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

第353章 皇極殿朝會風波 1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光頭李三 本章︰第353章 皇極殿朝會風波 1

    朝會上的所有官員都清楚。

    擇選皇後貴妃,御馬親臨,校閱諸軍,不是今天朝會的主題。

    在這兩封聖旨下了後,很多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看向了站在最前面地張居正身上。

    “朕在前些時日,與乾清宮中,听了內閣諸臣關于新政之事,朕覺得可以推行,當然,既是朝會,張愛卿……”

    張居正听著朱翊鈞地話,出列道︰“臣在……”

    朱翊鈞環視了一周殿中官員,而後輕聲道︰“今日,將新政之事情,告知諸臣,也“議一議”……”

    “是,陛下。”

    諸多官員听著內閣首輔,皇帝陛下,兩人的對話,氣氛瞬間凝重下來,當然也有一些官員又帶著幾分期待。

    “陛下,今我大明天下,看似強盛,實已積弊重重,猶如久病之軀,亟待良醫施治,此乃內閣諸臣決意推行新政之由也……”

    “稅賦之制,亂象環生。丁稅征收,貧者家口眾多卻力薄難支,賦稅重壓,幾近喘不過氣,而富者憑其財勢,隱匿丁口以逃避稅賦,致國庫虧空,此般不均,有違聖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之訓,長此以往,民力衰竭,國勢不固……”

    “再者,地方私學近年失于監管,竟成好事者妄議朝政之所,肆意抨擊,民心惶惶,輿論紛雜,政令推行受阻,社稷安穩堪憂……”

    “又及那科舉出身之士紳官員,往昔所予賦稅減免及徭役優免之規,時過境遷,弊端盡顯。或有官員倚仗此等優免,懈怠奉公,于國之發展助力寥寥,實非社稷之福……”

    “稅賦征收品類,繁雜無章,糧食布帛等物皆入其中,轉運存儲折損巨大,核算亦多不便,且易滋生舞弊之惡,致使國庫難以充盈……”

    ”內閣諸臣,日夜憂思,深感大明之困境,皆願承聖恩,以變革之舉,除積弊、清亂象、均稅賦、正學風、勵官員,務使我大明再現盛世之景,此乃臣等矢志推行新政之初心……”

    在皇極殿中的官員們听著張居正的話,諸多臉上已有不滿。

    危言聳听,駭人听聞……

    按照張居正所說,要是不變法,不推行新政,我大明朝還要亡了不成。

    這在所有反對的官員中,只覺得張居正是在恐嚇陛下,哪有那麼嚴重……

    一個官員在張居正話音剛剛落下,情緒控制不佳,直接冷哼了一聲。

    聲音還挺大。

    在相對安靜的皇極殿中,顯得極其突兀……

    眾人紛紛轉頭看向冷哼的人。

    而坐在龍椅上的朱翊鈞,也一眼看到了這名用冷哼來表達不滿的官員。

    左面第六排,第三個官員。

    他看到很多人都看向自己,多少是有些慌的,而更慌的是,皇帝陛下好像生氣了。

    此時的朱翊鈞面色陰沉,眼中怒意翻滾。

    他站起身來,厲聲斥道︰“朕于此與諸卿共商新政,乃為革除我大明積弊,謀社稷之長遠,救黎民于困苦。張居正等愛卿殫精竭慮,所謀皆為家國天下……”

    “你是什麼貨色,卻在此肆意冷哼,罔顧禮義,輕慢朝綱,在朕面前亦如此放肆,毫無敬畏之心,實是可憎,朕之朝堂,豈容你這等目無君上、君前失儀之徒撒野……”

    “來人吶……”

    朱翊鈞話音一落,外面立馬沖進來了四名早就準備好的錦衣衛。

    而冷哼的官員,人是麻的,頭是懵的。

    朝堂上的氛圍不一直如此嗎?

    春日暖陽,輕松歡快,沒有那麼多的規矩啊,也沒有人通知自己,朝會的時候,不能冷哼啊。

    “速速將此狂徒拖出宮去,剝去其官服官帽,罷其官職,永不再用……”

    而當這官員听到皇帝陛下對自己的處理意見,才反應過來,開口求饒︰“陛下息怒,陛下開恩啊…微臣不敢了…”

    這官員只說了兩句求饒的話,便被錦衣衛直接堵住了嘴巴,而後,連拖帶拽,駕出皇極殿。

    而殿內一片死寂,眾多一心反對新政的官員,此時面色慘白,惶恐之色,溢于言表……

    因為他們都明白一件事情,陛下對于新政,可能比他們想象中的還要熱衷。

    經過這個小插曲後。

    朱翊鈞的臉色也漸漸恢復平常,他坐下身去,而後,看向張居正︰“張愛卿,繼續……”

    “是,陛下……”

    “新政第一條便是關乎地方私學之事,各地禁辦私學……令天下學子皆入官學,受朝廷正統之教。如此,方可正學風、清輿論,為朝廷培育可用之才……”

    “其二,乃廢除丁稅之舉,將丁稅轉成田賦……”

    “其三,關乎科舉士紳官員土地減免及徭役之規。科舉乃選賢舉能之途,往昔對士紳官員所予土地賦稅減免及徭役優免,今時移世易,舊規弊端漸顯……新政今定三品以上官員,可依家中人口,按每人減免一百畝地至二百畝地賦稅之例施行,且家中可有兩人或三人得免徭役,三品以下官員,則當與民同例,依律繳納稅賦,此規旨在激勵官員勤勉奉公,非為苛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其四,乃是征收稅銀之變革………今可許以銅錢、銀子並行之法征收稅銀。百姓或以家中所余糧食易為銅錢繳納,或以所積銀錢直接奉上。如此,既可便利于民,使其繳納稅賦更為靈活,又可減少折損,使國帑充盈……”

    “其五,便是考成法于新政推行中對官員之約束,在新政推行之時,考成法嚴究百官其責,輕則罰俸降職,使其知敬畏,重則罷官削籍,以儆效尤。唯令官員皆恪盡職守,積極推行新政,方能保新政暢行無阻……”

    一條條,一樁樁,跟官員們得知的信息,並無區別。

    雖然前面有了插曲,可听到對待他們如此“苛刻”的新政後,眾人還是竊竊私語起來,當然也是因為有了前面的插曲,此時諸多反對的官員才沒有跳出來,指著張居正的鼻子咒罵一番。

    這一次,朱翊鈞沒有借題發揮,而是臉色平常的看向海瑞︰“海愛卿,你覺得是否可行?”

    海瑞出列,躬身道︰“陛下,臣覺得可行……”

    “張愛卿呢……”朱翊鈞說著,又看向了張四維。

    而一直等著表現的張四維,快速出列道︰“陛下,微臣方才听了首輔大人所陳之新政,實乃精妙絕倫、高瞻遠矚之舉啊……”

    “臣听在耳中,只覺如撥雲見日,豁然開朗。首輔大人一心為國為民,殫精竭慮籌謀此等良策,實乃我大明之幸,社稷之福……”

    張四維一臉虔誠的說道。

    而很多反對的官員,看到張四維的這副面孔,心中多有鄙夷。

    而在他話音落後,吏部侍郎馮遠開口譏諷道︰“大明之幸,社稷之福,只怕這個幸,不是幸,福也不是福……”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353章 皇極殿朝會風波 1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353章 皇極殿朝會風波 1並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