……

    這合適嗎。

    陛下都登基這麼多年了,後宮沒有一個高麗妃,這也不合適吧。

    現在遇到點難事,就巴巴的跑上門來。

    主人家的該說兩句。

    而李成梁就是自詡為天子的忠臣良將,主人家的口吻說的。

    “自己不是靠不住嗎,您還不知道……不知道小王是什麼本領,讓我動動腦筋,耍耍滑頭,倒還行,可真的讓我調兵遣將去打倭寇,我下面的將軍,他們也不敢去啊。”

    李虅說的是實情。

    朝鮮的軍隊,欺負欺負老百姓,吃泡菜是有本事的,可真讓他們去小鬼子作戰,不管是下面的士兵,還是統兵的將軍,連這個膽量都是不具備的。

    氣氛似乎緩和了許多。

    李虅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擔,臉上重新堆起笑容,拍了拍手。

    廳外候著的心腹內侍立刻躬身而入。

    “去,將本王為寧國公準備的薄禮呈上。”

    很快,六名朝鮮內侍小心翼翼地抬著三個蓋著紅綢的托盤走了進來。

    李虅親自上前揭開紅綢,頓時寶光流轉。

    第一件托盤上擺放著一株尺余高的赤紅珊瑚樹,形態奇崛,色澤鮮艷欲滴,在廳內光線下流光溢彩,顯然是南海珍品,價值連城……

    第二件托盤上擺放著一柄瓖嵌著碩大東珠和藍寶石的朝鮮式佩刀, 刀鞘以名貴黑檀木制成,金銀錯絲,華貴非凡。

    而第三個托盤上一尊晶瑩剔透的羊脂白玉雕成的駿馬,玉馬昂首奮蹄,神駿非凡,雕工精湛,栩栩如生。

    “區區薄禮,不成敬意,還望國公爺笑納。這珊瑚取其‘吉祥’之意,寶刀象征國公爺昔日赫赫武功,這玉馬……則是小王感念與國公爺遼東舊誼的一點心意,萬望國公爺莫要嫌棄。”

    “你這禮,確實夠薄……”

    李成梁看著那尊玉馬,眼神深邃,臉上看不出喜怒。

    听著李成梁的話,李虅的神情多少是有些尷尬的,這禮可真的不薄,玉馬,珊瑚都是從大明商人這里購買的,還花了重金,而寶刀更是取自天外玄鐵所著,鋒利無比,就連刀鞘也是價值千金啊。

    這都是好東西。

    難不成在大明朝國公這里,就真的成了薄禮。

    “小王明白,只要公爺幫了小王,這情誼一直在心中,永不敢忘。”

    李成梁點了點頭,而後終于露出了笑容,招呼門外親兵,將這些薄禮都送到自己的馬車上去。

    東西收下後,李虅心中一塊石頭落地,笑容更加燦爛︰“國公爺,小王已在驛館備下薄宴,還請國公爺賞光……”

    李成梁起身︰“殿下盛情,本公卻之不恭。請!”

    兩人相視一笑,並肩走出內廳。

    廳外,檀香依舊繚繞,冰鑒的寒氣似乎也被剛才那番暗流涌動的交鋒沖淡了些許,只剩下表面上的賓主盡歡……

    說來也神奇,對于大明朝來說,朝鮮國王李虅是賓客,可對于朝鮮來說,李成梁算是賓客。

    兩人在宴席上,吃吃喝喝,好不盡興。

    李成梁還專門問起了倭國的內部事宜,李虅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萬歷十一年,此時的倭國正處于戰國時代末期。

    這一年也是豐臣秀吉的關鍵階段,在與李成梁的對話中,稱之為羽柴秀吉的就是豐臣秀吉,只不過,這一年,他還沒有被倭皇賜姓豐臣。

    萬歷十年,也就是西歷1582年,“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殞命,其部將羽柴秀吉迅速崛起,通過“山崎之戰”擊敗叛將明智光秀,逐步繼承織田氏的勢力。

    萬歷十一年初,羽柴秀吉正與織田信長的其他家臣爭奪霸權,當年5月爆發“賤岳之戰”,秀吉擊敗柴田勝家,基本確立對近畿地區的控制,為統一日本奠定基礎……

    而此時的倭國關東地區有北條氏政、上杉景勝等勢力,東北有伊達政宗逐漸崛起,九州島則由大友宗麟、島津義久等諸侯割據,尚未完全臣服于豐臣秀吉。

    之前倭國的士兵作戰的時候,是士兵,不作戰了,就是農民,而豐臣秀吉在統一過程中推行“兵農分離”,強化軍隊專業化,同時大規模修建城池大本營,也就是大阪城。

    在這場戰亂中,大量戰敗武士淪為浪人,只能出海成為海盜,可此時的大明朝海事力量非常龐大,他們想要在大明的東南海域建設據點,幾乎是做不到的。

    可他們也要活下去啊。

    就只能把目光轉移到了好欺負的朝鮮身上。

    而此時李虅的心腹大患,就是此時已經淪為海盜的倭國敗退的武士軍團。

    他們好對付。

    但也不好對付。

    因為他們是小股的賊寇。

    幾十人,上百人,搶了就跑,想要剿滅,要付出極其沉重的代價。

    但現在的賊寇是對朝鮮的根本,造成不了太大的威脅,但李虅是個聰明孩子,他能夠明顯察覺出來羽柴秀吉這老子,不是一個好相處的。

    而且,現在朝鮮面對潰敗得武士,都表現得那麼拉垮,這就相當于在告訴倭國,我好欺負,來欺負我吧。

    這以後朝鮮的日子會更難,甚至,都有亡國的風險。

    這他才一次次往北京城跑。

    當然,過不了幾年,豐臣秀吉的野心會越發膨脹。

    到時候,朝鮮面對的就是整個倭國的侵略。

    而就在萬歷十一年,這個時候豐臣秀吉尚未完成大業,就已經顯露對外擴張的意圖,曾對家臣提及“征服大明”的構想,後續統一日本後更將此定為國策,也就是在十年後發動壬辰倭亂,正式全面入侵朝鮮……

    這場戰爭,是無法避免的。

    豐臣秀吉出身低微,卻通過武力統一日本,這種經歷讓他極度渴望通過對外征服來鞏固自身權威,他曾在給家人的書信中提及“在我有生之年,誓將唐之領土納入我之版圖”。

    這種擴張野心是戰爭的核心驅動力。

    當然,還有一些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情況,在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手下聚集了大量武士和大名,這些人通過戰爭獲取土地和財富,若和平時期無法滿足其利益訴求,可能引發內部叛亂。

    當時日本土地分封已接近極限,對外戰爭成為轉移國內矛盾、用掠奪資源收買人心的手段,他承諾將領們在征服朝鮮和大明後可獲得封地,以此凝聚內部力量。

    且受當時“華夷秩序”觀念影響,倭國試圖通過征服大明來取代其整個亞洲的宗主國地位。

    豐臣秀吉的擴張計劃並非臨時起意,而是長期醞釀的結果,其個人權力欲和對“天下布武”的執念難以通過外交或協商消解……

    就算現在大明朝開始干預,通過外交方式施加壓力,也是無法避免的。

    倭國“以戰養戰”的利益鏈條已經形成,內部反戰力量微弱……並且,豐臣秀吉的野心大的沒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838章 朝鮮東南倭患 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838章 朝鮮東南倭患 2並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