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路風餐露宿,苦的可不止朱翊鈞一人。
但錦衣衛的人,經常出外差,多少有些奇怪,所以,適應的也很快。
“陛下,您咋不吃啊……”
“這東西,您瞅著難看啊,實際啊,沒有那麼難吃……”
張國之吃了一碗糙米飯,半飽,而後看著皇帝陛下遲遲沒有動筷,便開口說道。
朱翊鈞听完張國之的話後,笑了笑,而後,動起了筷子,吃了一口。
該怎麼形容呢。
像是在吃石子。
朱翊鈞吃了兩口,實在吃不下去了,便放下筷子,看向張國之道︰”朕……不餓……”
“陛下,都怪臣沒有把路程給陛下算好,不然,陛下也不用屈尊在這里了。”
朱翊鈞擺了擺手,並沒有要怪罪張國之的意思。
“這一路走過來,你也看了很多,怎麼想的。”
“陛下,臣是武官,臣不知道該怎麼想啊,只能感概一句,百姓生活不易。”
張國之是錦衣衛指揮使,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定位,他不能再這些事情上,發表自己的看法,影響皇帝陛下的判斷。
張國之不想多說,朱翊鈞也不多問了。
他隨身躺下,閉上了眼楮,片刻後,呼嚕聲響了起來……這是真累了……
張國之
第二日,晨霧未散,朱翊鈞便早早起床。
這可是真真被餓醒的,想早點進城,吃些東西。
他一出門,便瞧見昨夜給他們開門的年輕人。
“客人起得早,俺娘煮了新打的野菜粥,您嘗嘗?"這年輕人笑容憨厚,露出缺了半顆的門牙,說著,便去廚房端來野菜粥,熱情的交給朱翊鈞。
人家是給銀子了,就要好好款待。
朱翊鈞不好推辭,接過野菜粥。
他捧著粗陶碗,指尖觸到碗沿細密的裂紋。
野菜粥蒸騰的熱氣模糊了視線,混著谷糠的湯汁里浮著幾片嫩綠的野薺菜,在晨光里泛著晶瑩的油星。
他舀起一勺送入口中,原以為又是滿嘴粗糲,卻不料香味在舌尖化開,竟比御膳房的翡翠白玉羹更有滋味……
"當真不錯。"朱翊鈞忍不住又喝了兩口,腹中暖意漸起。
昨夜那頓難以下咽的糙米飯,此刻倒成了絕妙的鋪墊。
年輕人眼楮亮起來,缺了半顆的門牙漏著風︰"俺就說嘛,俺娘煮的野菜粥只要嘗過的,都是豎大拇指,客人您等著,俺再去盛!"
說著便要搶過碗,朱翊鈞也不推辭,將碗遞過去笑道︰"那就勞煩小兄弟了……"
“客氣啥勒,客氣,您可給俺錢了……”這年輕人說著話,便又往廚房走去。
朱翊鈞腳步不受控制,也跟著年輕人到了廚房的門口。
廚房低矮逼仄,土灶里的柴火 啪作響,灶台上擺著幾個豁口的陶碗。
年輕人掀開鍋蓋,熱氣頓時彌漫開來,朱翊鈞站在門口,就瞧著這年輕人盛粥。
這時張國之帶著幾名錦衣衛從屋里出來,看到皇帝陛下站在土坯房門口,眼巴巴等著一碗野菜粥的模樣,幾人皆是一愣。
平日里威風凜凜的天子,此刻裹著粗布棉衣,頭發有些凌亂,倒像是個普通的旅人……
盛好粥湯後,這年輕人又打開了一個陶罐,從里面夾出來兩塊腌菜,放進了野菜粥中,隨後,轉身走出廚房。
“這腌菜啊,是俺娘去年秋天腌的,配著粥吃可香了,您嘗嘗……"
朱翊鈞接過,咬了一口,咸酸爽脆的滋味在口中散開,不由得贊道︰“好手藝,好手藝……”
晨光漸漸明亮,遠處傳來幾聲雞鳴。
朱翊鈞捧著新盛的粥,站在院子里慢慢喝著……一邊喝,一邊夸……
恍惚間,朱翊鈞想起了珍珠翡翠白玉湯的故事。
後世,關于太祖高皇帝的戲說。
在這一刻,在朱翊鈞手中的野菜粥,也可以叫做珍珠翡翠白玉湯……
張國之等人也有幸喝了野菜粥。
不過,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朱翊鈞覺得好喝的東西,張國之等人喝著,卻並不覺得美味……而張國之能吃的很香的東西,朱翊鈞卻是一口難咽……
朱翊鈞也沒有入城,只是讓張國之派人去兗州城中,好好的購置一些干糧,隨後,便再度出發。
自大明萬歷九年二月十六日,皇帝陛下的御駕自北京出發,行進九日,終于到了第二個臨時行宮。
在之前的數日時間中,皇帝陛下,包括文武百官,禁軍護衛,都是住在帳篷中,嚴格貫徹內閣擬定的不擾民制度……
濟南府南門外的青石板道已被露水浸透。
三千禁軍鐵甲映著晨曦,槍尖挑起的猩紅 旗在風中獵獵作響,將整條官道染成流動的赤色長河。
當先鋒營的號角聲撕裂晨霧時,跪伏在道旁的百姓們齊刷刷叩首,額頭緊貼著冰涼的石板……
"聖駕……"禮官的唱喏聲穿透雲霄。
“聖駕到……”
九匹雪色駿馬踏著鼓點緩行,鎏金瓖玉的輅車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車頂的蟠龍吞珠紋隨著車輪震動,鱗片間折射出細碎金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隨駕百官跟在龍輦後方步行,而馮保一直跟在龍輦的左側。
山東巡撫,三司主官,濟南知府等官員跪地迎接聖駕。
馮保上前,對著山東的這些官員開口道︰“聖體違和,免行三跪九叩,速速入城!”
諸多官員領旨照辦,不疑其他,可跟在龍輦後方的申時行卻是皺起了眉頭。
他們這些隨駕官員自從出了京師後,便再也沒有見過皇帝陛下。
這,太不正常了。
龍輦進入濟南城後,便直接前往了臨時行宮。
而隨駕官員也有自己的住處。
可申時行未及安頓,便帶著諸多早就生疑的官員匆匆趕至皇帝陛下的臨時行宮外……要求見皇帝陛下……
這一次,張四維推脫,沒有與申時行一同前來。
實際上,這麼長時間沒有見到皇帝陛下一眼,大家心里都犯迷糊,也都拿不準。
不多時,馮保帶著數名太監從行宮中走出。
“申大人這是作甚?一路勞頓,陛下剛服下安神湯.,剛剛睡下…….."
"勞馮公公通稟,我等求見陛下。"申時行搶步上前,開口說道。
“申大人,听不懂我的話嗎,陛下累了……”
“自出京師,我等未聞陛下一言,未睹天顏半面,百官隨行,本為襄助陛下處理朝政,如今一路走下來,只能隔著王帳奏稟,再經馮公公言語轉達,我等不得不生疑..…….”
說到此處,他驟然壓低聲音︰“陛下安危系于天下,若有閃失...……”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