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

第386章 嫌疑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光頭李三 本章︰第386章 嫌疑

    百官在皇帝陛下的催促下,離開了皇極殿,官員們都是一步一回頭,依依不舍,滿臉愁容,仿佛是在告訴皇帝陛下,我忠心耿耿,此時陛下雖然讓我們回家過個好年,但,我們的心豈能平靜下來,這個年豈能過好。

    錦衣衛可不敢半夜去砸我們家窗戶啊,抓人啊。

    大明朝的政治斗爭,就是抓一個,跟冰糖葫蘆一樣,帶出來一串,非常殘酷。

    跟自己關系好的官員犯了這樣的大事,即便他本人不知情,也要被辦一個結黨之罪,好一點的,讓你丟了官職,平穩落地,要是嚴重的話,可是要影響整個家族……

    而當官員們離開皇極殿後,馮安叫住了正在走著的張居正。

    “張閣老,留步……”

    听到馮安的聲音後,很多官員都停住了腳步,轉頭去看張居正。

    只見,馮安與張居正低語幾句後,便再次進入了皇極殿中。

    張四維看的是極其羨慕,這擺明就是朝堂掌握了一定的線索,要跟內閣首輔張居正通通氣。

    而很多官員心里面也是七上八下的。

    眾多官員離開皇宮之後,海瑞便被官員們自發的圍了起來,打听昨日乾清宮中發生的細節。

    最先是御史台的年輕御史們。

    而後,很多官員也都圍了上來。

    就連張四維也在人頭攢動中。

    海瑞沒有絲毫的隱瞞,將自己看到的,實際發生的全部給官員們講述了一番。

    當然,海瑞在言語之間,還是做了些美化的。

    在怎麼說,也涉及到了皇帝陛下的聲譽。

    張四維听的直砸手︰“我昨日不在,要是我昨日在的話,張公公豈會死于賊人之手……”

    而听著張四維的話後,一眾官員也開始,自吹自擂起來。

    “別看我五十八,身子骨還硬朗著呢,陛下遇到危險,我定挺身上前,制服不了賊人,便也跟張公公一般,替陛下當槍子……”

    “我也是……”

    剛剛皇極殿中,熱鬧的不行。

    跑到了宮門外,他們又聚在一起表忠心,不過,這個時候更加的露骨一些,聲音也更加大了一些,生怕皇帝陛下的眼線听不到,傳不到天子的耳中去。

    而此時,朱翊鈞,張居正兩人剛剛離開皇極殿,步行前往乾清宮,二人相對安靜一些,走了許久,也沒有人先說話。

    朱翊鈞走在前面,張居正跟在後面,兩人一步的差距。

    隨從們遠遠地跟著。

    馬上就要到乾清宮的時候,朱翊鈞才停下腳步,而張居正也同樣停下了,在最後面的隨送也遠遠的站立,不敢靠近。

    “張師傅啊,朕經過這次生死一刻,明白了很多事情……朕,之前是不是太優柔寡斷了,跟朕的皇爺爺一樣,做了事情,還不想承認,想讓官員們承擔,想讓你承擔,這樣一比,我與皇爺爺都比不上父皇,他可不在乎一點虛名,倒是坦坦蕩蕩,朕啊,一直想學的就是皇爺爺,因為他的帝王心術博大精深,可此時,朕倒是覺得,做一個有帝王心術,但也坦坦蕩蕩的天子,也是不錯的。”

    張居正听著朱翊鈞的話,嘆了口氣︰“陛下受驚了,有此感悟,倒也不必,帝王,有帝王之道。”

    朱翊鈞听完張居正的話,笑了笑,而後轉身繼續向前走,張居正又緩步跟上。

    氣氛在這個時候,變得很微妙。

    朱翊鈞掏了“心窩子”說的話,張居正也回答了,別多想,只要你保持現在的治國熱情,甩甩鍋,很正常,不要有心理負擔。

    “這次,遇刺,朕啊,不得詳細調查一番,張師傅覺得,會是誰主使呢。”

    “陛下,臣不知。”

    “朕啊,覺得此次行刺,是有著藩王的身影……張師傅覺得呢?”朱翊鈞笑著說道,而後轉頭看向張居正。

    明朝藩王王府中的太監部分是由皇宮調撥的。

    大明朝開國之初,太祖高皇帝的龍子龍孫們地位較高,為顯示皇室的恩寵以及便于管理王府事務等諸多原因。

    朝廷會從宮中派出太監到王府服務。

    這些太監帶著宮中的規矩和經驗,可以協助藩王處理府內事務,同時也起到監督藩王的作用,防止他們有逾矩行為。

    不過,到了此時,藩王也可以自己招募一些太監。

    這是藩王制度的演變和朝廷對藩王管控的放松導致的。

    宮里面的太監行刺,第一個要想到的就是,流通比較大的宗室。

    朱翊鈞此次說起是藩王主謀,也不是無的放矢。

    既得利益者,嫌疑最大。

    朱翊鈞還未大婚,也無子嗣,他要是真的死在了這次事件中,朝廷就必須從憲宗皇帝朱見深的後代子孫中,重新選擇一名天子。

    “陛下,現在新政推行,若是對宗室有了動作,只怕,會對新政有所不利啊,陛下能夠看出我大明朝的另外一樁頑疾,並且有勇氣對頑疾動手,臣敬佩不已,可陛下,事情,還是要緩緩圖之。”張居正緩聲說道。

    張居正是個合格的政治家,他此時考慮的最多的還是得失,實際上,大明朝的財政早就負擔不起宗藩了,很多親王的工資不能按時按量發放,更不用說郡王,鎮國將軍之列的旁支宗室了,這也成了慣例……

    朝廷欠賬,只能任由宗藩自己搞錢,他們在地方上享受特權,兼並田地也是默許的。

    朱翊鈞緩緩開口︰“張師傅,朕思忖良久,這藩王制度積弊已久。他們在地方上兼並土地、魚肉百姓,徒耗國家財賦,長此以往,國將不國。朕欲削減藩王俸祿,令其不能肆意揮霍,朕一年常服不過十二套,每日飯食,也只有三菜一湯,不敢浪費,朕過的是節儉的日子,想來,我大明朝的宗藩,也能過一些苦日子。”

    這個時候,朱翊鈞跟張居正的對話已經滿口不提刺殺案了。

    刺殺案只是個下手的由頭,到底是不是宗藩主使的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有嫌疑。

    張居正神色一凜︰“陛下,此舉必將觸動藩王利益,他們定會極力反對,朝中風波恐難平息。藩王們在各地經營多年,盤根錯節,其勢力不可小覷。一旦有所動作,他們或會勾結地方官員,或煽動宗親鬧事,甚至可能引發叛亂……臣還是那句話,緩緩圖之……”

    張居正個激進派,改革派,在這個時候,多少有些保守了。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386章 嫌疑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386章 嫌疑並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