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

第415章 文治,武功,朕都要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光頭李三 本章︰第415章 文治,武功,朕都要

    好好的一頓酒宴,不歡而散。

    而被王虎訓斥的陳聞禮,身後是泰寧侯府闔府上下的支持,現在是五軍營坐營武官,四品明威將軍……

    三大營改制,從隆慶年間就開始改,到了隆慶五年,幾乎將原先的規矩全部推翻了。

    到了萬歷年間,京師三大營包括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從原先的一個提督將軍,變成了三個。

    其下有左副將、右副將、練勇參將、游擊將軍、佐擊將軍等將領。

    當然,在營之時,還有備兵坐營官、大號頭官、監槍號頭官、中軍官、隨征千總、隨營千總、選鋒把總、把總等各級軍官。

    此外,萬歷年間的三大營還設有協理京營戎政侍郎一人,負責協助管理京營事務,而這個協理京營戎政侍郎是兵部侍郎兼任。

    大營坐營官是為五軍營中的重要將領之一,負責整個大營的管理和指揮,官居四品,

    除此之外,每個營地還有坐營內臣,俗稱監軍,這些都是宮里面的人。

    三大營的將領中,還是有著一大部分的勛臣後代。

    而陳聞禮在三大營的體系中,很是出名,一是家世,二是資歷,他十五歲就進入三大營了,在父輩的蔭護下,三十歲的年齡,便成為了坐營武官,正四品的明威將軍。

    說起陳聞禮的祖上,那可不得了。

    祖上陳以馬軍總旗的身份追隨太祖高皇帝開國。

    洪武元年,追隨大將軍徐達平中原,授龍虎衛百戶,後改燕山中護衛,跟從燕王朱棣出塞,累升至龍虎衛千戶。

    建文元年至建文四年,參與靖難之役。戰後位列功臣第四,升後軍都督同知,加號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獲封泰寧侯,予世券。

    之後輔佐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

    永樂四年,負責營建北京城。

    永樂十五年,兼掌行在北京城後軍都督府事。

    永樂十七年,陳去世,享年八十五歲。追封靖國公,謚號“忠襄”。

    而泰寧侯這一脈,除了在正統年間的土木之變中,遭了點難之外,一直順遂,在北京城的勛貴圈里面,僅次于三個國公府。

    像這種勛貴的佼佼者,他們對于朝廷局勢,可能沒有什麼影響力,但是洞察力,前瞻性還是有的。

    禁軍三大營。

    就被泰寧侯府當作一個翻身上馬的機會。

    府中唯一有可能進入禁軍三營的才俊,就是陳聞禮。

    接下來,便是到各個大的山頭,上香拜佛了。

    香上的多了,煙火氣自然而然就飄到了真佛這里。

    朱翊鈞知道了陳聞禮這個人。

    也從泰寧侯府的動作下,清楚知道“沒落”許久的武勛集團,對于新編禁軍三大營的看法……

    三大營中內部底層兵士的情況,作為皇帝的朱翊鈞,只是了解了一些,可對于這些將領們的關注,那就多了。

    他們的聚會,私下會談,一切針對禁軍三營的討論,都在被人暗中的記錄下來。

    而那幫不知天高地厚的粗漢們,在沒有對禁軍三大營進行實際的危害行動,只有一些牢騷的話,朱翊鈞也不放在心上。

    陳聞禮進入朱翊鈞視線之後,他也安排人,對其專門調查了一番。

    十六歲就成婚了,現在有了一子兩女,娶的妻子是成國公的孫女,身上沒有太多武勛權貴的毛病,喜讀兵書,善弓馬騎射……

    泰寧侯府這樣的老牌勛貴的加持,確實能給陳聞禮在朱翊鈞的心中加上不少分。

    首先,對帝王的忠誠不容置疑,而真正的能力,也可以在後續的任上,看出些端倪。

    禁軍三營可不是天天留在北京城的,這是要拉到遼東那廣袤的天地去的。

    除了陳聞禮之外,還有一大批將領,甚至是千總的名字,出現在了乾清宮的御案上。

    這些,有些是兵部推薦的,有些是各營的監軍推薦的。

    這些人有著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都很年輕。

    最大的不過三十五歲。

    年輕的天子,想擁有年輕的軍隊,而統領這支年輕軍隊的各級軍官,也是年輕的……

    禁軍三營的籌建,有條不紊的展開,到了萬歷六年年尾之時,兵部尚書胡宗憲上陳︰陛下聖鑒,敬稟如下︰禁軍三營,詔下兩月。諸部奮身,營軍踴躍。遴選才俊,得丁壯一萬三千有余,將官三十而卓。登冊詳明,規制初設。營地既劃,八分功成。君臣之序,亦趨整和。計于萬歷七載春時,二三之月,籌備全妥。恭迎聖駕,親臨閱戈。揚威耀德,皇祚巍峨。

    也就是在胡宗憲上奏之後的當日,朱翊鈞就下詔胡宗憲,成國公,英國公,讓其安排妥當,明日要在武英殿召見三十余名將官。

    朱翊鈞之所以選擇武英殿,就是想做個區分,也是告訴朝臣,文治,武功,朕都要……

    國政大事,乾清宮奏陳稟告,軍國大事,武英殿奏陳稟告。

    這次召見,除了兵部尚書,兵部兩個侍郎這三個文官之外,再無其他文官參與,張居正都沒有進入。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胡宗憲得詔之後,便趕忙安排此事。

    到了次日,武英殿內,莊嚴肅穆。

    朱翊鈞端坐在龍椅之上,身姿挺拔,龍袍上的金龍刺繡似欲騰飛,彰顯著天子的無上威嚴。

    其身後,馮保、陳矩與馮安三人恭敬侍立,他們皆低眉順眼,卻又隱隱透著各自的氣場,仿佛是這皇權背後的影子,默默守護著天子的一舉一動。

    錦衣衛指揮使張國之率領著八名精干的錦衣衛,身姿筆挺如松,皆配繡春刀,目不斜視地守在御案之前,那冰冷的眼神與身上精致而威嚴的飛魚服,令人望而生畏……

    成國公與英國公站于一側,二人皆身著華麗的公侯朝服,頭戴官帽,配飾精美,彰顯著累世功勛與尊貴地位。

    兵部尚書胡宗憲及兩位侍郎亦在殿中,胡宗憲站在前列,神色凝重,兩位侍郎則微微垂首,恭敬地候于其後。

    三十余名年輕將領,身著整齊的朝服,衣袂飄飄,步伐沉穩地在內侍的引領下步入武英殿。

    這些將領大多數都見過朱翊鈞,都是在皇帝檢閱軍隊的時候,見到的。

    但,那個時候與現在卻截然不同。

    此刻,距離天子如此之近,緊張之感仍不由自主地在心底蔓延……

    眾多年輕的將官們有條不紊的進入到了武英殿後,先是行禮跪拜,口呼萬歲。

    而朱翊鈞微微擺手道︰“免禮平身。”

    眾人起身之後,朱翊鈞目光緩緩在諸將臉上巡過。

    片刻之後,他才開口道︰“朕之禁軍三營,關乎國之安危,社稷之穩定。諸卿皆為朕精心遴選之材,當知自身重任。”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415章 文治,武功,朕都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415章 文治,武功,朕都要並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