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

第827章 底線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光頭李三 本章︰第827章 底線

    人是有自己想法的。

    張丁征自己看來,他並不是一個不孝子。

    他此刻說的,也是他自己想的。

    只不過,他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世界,他覺得,出海去看異國他鄉,體會不同的風土人情。

    是人生重要的體驗。

    他覺得是為自己的父親好,並且,積極的推動,在這個世道,孝可比忠,都要重要。

    一個兒子對自己的父親不孝順的話,真的是混不下去的。

    張丁征也是下了極大的決心,賭上了自己的未來,帶著自己老爹周游世界去。

    當然 ,即便有利益。

    可一個小小的英格蘭,能給他帶來多少的利益呢。

    一個商人,能說會道,將天子都給噴迷糊了。

    “別哭了,別哭了……”

    “大男人家哭哭啼啼的,像怎麼回事。”

    “朕知道了,看看禮部接下來怎麼談,要是張愛卿上奏執意要去英倫,那朕,朕也就準了。”

    听到皇帝陛下松口。

    張丁征心中也猛松了一口氣。

    “朕問一句,若是你父親去了英倫,你是不是要一同前往啊。”

    “是的,陛下。”

    “好,好好照料你的父親,朕……這是開了恩了,你懂嗎?”朱翊鈞緩緩地說道。

    張丁征心中也明白,天子的意思。

    這個狀況,像極了帶著老爹卷款跑路……

    朱翊鈞讓張丁征一同前往,也是冒著風險的。

    “陛下,臣的家眷都會留在京師,此番出巡,不會攜帶貨物,護送的船只,也是大明的水師。”

    說到重點了。

    大明的水師戰船是要派遣護衛艦的。

    這是一場考驗。

    即便在南洋,航行作戰,已經沒什麼問題了。、

    但南洋終歸是自家後花園,到處都是補給點。

    能夠去西歐,這就是給日後的海軍軍方積累經驗。

    朱翊鈞聞言點了點頭。

    “你下去吧。”

    “是,陛下。”

    張丁征起身,抹了抹眼淚,隨後再次行了一禮,慢慢的退出了武英殿。

    朱翊鈞看著張丁征背影消失在殿門外,殿內一時只剩下他和侍立一旁的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

    “大伴,方才張丁征所言,你全程都听著了。依你看,他這話,有實在不實在?”

    馮保微微躬身,臉上是慣常的恭謹平靜。

    “回陛下,奴婢在旁細細觀瞧了。張丁征情真意切,涕淚交流,說到其父時,那份孺慕之情確乎發自肺腑,此心當有七分真。”

    朱翊鈞︰“哦?”

    尾音微微上揚,隨後側頭看向馮保︰“那便是說,還有三分假了?”

    馮保垂目,嘴角牽起一絲難以察覺的弧度︰“陛下明鑒。奴婢斗膽以為,這七分真,已然是‘真’了……”

    “世人行事,豈能全無私心?張丁征口中‘孝道’固是真意,這其中,未必沒有他欲借此行開拓西洋商路、謀求長遠之利的考量,這三分‘假’,非是欺瞞陛下,而是人之常情……”

    朱翊鈞聞言,沉默片刻,忽然輕輕哼笑一聲,他站起身,踱步到窗前,望著殿外重重疊疊的宮闕飛檐。

    而馮保躬身在後面跟著。

    “呵……七分真便是真,有哲理啊。”

    他像是在自語,又像是在對馮保說。

    “大伴,看來朕這識人之明,還得再…升升級嘍。既要看其言,更要觀其行,還得……揣摩其心深處那點算盤珠子撥動的聲響。”

    “陛下天縱聖明,何須過謙?只是這人……是會變的……“

    ”今日為利,明日或可為忠;今日純孝,他日境遇不同,心思亦可能流轉,陛下慧眼如炬,只需靜觀其變,恩威並施,自然能駕馭得當。”

    朱翊鈞沒有回頭,只是負手而立,良久,才緩緩道︰“是啊,會變的…”

    這邊張丁征從宮里面出來後,便直奔禮部而去。

    與此同時,禮部衙門內,氣氛迥異的兩場會談正在緊張進行。

    空氣中彌漫著墨香、茶香,以及無形的硝煙與試探。

    在東廳荷蘭東印度公司代表團 與大明禮部、以及內閣代表會談,戰後事宜。

    此處氣氛凝重,如同暴風雨前的壓抑。長條桌兩側壁壘分明。

    大明一側,主位坐著一位面容嚴肅的禮部官員,旁邊是內閣的司汝霖,以及數名書吏,正襟危坐,筆走龍蛇地記錄著每一個字句。

    角落坐著一位通事翻譯),神情專注,不敢有絲毫懈怠。

    “侍郎大人,八十萬兩白銀,這簡直是……是勒索,一次如何拿得出如此巨款?況且,一千多名俘虜,五百兩一人?這價格比最上等的香料還要昂貴!”

