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梁站起身來,停頓片刻。
久久不見皇帝陛下招呼他上前,也是因為朱翊鈞不開口,李成梁又犯難了。
皇帝陛下在上面,他在下面,他是往前走呢,還是等著皇帝招呼,在一步一個台階慢慢的靠近皇帝呢。
若是皇帝不招呼,他自顧的走上台階,靠近皇帝,這可是犯忌諱了,而且,可大可小。
可若是他一直站在下面,又君前失禮。
而站在上面的朱翊鈞,看著金橋下躊躇的李成梁,輕聲笑了笑,而後看向了身後的馮保。
馮保授意,上前一步。
“寧遠伯上前……”
站在下面的李成梁听到馮保的話後,暗松一口氣,而後,抬起腳步,踏上台階,慢慢的靠近天子。
這個時候的李成梁,心里面十分忐忑。
他總感覺陛下此番作為,就是在敲打自己。
為何敲打自己。
難不成自己的小心思已經被皇帝洞悉了。
難道自己貪墨軍餉,皇帝已經知道了,還是、自己結交權門,朝廷重臣的事情被陛下知道了,還是因為自己欺壓遼商,找他們收取高額的保護費,他們回到北京城之後,告了自己的狀。
實際上,這個時候,李成梁是很恐懼的。
事出反常必有妖。
他除了能打仗之外,身上全是毛病,可是經不起半分查的。
當李成梁慢慢靠近天子的時候,走到台階大半程時,朱翊鈞龍袍一揮,朝著靠近他的李成梁走去。
這個時候,在朱翊鈞身後的馮保等人,稍稍愣神,趕忙追上去。
而李成梁看到陛下下了台階,立即停止了繼續上前的步伐,躬身行禮。
朱翊鈞到了李成梁的身旁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竟然一把拽過李成梁的手,而後大笑出聲,那笑聲在空曠的殿前回蕩,似能驅散陰霾,引來光明的龍吟聲。
此時正值午後,陽光傾灑在金碧輝煌的宮殿建築上,飛檐斗拱的陰影交錯縱橫于漢白玉的地面,宛如一幅天然的黑白棋盤。
朱翊鈞身姿挺拔,雖然只有十六歲的年齡,但卻比李成梁尚高出半頭,他身著的龍袍在日光下金芒閃爍,尊貴之氣四溢。
李成梁身著一品武將服飾,隨著天子的拉扯,亦步亦趨。
馮保,陳矩等人,頗為震驚。
而被朱翊鈞拽住手的李成梁,也是臉色大變,眼神之中滿是惶恐與疑惑。
他不敢相信天子竟會如此行徑,可又不敢掙脫,只得硬著頭皮跟著。
朱翊鈞似是未覺李成梁的異樣,依舊是一臉笑意,拉著他越過眾多隨從,直上天際,邁入乾清宮。
到了乾清宮中,朱翊鈞這才松開李成梁的手,而後上了御階,坐在龍椅上後目光灼灼地盯著李成梁。
李成梁看到皇帝陛下坐下,再一次跪地行禮。
“臣李成梁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寧遠伯,剛剛不都行過禮了嗎,怎麼又跪下了,快些平身。”朱翊鈞一臉輕松的說道。
听著皇帝陛下的話,李成梁這才謝恩起身。
“寧遠伯啊,你我君臣二人,聚少離多,可朕對你想念的緊啊。"
”陛下,臣也想念陛下,數月不見,陛下身形更加偉岸。”李成梁趕忙說道,他想著皇帝陛下說的話,已拉起了家常,前面的尷尬便煙消雲散。
可朱翊鈞怎會遂他的願。
朱翊鈞笑著擺了擺手,而後看向李成梁,他臉上的笑容立馬消失,換上了一臉嚴肅的表情說道︰“眾人都說,遼東苦寒之地,寧遠伯辛苦鎮守,是朝廷的功臣,功臣嗎,朕是認可的,但在朕看來,對于普通的遼民,遼東是苦寒之地,可對于朕的愛卿來說,遼東便是溫柔鄉,英雄冢……”
听到皇帝的這句話,李成梁猛地抬頭,他看向了天子,卻見天子正瞧著自己,又趕忙把頭低下。
這個時候的李成梁,應該開口辯解,但他的理智告訴自己,陛下話還沒有說完,自己要耐心等待。
果不其然,等到李成梁低下頭後,朱翊鈞借著說道︰“朕聞‘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愛卿在遼東,可莫要被安樂迷了心智……愛卿于遼東,權傾一方,當思慎行。”
听完朱翊鈞的話後,這個時候的李成梁知道自己可以接話了。
他也不否認自己在遼東的日子過的奢侈一些,因為李成梁在听完朱翊鈞的第二句話後就清楚,再多的狡辯,也是無用的。
因為他在遼東,還是一個帶兵打仗的將軍,身在苦寒之地,卻又沒有受苦寒之痛。
“陛下聖明,臣有的時候,確實貪圖享受一些,陛下今日所言,臣銘記于心,日後絕不敢有半分懈怠。遼東雖有安樂之象,臣日後必定時刻警醒,不敢忘陛下重托。”
不否認,就大大方方的承認,這是一個小錯誤,最起碼對于天子來說,這屬于小錯誤。
而對于李成梁來說,這也不是一個要命的事情,該承認就承認。
李成梁的大方承認,讓朱翊鈞頗為滿意︰“古人雲‘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愛卿身系遼東軍政,廉潔自律,方為根本,此時的大明朝不是安史之亂後的唐朝,但朕還是望愛卿能效仿那郭子儀,忠君愛國,功在社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又是一番陰陽怪氣的提醒。
李成梁心中一凜,趕忙抱拳躬身︰“陛下,臣自幼熟讀兵書,亦曉忠義之道。郭子儀之賢能,臣心向往之,定以其為楷模,整肅自身,整軍經武。遼東軍政之事,臣必使上下齊心,嚴守廉潔。”
朱翊鈞微微眯眼,審視著李成梁,片刻後說道︰“朕且信你此番言語。朕始終認為,水至清則無魚,有些事情,朕不想知道,但朕還是要提醒你,遼東局勢復雜,外有強敵環伺,內有民生待興。愛卿當知,‘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莫要起初壯志滿懷,日後卻懈怠廢弛。朕听聞遼東商貿漸盛,此雖利于地方,卻也易生亂象,愛卿可莫要深陷其中,與商賈勾連,損了朝廷威名與百姓生計。”
李成梁額上滲出細密汗珠,恭敬回應︰“陛下提點,如醍醐灌頂。臣定會監管商貿,使其合規有序,所獲財貨皆入公帑,為遼東建設與軍備所用。絕不讓私利蒙蔽雙眼,以報陛下隆恩與信任。”
遼商之力,可比貪污朝廷的些許餉銀,收獲要大多了。
蒙古,朝鮮,女真,各族的生意,里面的油水,暗道可是數不清的。
朱翊鈞笑著說道︰“望你言行一致。朕于這紫禁城雖能遙制四方,卻也需愛卿等臣子在外實心用事。‘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朕認你是一個誠臣,望你不要讓朕失望。”
李成梁拜倒在地︰“陛下放心,臣願在遼東赴湯蹈火,風雨變幻,必守臣節,為陛下守土安邦……“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