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福懷揣著李太後僅剩下的希望,匆匆走出宮門。
夜幕像一塊厚重的黑布,嚴嚴實實地裹住了京城。
冷風如刀,刮在他臉上,卻絲毫不及他內心的忐忑……
實際上,這個時候,周福都已經多少後悔給李太後出的主意了,這一路走來,總覺得李世達這麼古板,應該不會答應自己。
他登上那輛早已備好的馬車之後,車夫便開始架起馬車,前往李世達的府邸。
馬車便在石板路上顛簸著疾馳而去。
車輪與地面摩擦,發出沉悶的聲響,仿佛敲在周福的心坎上。
坐在車上的周福,一直在想著如何去對李世達說這些。
“一定要順利完成太後交代的事啊……”
周福輕輕嘆息道。
不多時,馬車停在了刑部尚書李世達的府邸前。
大門緊閉。
周福整了整衣衫,從馬車上下來,車夫趕忙將車上的燈籠取下,為其照亮腳下的路來。
昏黃的光在地上投出他細長而扭曲的影子。
周福上前敲門,不一會兒,府門打開,一個看門的老僕出現在了周福的面前。
周福遞過拜帖道︰“我來求見李大人。”
這門房老僕並沒有接拜帖,而是帶著幾分歉意說道︰“公公,實在對不住,我家老爺還未回府,此刻怕是還在刑部忙碌呢。”
周福心中一沉,但也不敢耽擱,趕忙又登上馬車,朝著刑部奔去。
一路上,他心急如焚,不停地催促車夫快些。
實際上,這個時候,周福是慌亂的,因為已經到了這個點了,他留在這里等待,都比去刑部找李世達靠譜。
可心亂的周福,同樣做不出正確的分辨了。
街道兩旁的店鋪早已關門歇業,只有偶爾路過的巡夜人,在寂靜的夜里發出幾聲吆喝。
終于到了刑部衙門,周福顧不得許多,徑直往里走。衙門里的衙役見是宮里的公公,也不敢阻攔。
周福問了值班官員,尚書大人何在。
卻得到一個讓他懊惱不已的消息——李世達已經回家去了。
“這可如何是好……”周福急得直跺腳,卻又不得不再次踏上馬車,折返李世達的府邸。
話還沒有說出口,便已是一波三折了。
當馬車再次停在李世達府邸前時,周福感覺自己像是經歷了一場漫長的跋涉。
他拖著疲憊的身軀,再次來到那大門前。
這次,門里很快便有了回應,那老僕看著李世達又回來了,當下趕忙說道︰“剛剛老爺到府,小的也對老爺說了,老爺吩咐,您在來,便直接進來。”
周福趕忙點頭。
隨後被這老僕人領著,穿過回廊,往內院走去,直接到了李世達的書房外。
“公公,老爺說了,讓你稍等片刻,我去告知老爺。”
“勞煩了。”
而此時的李世達,年約五十,身著家常便服,面容清瘦,歲月在他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跡。
他的眼神中透著一股沉穩與堅毅,那是多年官場生涯沉澱下來的氣質。
坐在他對面的,是他的夫人,一位端莊的中年婦人,雖衣著樸素,卻難掩溫婉氣質。
桌上擺著幾樣簡單的飯菜,李世達端著碗,一碗粥還沒有喝完呢。
那老僕便走了過來。
“老爺,那個公公又來了,按照您的吩咐,將他帶到書房去了。”
李世達的臉色微微一變,放下了手中的碗筷……
李夫人看著這一幕的發生,多少有些不滿,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你看看,這調到北京城來,整天忙得不可開交,連頓飯都吃不安生。想當初在南京,日子雖說平淡些,可哪有這般操勞。”
李世達微微嘆了口氣,擺了擺手,說道︰“夫人莫要再說了,這是職責所在。”
“你職責在刑部啊,怎麼到了家里面,還說什麼職責呢。”
面對夫人的嘮叨,李世達只是苦笑應對,他站起身來,整理了一下衣衫,便離開房間,朝著書房而去。
李世達生而穎異,日誦千言。十二歲時,督學使者殷公置李世達為高等,補博士弟子員。
不久,楊守謙知道他的事跡後,禮邀至西安。石州守胡公剛下車,見而奇之,與其成為忘年之交。
更有江湖傳言,李世達曾在假寐中夢謁太祖高皇帝,太祖高皇帝授明珠一,命曰︰“善自珍之,異日當為國寶也”,在嘉靖三十一年中舉,而後進入仕途。
隆慶年間曾外放過山東巡撫,浙江巡撫,到了萬歷三年,被張居正提拔為南京戶部左侍郎,當年的上司便是張學顏。
張學顏歸京之後,李世達接了職務,成為南京戶部尚書。
萬歷六年,才調遣回京,擔任刑部左侍郎,也就是在萬歷六年末,才正式成為刑部尚書。
這個人,有能力,且正直,不畏上,不欺下……風評極好,之所以進步那麼快,就是因為踏上了以張居正為核心的改革群體,大踏步的順風車。
周福在書房外等候,見李世達過來,連忙迎上前去,臉上堆滿了笑容︰“李大人,叨擾了……”
“公公為何不進書房。”
“主人未到,我怎敢先進呢。”
李世達苦笑一聲,而後推開書房的門,將周福迎入書房中。
兩人走進書房,分賓主坐定。
書房不大,卻擺滿了書架,書架上又堆滿了書籍。
左面空白的牆壁上掛著一幅字畫,畫的是高山流水,寓意著主人的高雅志趣。
剛剛坐下之後,周福先是寒暄了幾句,而李世達也是配合演出。
說了幾句之後,周福隨後話鋒一轉,神色凝重地說道︰“李大人,實不相瞞,今日前來,是奉了太後的懿旨。”
李世達听到“太後懿旨”四個字,眼神微微一凜,趕忙起身,恭敬道︰“請公公明示。”
周福看到李世達起身,也站了起來開口說道︰“李文貴啊,罪有應得,太後啊,不想管這事,想起來都糟心。”
“但,李大人,你也要明白,終究血濃于水啊……”
“犯了錯,該罰,該認……”
“這一點,太後沒有什麼想說的,就是,咱們這些做臣子的,能不能稍稍體諒一番太後……”
“還是那句話,血濃于水,沒辦法。”
“李文貴,終究是太後的親弟弟,是陛下的舅舅,要是真的被法辦砍頭,連個全尸都沒有落下的話,天家臉上也沒有光啊……”
“體諒,體諒……”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