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涼如水,浸透了張府每一寸角落。
書房內一盞羊角宮燈懸在梁下,暖黃的光暈洇開,恰好落在紫檀木的太師椅上。
張四維就坐在這張椅子上,脊背挺得還算直,只是鬢角霜白的發絲在燈光下泛著銀,襯得眼瞼下的褶皺愈發深了……
腳盆里的溫水正冒著細弱的白汽,氤氳的熱氣裹著幾絲艾草香。
跪在他對面的一個漂亮女子正垂著眼,指尖捏著軟布,正一下下將溫水舀起,澆在張四維交疊的腳面上。
若是以往張四維還會嘻戲一番。
可今日,是真的沒有半點興趣。
“好了。”
張四維忽然開口。
洗腳的女子一愣,老爺今天怎麼了,也不伸腳進來了。
她抬眼去看,老爺臉上就差寫上心情不好四個字了。
當下,也不敢哄老頭玩了。
隨即慌忙拿起軟巾,跪直了身子,小心翼翼地將張四維的腳從水里撈起,用軟巾細細擦干,動作極輕柔,連腳趾縫都仔細拂過。
隨後,行了一禮,便端著洗腳盆離開了書房。
洗好腳後,張四維獨在太師椅上坐了許久,窗外的風不知何時大了些,吹得窗紙沙沙作響。
滿腦子里面都是張丁征帶回來的洋媳婦,還有那個叫什麼阿福的小孫子。
他可是當朝大學士啊。
自己這幼子搞出這一套,若是傳了出去,自己的臉面丟了事小,影響了他兩個兄長的仕途是大啊。
當官的,門風是很重要的。
當然,除此之外,張四維還有更深層次的擔憂。
爪窪的戰事,在南洋,張丁征作為皇商,是跑那麼線的,大明與西洋人的沖突,戰爭,里面會不會有自己這個兒子的身影。
天子眼楮里面可是容不得沙子的。
若是真的摻和進去,那張丁征就是越界了。
實際上,很早之前張四維都有這種懷疑,原本張丁征回來,他是想著要第一時間詢問的,可被氣壞了,倒是忘了正事。
“來人。”
一個老僕听到招呼,進入了書房,低聲道︰“老爺,您吩咐。”
“去,把張丁征喊來。”
“是,老爺。”
不一會兒,門軸“吱呀”一聲輕響,打斷了書房里沉滯的空氣。
張丁征已換了身月白杭綢便服,他走進了書房。
他沒等父親開口,徑直走到太師椅對面的墩子旁,自顧自坐下了。
椅腳與青磚相踫,發出“嗒”的一聲輕響。
“爹,”他歪著頭笑,眼角眉梢俱是活絡的神氣,像檐下那只總偷溜出去的花貓︰“兒子就知道您夜里熬不住,準得叫我來。”
張四維擱在扶手上的手指猛地收緊,指節泛白。
“少在我跟前嬉皮笑臉!”張四維頓了頓,喉結重重滾了一下,“我問你爪窪的戰事,就是陳 那檔子事,你到底摻和進去沒有?”
“摻合了。”張丁征答得干脆,甚至還從袖袋里摸出枚油亮的核桃,在掌心慢悠悠地轉著。
“你!”張四維猛地抬手,想拍案又硬生生忍住,只氣得胡須都在顫,“你在朝廷是什麼身份?軍國大事是你能夠插手的。”
“可我是皇商啊。爹您忘了?陛下親賜的牙牌還在我腰上掛著呢。大海之上,商船行到哪兒,陛下的眼線就得伸到哪兒。再說了,我不摻合,誰去摸西洋人的底細?”
“你知道什麼!”張四維壓低聲音,朝著門外看了數眼後,才緩緩說道︰“天子眼里容不得沙子!萬一仗打敗了,你怎麼辦,大明還有你的容身之地嗎,即便現在勝了,若你的事情被都察院‘揪住,你也照樣吃不了兜著走……”
張丁征忽然往前傾了傾身子,聲音放軟了些,卻帶著股不容置疑的篤定︰“兒子知道陛下想要什麼。西洋人佔了爪窪,堵的是大明的海路財路,陛下想拔了那根刺,我不過是順水推舟。再者說,陳將軍那里信得過,沒有人會知道我會摻和進去這件事情的。”
听到這里,張四維眉頭微皺,心里面還在想著,這混賬東西,到底是在賭,還是真有把握?
而張丁征還在自顧的說著︰“父親,您年齡不小了,兩個兄長現在還是芝麻綠豆大小的官,張家還是要靠我……”
想著事情的張四維,在听到兒子說的這句話後,腦袋就像炸了一樣,再也沒有辦法沉下心來思考張丁征說的話了。
“什麼……”
“芝麻綠豆大的小官……”
“芝麻綠豆大的小官,也是走的正規科舉,你呢,即便撈了一個官職,那終歸是選奉官,你還瞧不上你的兩個兄長。”
張丁征還是嬉皮笑臉的回復︰“那我就問父親你一句,我的兩個兄長走的是科舉不假,可他們還要再熬三四十年,才有機會到乾清宮中,跟著陛下面對面的議事,當然,這個還需兄長們胸有韜略,有治國之才,才能走的進去,而您的小兒子呢,早就是天子面前的紅人了。”
“原本在應天府的時候,您給我講,申時行要上,您不進則退,您就沒有想過,到了現在,您為什麼沒有退……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兒子往前走了一步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父親啊,沒事就多看看書……”
“兒子講的不是什麼四書五經,而是,南方的文本雜技,莫要瞧不起老百姓們喜歡看到東西……里面啊,也是有大智慧的。”
“想著兒子到了南洋,獨自一人闖蕩海盜老巢,那可是要有視死如歸的決心啊。”
張丁征在自己老爹面前,滔滔不絕,卻沒有注意到自己父親臉色越來越難看。
張四維想著開口去訓斥自己的兒子。
可當他听到,視死如歸,獨闖海盜老巢的時候,想要罵出口的話,也停了下來……
“爹,明日,兒子就能入宮……”
“這次,兒子為陛下辦了一件大事啊,要是接下來一切順利的話……”
“兒子就能成為天子身邊,舉足輕重的人物。”
“爹你經常說兒子沒有才華,那是因為沒有用對地方,兒子再從福建回北京的路上,路過了寧波港,頓時詩興大發,做了一首……”
“你且听一听……”
張丁征說完,也不管自己老爹想不想听,指敲著桌沿打起拍子,聲線陡然揚高,吟唱起來……
“北去遼東載貂裘,南渡瓊州裝荔漿……”
“東洋販得倭刀亮,西洋運來琉璃光……”
“呂宋的象牙堆艙底,波斯的胡椒壓船梁……”
“羅盤轉處千帆動, 華夏旗號插南洋……”
“晨從登州發海貨,暮至爪窪卸陳倉……”
“九域風濤都踏遍……”
“半片海域歸大明……”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