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

第444章 陛下最愛講道理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光頭李三 本章︰第444章 陛下最愛講道理

    大年初三的北京城,是一座冰雪大世界,暖和了一整個冬天,到了萬歷七年,一開年卻開始冷了起來。

    天還未亮透,整個紫禁城便已忙碌起來。

    宮里面的太監宮女們,成群結隊、成批次地出動,宛如一支支訓練有素的隊伍,開始了清掃宮廷積雪的浩大工程。

    沿著宮廷的主要干道,太監們手持特制的大掃帚,那掃帚的把柄被摩挲得光滑無比,長長的竹枝末梢整齊而堅韌。

    他們先是用力地將厚厚的積雪往道路兩側推掃,掃帚劃過雪地,發出沙沙的聲響,在寂靜的清晨格外清晰。

    每一下揮動,都帶起一片雪霧,似是要將這寒冷也一並驅散。

    宮女們則跟在後面,手中拿著小巧些的掃帚和簸箕,細致地將殘留在道路上的碎雪清掃干淨,再把雪鏟進簸箕里,一趟趟地運到路邊早已劃定好的積雪堆放之處。

    皇帝陛下還未起身,乾清宮也開始忙碌起來了。

    陳矩凌晨的時候,便讓人便又準備了兩個火爐,

    在正門口放著兩個爐子,幾個小太監貓著腰,小心翼翼地用軟布擦拭著龍案下那兩個造型高貴的爐子。

    爐身上精致繁復的龍紋、如意雲紋以及鏤刻的花鳥圖案,都被他們擦拭得縴塵不染,在昏黃的宮燈映照下越發熠熠生輝

    一名小太監用小鏟子將爐灰輕輕掏出,又添上足量的上好炭火,那炭火剛一入爐,便 里啪啦地燃了起來,火星子在爐中跳躍,暖意也隨之慢慢彌漫開來。

    等到兩個爐子都燒好之後,四名太監抬著兩個爐子進入了乾清宮正殿之中,一個放在皇帝陛下的御案前,一個放在正殿的最中心,先讓他們升溫,等到皇帝陛下到了乾清宮後,也不會感覺太過寒冷。

    朱翊鈞在宮女的服侍下,起床來到了乾清宮正殿,與以往一般,走到三龍圖畫像處的時候,他停住了腳步。

    看著圖上的朱厚璁,朱載à,忽然笑了笑︰“父皇啊,孩兒已經超過你在位的時間了,皇爺爺,接下來,孫兒的目標就是超過你在位的時間 ……”

    朱翊鈞的打趣聲,讓身後跟著的侍女都是趕忙低下頭去。

    說完這些後,朱翊鈞又深深的看了一眼圖中的朱載à,這才轉身離開。

    這麼多年,他只要住在乾清宮暖閣之中,每次出來,都會看一眼自己的皇爺爺,以及父皇,這也成了慣例了。

    但,說話的時候可不多,大半年才會有一次。

    在前面張羅著的陳矩趕忙迎了上來。

    “陛下,兩宮皇太後都派人來了乾清宮,說,陛下今日就不要去請安了,來乾清宮的也去了坤寧宮告知皇後娘娘了……”

