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

第640章 政策研究員李成梁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光頭李三 本章︰第640章 政策研究員李成梁

    一大早,紫禁城浸在青灰色的薄靄里。

    東華門外的御道上,三十六盞羊角宮燈映著未消的霜花,將二十余位朝臣的身影拉得修長。

    為首的張居正身著緋色仙鶴補服,腰間犀角玉帶垂著青玉綬環,烏紗帽翅上的貂皮護耳隨步輕顫,右首申時行,左側張學顏……兵部方逢時,禮部張四維,還有靖國公戚繼光,寧國公李成梁都在此守候。

    “吱呀——”東華門在晨風中推開,門軸轉動聲驚起檐角寒鴉。

    司禮監秉筆太監陳矩走出︰“列位大人,乾清宮候朝,隨我來吧。”

    話音落處後,眾人跟隨陳矩進入東華門。

    沿永巷而行,檐角滴水叮咚,砸在漢白玉欄板上濺起細響。

    道旁宮女著鴉青夾襖,持鵝毛帚清掃廊下,發間銀簪隨動作輕顫……

    數名太監抬著鎏金銅爐經過,沉水香混著寒氣入鼻……

    乾清宮前的丹陛已染淡金,九級石階上的蟠龍浮雕覆著薄霜,更顯威嚴。

    三十六盞琉璃宮燈替換了羊角燈,燈穗金絲流甦垂落,映得丹墀兩側的銅龜銅鶴栩栩如生。

    眾人一入殿內,便感覺暖意裹著龍涎香撲面而來。

    明間中央,九龍金漆屏風在晨光中粼粼生輝,御座上朱翊鈞身著帝王常服。

    眾人見到之後,趕忙行禮。

    “臣等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歲歲……”

    朝臣甩袖、叩首,一氣呵成。

    唯有寧國公李成梁略顯笨拙一些。

    “眾卿平身。”朱翊鈞聲音清潤,帶著帝王沉斂。

    “謝陛下。”

    “為首輔賜座。”

    陳矩連忙稱是,而張居正道聲謝恩。

    陳矩捧來黃花梨圈椅,椅背上的纏枝蓮紋與殿中紅漆金雲龍柱遙相呼應。

    他恭恭敬敬的放在了張居正的身後。

    張居正甫一落座。

    朱翊鈞指尖輕輕叩了叩御案上的大明會典,他眼睫下投出細碎陰影︰“朕昨夜翻讀漢書•西域傳,見武帝遣張騫鑿空西域,設都護府統三十六國……”

    “又知盛唐時又置安西大都護府,控扼天山南北。長安、洛陽之所以為天下中心,正因西北絲路暢通,胡商雲集,兵強馬壯。”

    他抬眼望向階下群臣。

    “我朝定都順天,雖重遼東邊防,然西北嘉峪關外、吐魯番,蒙古諸部時叛時服,竟讓漢唐故地成了游牧之境……”

    “哈密衛在正德年間便已名存實亡了……”

    說到這里,朱翊鈞略有停頓。

    現在的朝臣中還沒有一個人知道,麻貴已經收復了哈密城。

    不知道皇帝陛下說話節奏,又急著表現的李成梁在皇帝陛下停頓的片刻,出列道︰“陛下,西北漢唐故地,實乃我大明之要沖,絲綢之路之興衰,關乎國之榮枯,今西北不振,非戰之罪,實乃長久積弊,無人統籌經略……”

    他微微一頓,抬眼望向朱翊鈞,見皇帝目光專注,似是得到了顧慮,便底氣更足,聲如洪鐘︰“依臣之見,當務之急,是朝廷整頓西北諸鎮衛所……”

    “山西鎮、甘肅鎮、陝西鎮、寧夏鎮,這些地方衛所土地被侵佔已久,兵丁缺額嚴重,朝廷可以派遣一萬,兩萬的兵士到西北去,可,總不能派十萬,二十萬去啊,陛下可下令清查,將被豪強霸佔的土地盡數收回,充實衛所,如此一來,衛所士兵有田可耕,衣食無憂,方能安心操練,成為守衛西北的堅實力量……”

    “再者,效仿漢唐舊制,以衛所兵為基礎抽調組建西北新軍,在寧夏以西專門劃出區域,設立‘西域經略使’一職……”

    “此官職須由朝廷派遣深諳兵事、足智多謀之官員擔任,統御一方軍政要務。再配以幾員猛將,如麻貴將軍這般的虎將隨行輔佐。”

    他拍了拍腰間玉帶,臉上滿是自信︰“不出五年,定能收復漢唐故土。別的不說,就說那哈密城,只要方略得當,一年之內便可重回我大明版圖。到那時,絲綢之路重開,西域胡商往來不絕,我大明國威遠揚,四方來朝……”

    朱翊鈞听著李成梁慷慨陳詞,微微頷首,有些驚訝。

    這個李成梁說的是有些道理的,怎麼之前沒有察覺,李成梁還有坐辦公室寫政策材料的本事呢。

    當然,朱翊鈞不知,早在萬歷初年的時候,那個時候李如松還在西北為將,李成梁就與下面的幕僚,將領對西北的整體情況進行過摸排,也知道西北的主要問題。

    當然,這個摸排了解可不是一心為國,而是因為兒子在那,關心兒子罷了。

    而李成梁此番話,也確實給朱翊鈞提了個醒。

    拿下很簡單,守住,有難度……

    這個守住最大的敵人不是來自于高原上的那些人,也不是蒙古人,而是大明朝自己。

    朝廷供著一個九邊重鎮,都是非常有壓力的,陝西鎮的衛所兵在不頂用,那西北對于西域的影響,就不可能長期的保持下去……

    換句話來說,現在朱翊鈞這個皇帝重視西北的問題,他可以去從內部補充兵員到西北去,但,這可是一個大投入,即便朱翊鈞用了數年,投入巨大,將西域青海重新納入大明的版圖。

    但這個版圖維持的時間只可能是他在世的這幾十年。

    他一去世,大明朝就又會陷入新一輪的仁宣縮邊……因為投入太大了,可如果是在陝西甘肅鎮將衛所在搞起來,朝廷投入的兵丁成本,便會減少很多,就會延緩縮邊的到來……

    李成梁叭叭叭說了那麼多,朱翊鈞听的很滿意,不過在他左側的張四維,多少有些不樂意了。

    乾清宮議事,永遠是自己第一個給皇帝陛下出主意,搖旗子的,李成梁一介武夫,怎麼能搶自己的風頭。

    “張愛卿,寧國公所言,你如何看?”說著,朱翊鈞看向了坐在一旁的張居正。

    張居正輕撫胡須,沉思片刻後說道︰“寧國公所言,切中要害,整頓衛所與設立經略使確為良策,只是此事千頭萬緒,實施起來需徐徐圖之 ......”

    緩緩圖之……以後再辦……這可是文官們一貫作風。

    “不用緩緩圖之了,昨夜寧夏總兵,麻貴來信,他已經拿下了哈密城……”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640章 政策研究員李成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640章 政策研究員李成梁並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