    听完翻譯的話後,範•德•維爾德臉紅脖子粗。

    對于他來說,太苛刻了。

    但大明這方提出的條件,也不是會談的人能夠左右的。

    而當大明這方听完範•德•維爾德的話後,司汝霖開口道︰“貴使此言差矣。南洋諸島,自三寶太監下西洋時,便已納入我大明輿圖,受天朝冊封。爾等擅起刀兵,侵佔我屬國,此乃不義之戰……“

    “八十萬兩,已是天恩浩蕩,彰顯我皇仁德。此乃底線,不容再議,至于支付,貴國既言困難,我天朝上國亦非不通情理……”

    “可首年付三十萬兩,我方即釋放首批三百名俘虜,以示誠意……”

    “次年付十萬兩,再釋兩百,余下兩年內付清剩余四十萬兩,俘虜亦按比例逐年釋放。此乃定議……”

    “若是不簽訂合約,那貴國依然跟大明處于交戰階段,貴國靠近南洋府的據點依然是我大明需要剿滅的敵人……”

    廳內瞬間死寂,只有書吏的毛筆在宣紙上沙沙作響,記錄下這充滿火藥味的交鋒。

    荷蘭公使範•德•維爾德臉色由紅轉白,嘴唇哆嗦著,終究沒敢再說出硬話來……

    與東廳的劍拔弩張截然不同,西廳的氣氛堪稱“清風細雨”。

    室內布置雅致,燻香怡人。

    主位上端坐著禮部尚書張四維,他須發微霜,面容清 ,帶著士大夫特有的雍容氣度。

    對面是托馬斯•西克莫爾爵士爵士,旁邊也坐著翻譯和記錄的書吏。

    雙方談話的聲音不高,語調和緩。

    “我大明乃禮儀之邦,聖天子在位,海納百川。貴國既有通好之意,自當詳加商議。互通有無,惠及兩國百姓,亦是美事。”

    “關于貴使提及的互設商館、關稅厘定、貨物清單、使節往來儀注等細節,我等可一一詳談。”

    “禮部已草擬了初步章程……”

    翻譯輕聲地將張四維的話轉述給托馬斯•西克莫爾爵士。

    他臉上露出欣喜的笑容,連連點頭︰“非常感謝尚書閣下的周到安排,能與閣下充分溝通,以期達成一個令雙方都滿意的協議,是我的榮幸。”

    會談在一種近乎友好的氛圍中進行,雙方就一些初步原則交換了意見,氣氛融洽。

    正當張四維說話的時候,一名身著青色官袍的禮部主事悄無聲息地走到張四維身側,俯身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

    听完之後,張四維將茶杯放下,對著托馬斯•西克莫爾爵士輕聲道︰“請稍坐片刻,品一品這新進的龍井。老夫有些許庶務,去去便回。”

    “閣下請便。”托馬斯•西克莫爾爵士禮貌地欠身。

    張四維起身,對廳內眾人微微頷首,便隨著那名主事,步伐沉穩地走向廳後的偏房……

    偏房內,張丁征已等候在此。

    張四維揮退引路的主事,關上房門。

    室內只剩下父子二人,他走到主位坐下,隨後看向眼楮紅彤彤的兒子。

    “如何?”

    張丁征挺直腰背,清晰地說道︰“陛下……準了。”

    張四維聞言,而後站起身來,走到了張丁征的身旁,伸出手,並非責打,而是重重地拍在張丁征的肩膀上。

    “兒子啊,這次,你爹這把老骨頭,可是把性命,都交到你手上了。”

    “父親放心,兒在此立誓,此行,絕對能到英格蘭!”

    “不僅能到英格蘭去,爹還要回來啊。”

    “也絕對,回得來!”

    “姑且信了你。”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827章 底線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827章 底線並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