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變法。
這對于封建統治階層來說,是充滿恐懼的。
當然,自上而下的變革,卻是能夠將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歷史的長河中,改革變法的浪潮此起彼伏,可每一次的涌動,都宛如在平靜湖面投下巨石,激起千層浪,伴隨著無盡的血與淚,還有那讓人刻骨銘心的陣痛……
大明已如一位病入膏肓的老者,官場貪腐成風,土地兼並嚴重,百姓生活困苦不堪,若不施以猛藥,何以起沉痾?
萬歷五年,秋。
以少年天子為中心,內閣,六部主導的,大明帝國最大的一場涵蓋,吏治,稅制大改革轟轟烈烈的開始了。
朱翊鈞,大明的天子,手持了新政的火種。
在他之下,治世良相張居正,道德天花板海瑞,輔佐協助。
眾人回頭看去,原來張居正早就做好了準備。
考成法,清查人口,丈量土地的一系列的舉措,就是為了此時新政能夠順利上馬。
當然,張居正也繼承了高拱留下來的政治改革遺產。
會上的風波也隨著一幫官員的下台而結束……很多官員心里面雖然不服氣,但很多人都不是干淨的。
在朝會上被點名的那十二個官員,要嗎病死牢中,要嗎判處了死刑……家里面被宮里面抄了,原先的土地,名望只在一瞬間,便消失不見。
而也是這十二個官員。
給很多人敲響了警鐘。
當官的時候,積攢下來的財富,一轉眼便成了國家的財產,還拖累了子孫,白忙活了一場。
在新政的推行中,考成法成了重中之重,而朱翊鈞設置的御政院的地位,也隨之水漲船高……
乾清宮中。
朱翊鈞坐在龍椅上,桌案之上擺滿了考成的卷宗。
他手中拿著一本,正在認真的看著。
因為新政的事情,各部門之間溝通密切,諸多事情推進進展,都需要記錄下來,所以,以前較為簡短的考成總述,現在也變成了一個個卷宗。
原先較為清閑的御政房,此時也忙碌的很。
考成法被使用,記錄的頻繁,每四天都會送來乾清宮一批。
而每一次,朱翊鈞都會認真的看完。
此時,距離那次朝會,已經過去了半個月的時間,新政在全國各地帶來的波動,也正在慢慢的反饋到這里來……
正當朱翊鈞認真看卷宗的時候,得小太監稟告,胡宗憲求見。
朱翊鈞放下卷宗,召胡宗憲入殿。
胡宗憲此次前來,是為了德勝門外皇帝陛下御檢軍隊的事情。
薊門戚繼光親自帶領三千人到了京師,也從三大營出了五千人,而河北的諸多衛所出了兩千人,山東備倭軍也到了兩千人。
諸多的籌備事情,皆是由胡宗憲全盤統籌。
戚繼光也成了御檢軍隊的策劃者之一。
胡宗憲見到朱翊鈞後,便對此次御檢軍隊的諸多事情做了稟告,說的很詳細,而朱翊鈞也听的很認真。
“陛下,六日之後,陛下便可親臨德勝門御檢我大明朝的軍隊……”
听完胡宗憲的話後,朱翊鈞滿意的點了點頭︰“胡愛卿辦事,朕還是放心的,也辛苦戚將軍了,等到檢軍結束,朕在論功行賞。”
“謝陛下。”
正在兩人說話之時,張鯨慌慌忙忙的走進了乾清宮。
朱翊鈞看著冒失的張鯨,多少有些不滿,而張鯨看到胡宗憲在殿中,便站在一旁,也不說話。
“這麼慌,有什麼事情,快些稟告。”朱翊鈞冷聲道。
而張鯨看了一眼胡宗憲,欲言又止地表情,讓朱翊鈞更為不耐煩︰“快說,哪那麼多顧慮。”
“是,陛下……”
“陛下,張指揮使在通州派人回來,山東的即墨出事了……”
“即墨在六個秀才的帶領下,官學的六十余名學子,在縣衙的門口,焚燒書籍…………引萬人圍觀……"
"只過了一日,濟南府也出現了這種事情。“
“濟南府聲勢更加龐大,官學的學子數百人,在十幾名秀才舉人的帶領下在濟南城外,焚燒聖人書籍,並焚燒史書……又大言不慚的說,聖人之學術已是無用,翻遍史書,也不見此等苛政……留史無用,留書也無用……”
張鯨顫顫巍巍的說完了。
而朱翊鈞听到之後,並沒有像張鯨想象中的暴怒,他很是平靜的看向胡宗憲︰“愛卿,你瞧瞧,這些讀書人啊,總愛玩一點新花樣……朝廷不讓他們在私學里面抨擊國政,他們呢,便換個地方,焚書對抗……”
“書啊,老祖宗留下來的多麼珍貴的東西啊,這幫不孝子孫,無可救藥……”
朱翊鈞只是怒其不爭,卻沒有表現得很是憤怒。
而胡宗憲听完之後,也是避重就輕的回復道︰“陛下,讀書人一直都是如此,不過,他們也確實有些過分,用這種手段,影響的不是朝廷的聲譽,而是他們自己的品德,孔孟之鄉,出現這種事情,理應對當地的官員好好警示一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胡宗憲,算是中庸的代表,他淋過雨,害怕在淋雨,所以,新政之事,他不願摻和,可他是一個有能力,眼界高的人,他一听便知,這些讀書人啊,肯定是被某些人利用了,此番開口,也是想著懲戒官員,而不是懲戒這些讀書人。
可朱翊鈞讀懂了他的想法。
他臉上帶著笑容道︰“警示是沒有用的,他們不是喜歡燒書嗎,既然他們那麼不喜歡書,這一輩子,都不要看書了,想著拿這種上不得台面的手段,來往朕的身上潑髒水,朕啊,可不怕……”
“張鯨……”
“奴婢在。”
“召海瑞入宮……”
“是陛下。”張鯨听完之後,便立即轉身離開,火急火燎的去找海瑞。
這件事情雖然皇帝陛下表現的很是輕松,但若是席卷天下,在史書上面,天子的名聲就會受到諸多的詬病,史書嗎,有正史,有野史,後世之人,信的最多的是野史,因為他足夠野,且有一定的可信度。
而大明天下官學士子們,焚書對抗朝廷頒布的新政,在明實錄上面當然不會記載,可地方的縣史,府史都會有記錄,甚至口口相傳下去。
這種傷害到自己名聲的事情,朱翊鈞卻用著最溫柔的口氣表達。
“胡愛卿,你也先退下吧,朕呢,還要看會卷宗,下去之後,見到戚愛卿,也帶去朕的話,辛苦他了……”
“是,陛下,臣告退……”胡宗憲躬身行禮,而後緩慢的退出了乾清宮。
而等胡宗憲一離開乾清宮後,原本一臉祥和,隨意的皇帝陛下,臉色立馬變了……
他一拳砸在了御案之上。
在乾清宮侍奉的四名太監,听到聲音,趕忙跪下身去……
“去,把馮保叫來,把馮保叫來……”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