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

第802章 繼任人選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光頭李三 本章︰第802章 繼任人選

    馮保下去傳旨,著禮部議涂澤民謚號。

    而朱翊鈞在萬壽宮中待了許久,也思考了許久。

    他知道涂澤民去世的消息一旦傳開。

    這個巡撫的位置,定是有很多人想上去干一干。

    而此時的朱翊鈞,心中也有了人選。

    禮部知道涂澤民去世的消息後不久,整個朝堂上上下下也都知道浙江官場的這次震動。

    大明開海國策。

    覆蓋整個沿海地區。

    山東,南直隸,浙江,福建,兩廣……就連是遼東的港口也開始大規模利用,運送糧食衣物等……

    但在整個布局方面,浙江算是其核心區域。

    而作為浙江巡撫,一直都是朝堂開海系中的頭頭,在整個政治勢力中話語權最重。

    雖然開海系,在京師中的影響力,與此時勢力最為龐大的內政改革派,相差甚遠。

    可在地方,在天子的心中,那還是佔據相當高的地位,比此時漸漸興起鄉黨勢力強大了不少。

    最為重要的是,這個職務經手的銀錢數目,可是能跟戶部尚書相媲美的。

    如果從後世大才,推斷出來的職務含金量上來說。

    此時的浙江巡撫算是東南半壁的戶部尚書,並且還離皇帝遠……

    在朱翊鈞接到浙江奏書的次日。

    禮部尚書張四維前往乾清宮奏陳。

    擬定六個謚號,供天子擇選。

    襄惠,襄敏,以及襄烈。

    上謚三個。

    中下謚號也有三個。

    朱翊鈞拍板定下了襄惠的謚號給與涂澤民。

    雖然昨日,他把話說到了那個地步。

    但在擇選謚號的時候,還是多少有些不忍心。

    襄惠。

    “‘甲冑有勞曰襄’…”

    朱翊鈞的聲音低沉平緩,在空曠的殿宇里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回響,听不出喜怒。

    “開海禁,通商路,算得上為朝廷披荊斬棘,甲冑勞形了。嗯…再加個‘惠’字吧,‘柔質慈民曰惠’。他涂澤民在浙江,總歸…也算做過些安撫地方的事。就定‘襄惠’。”

    “陛下聖明。‘襄惠’二字,公允中正,恰如其分,臣等拜服。” 張四維立刻躬身,語帶恭敬。

    謚號定下,塵埃落定,涂澤民蓋棺論定,身後哀榮也算有了著落。

    乾清宮再次陷入沉寂。

    朱翊鈞隨手從御案一角的青玉筆山上拿起一本奏折,漫不經心地翻看著,似乎已無意再談此事。

    然而,張四維並未如常告退。

    他依舊站在原地,身形挺拔,只是那垂在身側的手指,幾不可察地微微蜷縮了一下,又松開。

    朱翊鈞翻動奏折的手微微一頓。

    他並未抬頭,視線依舊落在紙頁上,聲音卻比剛才更淡了一分,仿佛隨口一問,又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探尋︰“張愛卿,還有未盡之言?”

    張四維仿佛就在等這一句。

    他深吸一口氣,上前半步,拱手,聲音刻意保持著平穩,卻比方才奏對謚號時多了幾分沉甸與試探︰“陛下明鑒。涂巡撫…襄惠公不幸薨逝,臣等痛惜。然…浙江開海,乃朝廷經略東南之重器,寧波港歲入數百萬,實乃國之大計……”

    “如今主事者遽然離世,千頭萬緒,皆需能臣速往料理,以免生變,致朝廷心血付諸東流。今日謚號既已議定,襄惠公身後事畢,臣斗膽懇請陛下,不如…召閣部諸公入宮,共議這浙江巡撫繼任人選……”

    “國事為重,早定則早安心啊。”

    他一口氣說完,目光低垂,落在御案前光潔的地板上,等待著天子的回應。

    朱翊鈞的目光終于從奏折上抬了起來。

    他沒有立刻說話,只是靜靜地看向張四維。

    暮色四合,燭火未燃,光線愈發昏暗。

    皇帝的臉龐在陰影里顯得有些模糊,但那雙眼楮卻異常清晰。

    他的唇角,甚至微微向上牽起了一個極淺的弧度,乍一看去,竟似帶著一絲溫和的笑意。

    也是這個笑容,讓張四維有了敢往下說的勇氣。

    “哦?” 朱翊鈞的聲音里似乎也染上了這點笑意,听起來頗為平和。

    “張愛卿思慮周詳,一心為國。既已說到此處…”

    說話間,他身體微微前傾,手肘支在御案上,十指交叉,那姿態竟顯出幾分閑適。

    “想必愛卿心中,已有人選了吧?”

    張四維心頭一松,只覺天子果然從善如流。

    他並未察覺到那笑意背後的冰寒,只當是天子認可了自己的提議,語氣不由得帶上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積極︰“陛下聖明燭照!臣…臣確有一人,思之再三,或可勝任此東南重責!”

    他抬起頭,眼中閃爍著舉薦賢才的光彩。

    “準奏。”

    “現任山東布政使司左參政,提督登萊海防、兼理開海事宜的宋應昌宋大人!宋大人乃嘉靖三十八年恩科進士,久在山東,于開海事體,熟稔在心……”

    “登州港在其督理之下,雖規模不及寧波,然井井有條,歲入亦頗可觀,足見其才干干練,老成持重……”

    “宋應昌?”

    “對,陛下,就是宋應昌。”

    “愛卿是不是少說一句。”

    “他籍貫山西,與你有同鄉之誼,其為人臣非常熟悉,清廉勤勉,實乃不可多得之良才……”

    說著這話時,朱翊鈞身體緩緩靠回,交叉的十指松開,右手隨意地拿起御案上一方溫潤的羊脂玉鎮紙,在掌心無意識地摩挲著,目光卻依舊釘在張四維臉上,帶著一種審視的玩味。

    “張愛卿為國舉才,真是…不遺余力啊。”

    朱翊鈞的聲音依舊不高,語速也未見加快,只是每一個字都像是從冰窖里撈出來的,砸在地上帶著清晰的回響。

    听到這里,張四維已經慌了。

    他明顯感覺出來陛下的不滿。

    宋應昌是那麼多開海系官員中,唯一一個山西籍貫,又與張四維交好的官員。

    這個,朱翊鈞是清清楚楚的。

    “前番你舉薦的那個浙江布政使李崇德,朕記得也是你力保,說他‘精明強干,可當大任’。結果呢?到了地方,不思報效朝廷,不思造福一方,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麼爭權奪利,怎麼攀附鑽營!鬧得烏煙瘴氣,如今還在牢里呢,你現在又在跟朕舉薦人才……”

    “你啊,還真是一個熱心腸啊……”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802章 繼任人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802章 繼任人選並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