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梁,戚繼光兩人成為國公,不親臨一線,而朱翊鈞提拔的李如松,麻錦,戚金,麻貴等人,現在是一線的領兵將領。
他通過對真正帶兵將領的約束,靠著兩個在軍中累有威望的國公,對于邊軍的掌控力,也達到了一個百年未曾出現的高度。
遼東麻錦,戚金各駐一地,皆為總兵,麻錦為廣寧總兵,負責山海關,遼西駐防,對手還是蒙古……而戚金,駐地沈陽,負責開原鐵嶺等六衛……野人女真,建州女真的監管也在他的手上。
威震蒙古的遼東鐵騎的指揮權是在麻錦的手上,而戚金只掌握不到六千人的精銳騎兵,其中一部分還是從薊門抽調過來的,也屬于戚金在薊門為副總兵時的老班底。
李成梁在遼東的權柄被一分為二。
而李如松卻是完完整整的接過了戚繼光手中的兵權……不過,兵力有了些許的調整,原本十二萬的薊門駐軍,現在調整到了八萬,而其他的四萬士兵都被調防到了遼東………
萬歷八年的戰爭,並沒有徹底打服蒙古,但讓土默特部元氣大傷,察哈爾部幾乎覆滅,在十余年間,北疆無憂,已成定局……
在朱翊鈞看來,麻貴發動對西北的戰事,是此時大明朝能夠接受,也能夠承擔的……
西北的又一場大勝,在朝堂上面掀起了一陣不小的風波。
大大小小的官員們開始給陛下上賀表。
在賀表之中,朝臣對于大明朝又多了一個定西伯,功臣麻貴,一言蓋過,賀表之中大多數華表之詞,全是在吹牛掰,拍龍屁……也可以說,對即將到來的皇帝南巡造勢……
“今西北之捷,實乃陛下威靈遠被,德化昭彰之效,昔霍去病封狼居胥,不過一時之勇,竇憲燕然勒石,未及聖朝之盛……陛下以天縱之才,運籌于九重之內,麻貴等將士承風旨而前驅,虜首懸于哈密城此誠曠古未有之勛……”
“臣聞天道佑德,聖主膺祥。陛下繼大統以來,宵衣旰食,勵精圖治,內修文德,外振武功。今西北捷音至闕,六軍奏凱,萬虜披靡,皆因陛下睿謀深遠,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這些當官的吹的有些大,好听的話听的多了,倒也有些麻木。
原本朱翊鈞還看了幾封賀表,直到看到這樣一封賀表,讓他哭笑不得。
“陛下,臣忝列清班,不勝欣忭,謹獻頌曰︰“龍章煥彩照天山,鐵馬冰河奏凱還。聖德巍巍光日月,千秋萬載頌金鑾……”
這是官員跑到這里,想讓自己給他推個熱搜啊,不過,寫的確實比自己好……
自此之後,朱翊鈞便再也不看賀表……
海瑞御前彈劾了沿途官員,而作為皇帝的朱翊鈞,卻只是暗中派遣錦衣衛的人前去約束,並未發中旨嚴懲沿途各地大興土木的官員。
海瑞等了幾日之後,只等來了群臣賀表事件,終究還是等不下去了,他再一次的前往皇宮……
西北勝利帶來的朝堂狂歡,唯有海瑞一人顯得格格不入。
海瑞的馬車碾過碎葉停在宮門外,他剛下車便見到了馮保。
馮保應該是專門等著自己的。
說來,也是奇怪,馮保去應天一路上走的慢,比海瑞足足遲了十日才到南京,但回來的速度卻非常快,只比海瑞遲了四日……
馮保蟒袍上的金線在暮色里泛著冷光,他臉上帶著笑容,看著海瑞下車,便早早的上前迎接。
看著朝自己走來的馮保,海瑞眉頭一皺,袍袖狠狠甩過身側,踩著厚重的官靴徑直往宮門走去,玄色補服下擺揚起,似要將周遭塵埃都卷個干淨……
“海都御史,是要見陛下嗎?”
馮保的聲音像根銀針,刺破沉悶的空氣。
海瑞頓住腳步,靴跟重重磕在磚石上︰“陛下不願見我,所以才讓馮公公在這里候著?"
馮保搖了搖頭,笑著說道︰“哪能呢。只是想著與海都御史敘敘舊,不知可否賞臉去茶樓一敘?"他抬手虛引,袖口露出半截羊脂玉扳指,在暮色里泛著溫潤的光。
海瑞剛要開口拒絕,馮保又道︰"說不定喝過茶,海都御史的想法會有些變化。"
這話讓海瑞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他盯著馮保的眼楮,那里藏著深不見底的潭水。
思忖片刻,海瑞冷哼一聲,"既如此,便去听听馮公公有何高見。"
“那我們同車而去……”馮保說著,看向了海瑞乘坐的馬車。
“車架寒酸,略顯擁擠……”海瑞冷聲拒絕。
海瑞拒絕的干脆,馮保也不惱怒,便自顧的上了自己的馬車,在前引路。
不多時,兩人便到了一個茶館。
茶館匾額上"漱石居"三個鎏金大字在暮色中若隱若現,竹簾半卷,透出暖黃的光暈。
兩人踏入茶館,檀香混著茶香撲面而來,青磚地上鋪著波斯地毯,紅木桌椅錯落有致,牆上掛著幾幅水墨山水,角落里的青銅香爐正裊裊升起青煙。
小二見馮保進來,立刻弓著腰迎上來,“貴客里面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馮保熟稔地引著海瑞上了二樓雅間。
待小二沏好明前龍井退下,馮保端起茶盞輕抿一口,“海大人可知,這茶湯要三起三落才見真味?”
海指節重重叩擊桌面,檀木發出沉悶的聲響,震得茶盞里的水紋微微漾開。
“馮公公若是有話,便痛痛快快說出來,莫要拿這茶湯故弄玄虛,誤了我面見陛下的時辰。"
馮保慢條斯理地放下茶盞,蟒袍上的金線在燭火下泛著冷光,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海都御史又何苦為難陛下?
“這怎叫為難,馮公公,陛下南巡旨意明言,一切從簡,地方官員僭越聖命,勞民傷財,大興土木,本官彈劾他們,正是要還陛下一個清明吏治,若縱容此等惡行,朝廷綱紀何在……百姓疾苦又有誰來體恤……"
馮保不慌不忙地擺擺手,臉上笑意不減反增︰"海大人是活在書里的人,我敬佩您的風骨。"
他端起茶盞輕抿一口︰“可書里的道理,終究敵不過這活生生的世道。我們都是凡夫俗子,行事總要審時度勢,也總要取舍有度……”
“陛下嚴懲那些官員,那此次南巡,還巡不巡……如此大費周章,籌謀許久之事,不就成了一樁笑話了嗎?”
“陛下,心里面也是糾結,他覺得對不住自己的老師,可在我這個旁觀人看來,陛下並沒有做錯……”
“昨日,我才返回京師,陛下找我詢問,沿途百姓是否都在抱怨他南巡之事,我啊,听著當真心里不好受,陛下在自責……”
“話再說的明白一些,陛下旨意,一切從簡,可帝王出行,怎能真的一切從簡……”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