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

第604章 待遇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光頭李三 本章︰第604章 待遇

    張居正神色恭謹,有條不紊地進言︰“陛下,依臣之見,李成梁雖有軍功,但性情驕縱……”

    “若封為國公,以他的性子,恐在遼東更加肆意妄為,朝廷日後再想約束,難上加難……”

    “不如封他兒子李如松一個伯爵,一來可表朝廷對他軍功的肯定,二來也能避免李成梁因國公之位權勢過盛,如此折中之法,既能安撫李成梁,又不致破壞朝堂綱紀,實乃兩全其美啊……”

    官員們听著張居正的話後,紛紛交頭接耳,不少人暗自點頭,覺得閣老所言在理……

    可朱翊鈞卻听笑了。

    張居正真是會做生意啊,一個伯爵換一個公爵,如此折中,真是不管李成梁願意不願意啊。

    “封了國公他還能在遼東待著,朕既然封他為寧國公,自然是要他留在京師,常伴在朕的身邊了……”

    張居正微微一怔,隨即反應過來,拱手道︰“陛下聖明,將李成梁置于京師,便于朝廷時刻監管……可我大明朝百余年間,都無新添國公爵,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封了兩個國公,是否有濫賞之嫌呢……”

    “百余年間,我大明朝也沒有像今年這般大勝啊,所以封賞兩個國公,絕無濫賞之嫌。”朱翊鈞笑著說道。

    他是鐵了心把李成梁留在京師了,就算給了國公的爵位,他也舍得……

    而張居正听完皇帝陛下的這番話後,就知道,他是下定決心了,當下不再言語,拱了拱手重新坐下,不言語了。

    雖然,張居正在給李成梁的書信上,承諾要助他登上國公爵位,但,他是這樣承諾的,他從頭到尾都沒有想過這樣做。

    而後,朱翊鈞環視了一周下面的官員,注意了一番下面官員的神情,片刻後,輕聲道︰“朕意已決,等戚繼光,李成梁回京以後,不日便會下旨封戚繼光與李成梁為國公……”

    數位臣子接連出列勸阻,矛頭指向的對方,還是李成梁。

    “陛下,斷不可封李成梁為國公,他在遼東任職期間,縱容家丁搶掠民財,致使百姓苦不堪言,這般惡行累累,怎配得上國公這等尊榮爵位……”

    “陛下,李成梁虛報戰功之事也屢見不鮮。為了彰顯自己的功績,他常常夸大殺敵數量,騙取朝廷的賞賜,如此欺君罔上之人,若封為國公,恐怕會寒了眾多忠良將士的心,也讓天下百姓對朝廷失望……”

    “李成梁在遼東,謀取私欲……實乃國之蛀蟲,怎能封他國公……”

    一頂頂大帽子就這樣蓋了下來,也不管李成梁能不能擔得起。

    朱翊鈞卻面不改色,只是輕輕拍著桌子,沉穩有力地說道︰“靜……肅靜……”

    隨著這一聲“肅靜”,官員們的聲音逐漸停止。

    朱翊鈞神色沉穩,目光如炬,掃視諸臣,朗聲道︰“左傳有雲,‘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戰事軍功,關乎國本……是我大明朝的根本……“

    “戚繼光與李成梁,功在社稷,勛勞卓著。孫子兵法亦言,‘賞罰孰明’,賞罰分明,方為治軍治國之要。若有功不賞,寒的是天下忠義之士的心,亂的是我大明根基……”

    “朕深知賞罰之道,亦清楚李成梁的過錯,但功是功,過是過,功朕要賞,過,朕自會罰。”

    朝堂上瞬間安靜下來,眾臣見皇帝態度堅決,皆不敢再言。

    在皇帝陛下定下基調之後,一直沒有說話表態的海瑞出列了。

    “陛下,臣有話要說。”

    眾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他身上,希望海瑞能夠說服皇帝,甚至還有些人 ,期盼著剛直的海瑞,說出一些驚為天人的犀利言辭……

    朱翊鈞看著海瑞出列,只是點了點頭。

    “陛下決意封李成梁與戚繼光為國公,臣敢問,這國公之賞,年俸定兩千擔,還是五千擔,如今折色之法下,不到一千五百擔便可折換……”

    “依臣看,新封國公,年俸一千五百擔賞賜已然足夠,爵位既已賜予,便不應再以過多金銀加重朝廷負擔,還望陛下三思。”

    听完海瑞的話後,官員們內心頗為失望,海瑞終究是被皇帝陛下滴水穿石,磨平了稜角……

    朱翊鈞听聞,眼中閃過一絲異樣,隨即臉上浮現出一抹笑意,說道︰“朕所想的,也正是如此,就依海都御史所言,封國公後的待遇,定為一千五百擔。”

    實際上,朱翊鈞也一直在考慮待遇方面的賞賜,現在人口密度大,不能像開國之初大肆地賞賜土地,年俸呢,也不能像開國之初賜予地那般豐厚。

    而海瑞此番在乾清宮中地言語,算是給了朱翊鈞一個台階下。

    海瑞聞言,拱手行禮道︰“陛下聖明,能從善如流,實乃我大明之福。”

    國公的待遇從兩千到五千。

    封頂的就是魏國公徐達的五千擔,不過,這個年俸待遇也就只有魏國公徐達一人享受過……

    一千五百擔現在市價折銀應在一千二百兩銀子……比一品大學士的八百兩年俸高了四百多兩。

    當然,這是年俸,屬于是合法收入,能見的光。

    大明朝的國公是最高等級的爵位,人盡皆知,其待遇包括朝廷地位、實際特權、禮儀規格等多方面,但具體細節因時期和受封者身份有所不同。

    國公為超品,高于一品官員,地位尊崇,但大明朝嚴格限制勛貴干政,導致國公實際權力有限。

    國公的爵位通常世襲罔替,後代承襲爵位時需通過朝廷審核批準。

    皇權對勛貴的“尊而不重”,這也是事實情況。

    通過高規格禮遇彰顯皇恩,又通過限制參政和世襲防止威脅皇權……

    其實際地位隨明朝政治變遷起伏,明初顯赫,到了大明朝的中後期逐漸衰落……

    不過,最終解釋權是在皇帝的手中。

    皇帝要是重用他封賞的國公,也是人之常情……

    李成梁這樣的人放在邊疆當然合適,可在皇帝陛下面前當差,也是一番別樣的海闊天空嗎……

    當然,這個時候正在騎馬趕往北京城的李成梁還在亢奮中……戚繼光帶著李如松入京,而李成梁帶著麻錦入京……

    萬歷八年六月初一,戚繼光率先回到北京城,兩日後,李成梁也到了京城。

    當夜,李成梁便去馮保的私宅拜會……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604章 待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604章 待遇並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