    朱翊鈞听完後,點了點頭。

    他先是到了正門口去看外面的大雪景色,不過他失望了,宮里面的人都太勤快了,在他的視線中,除了宮殿上的積雪之外,地上的雪全部清掃干淨了。

    索然無味,朱翊鈞便坐在龍椅上,他身上的龍袍並不厚,卻並未感覺到多寒冷。

    到底是少年人,血氣旺盛,渾身仿佛有著使不完的勁兒。

    況且這段時日,他對自己要求嚴苛,于男女之事控制得極為嚴格,因而精氣神格外旺健,每日晚上睡得迷迷糊糊間,夢不到自己的皇爺爺,道君皇帝,只能夢到天上的仙子……

    朱翊鈞在乾清宮中用了早膳,看了一個時辰的書,宮門值守的太監前來稟告,海瑞求見。

    听到這太監的通報,朱翊鈞苦笑一聲,就知道今日海瑞會來……他讓陳矩親自去迎海瑞。

    不多時,一身紅袍頭戴烏紗的海瑞,便進了乾清宮的正殿,來的匆匆。

    行禮過後,海瑞便趕忙說道︰“陛下,今這場大雪紛紛揚揚,覆蓋千里,臣思忖著請旨再出宮去,往北邊諸府衙走上一遭,也好查看一番各地情形……”

    話未及說完,朱翊鈞已然抬手阻止,面帶微笑,緩聲道︰“海愛卿,且先听朕一言。朕以為,卿可留于京師,為朕舉薦幾人,從都察院挑些年輕才俊,遣他們出去,這些年輕人,精力充沛,辦起差事來,想必亦是得心應手啊。”

    海瑞一听,面上略有不悅之色。

    這,陛下啥意思。

    這是嫌棄自己老了嗎。

    海瑞趕忙道︰“陛下,臣雖年事漸長,可尚有余力,怎可全然置身事外,臣往昔一次次親赴各地,皆為盡忠職守,不敢有絲毫懈怠,而且臣知道情況……”

    “朕當然清楚愛卿對百姓的體恤,可卿一次次親力親為,固有佳績,亦成美談,愛卿一心奉公,此等赤誠,朕心甚慰。然古人雲︰‘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海師傅每年都出去巡視,地方官員對于百姓受災,不敢視若無睹,這已經是大功德了,現在已成慣例,固然是好,但僅靠卿一人之力,猶如獨木難支大廈,待有朝一日,愛卿力有不逮,這過往的良風美俗,恐難延續,地方官員或又故態復萌,無所作為,這豈是朕願看到之景,豈是海師傅願意看到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朕以為,當以卿之行事風範為基,于都察院立下一套完備的巡查制度,讓這監督之舉能長久潤澤朝堂、惠及萬民,而非僅仰仗愛卿一人之奔波辛勞……”

    “這些年輕的御史們出去,朕不讓他們白跑,車馬費朕都是給的高高的……”

    “海師傅啊,您現在可不是福建南平的一個教諭了,您現在是朕大明朝的都御史,不能再單打獨斗了,你手下可是有很多人的,單打獨斗,只能救一時,卻救不了一世啊……”

    海瑞固執嗎。

    海瑞很固執。

    但海瑞卻並不是一個听不懂道理的人。

    而正好,陛下最愛講道理。

    他皇爺爺掰扯不過的人,朱翊鈞可是手到擒來,當然,這也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再登基之初,朱翊鈞心里也發慌,曾經都有過想讓海瑞去地方的想法,因為海瑞正的冒邪氣,這是再一次次試探,交鋒,總結,才讓他掌握了跟海瑞相處,掰扯的規律。

    海瑞听著是一愣一愣的。

    朱翊鈞說的是實情,你一次次跑出去,對現在固然是好,可你有一天跑不動了,那形成的慣例立馬崩塌,可你若是將制度留下來,自己時不時出去查驗一番,這才是長久之計啊……

    海瑞沉默許久後抬起頭來,看向朱翊鈞︰“陛下,那您要是這樣說,臣舉薦十二人……”

    朱翊鈞也是松了一口氣,笑著說道︰“別說十二人,一百二十人都行,一千二百人都行……”

    得,勸的就是這麼輕松,一點壓力都沒有。

    以理服人,果然至理名言。

    道君皇帝口中的大明朝第一寶劍,破了他的道心,傷害了他,他的兒子朱載à,沒有真正的握住這把寶劍,而到他孫子這一代,可就是緊緊握在手中,時不時的還能刺出幾個劍花呢……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444章 陛下最愛講道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444章 陛下最愛講道理並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