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

第325章 百姓們苦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光頭李三 本章︰第325章 百姓們苦啊……

    朱翊鈞明白,一個後世之君,想要掌握朝廷的兵權,有著很大的難度。

    他還是依靠文官,依靠太監,依靠武勛來一場自上而下的統治。

    這種統治,平常的時刻是穩固的,但若是想要發展變革,就必須將京師的軍隊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上。

    這是一種態度,同樣也是一種帝王權威的體現。

    而掌握京營,在士兵的心中樹立權威,第一步,就是要到他們中間去,要贏得人心,要關心士兵的生活,要關心軍餉的發放,要提拔基層的有能力,卻沒有背景的軍官……

    當然,一去軍營,就要花銀子,這筆銀子,朱翊鈞一直都讓馮保攢著,作為前往三大營的賞錢。

    等到自己覺得時機到了,朱翊鈞也會對宗藩宗室下手了。

    實際上,朱翊鈞一直覺得另外一個時空的滿清,在對待宗室親王的時候,模式是比較健康的。

    大明朝親王宗室,在建國之初,太祖高皇帝賦予了親王被賦予一定的軍事權力,尤其是在邊境地區的親王可以節制軍隊,以拱衛邊疆。

    在當時,大明朝軍威無可抵擋,有“九大攘夷塞王”的說法,當然也有“十三大塞王”的說法,而後,經過四年特殊時期,便是親王的權力得到限制,大多數是在軍權上面體現的。

    在這個時期,擔心親王干政,明朝對親王的政治活動進行了嚴格限制。

    親王不得參與朝廷的具體政務,不能擔任重要官職,只能在封地享受尊崇的地位。

    他們在地方享有大量的土地和財富。

    他們的封地廣闊,收取大量的田租和賦稅,這也導致了大明朝後期親王宗室成為國家財政的巨大負擔。

    而在後世的滿清,滿清親王宗室在軍事上的權力相對較小,雖然可以在戰爭時期擔任將領,但他們的權力受到嚴格的限制,必須听從皇帝的指揮,而且,戰爭結束後,他們的軍權會被迅速收回,以防止其擁兵自重。

    滿清親王宗室在政治上的參與度相對較高,但同樣受到嚴格的控制。他們可以在朝廷擔任重要官職,參與國家決策。然而,皇帝對他們的權力進行了嚴密的監督。

    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滿清的宗室都在京師,並且他們手中的權力,是受到限制的,約束他們在地方斂財等事情的發生。

    而大明朝的親王們,滿地開花,在地方上霍霍老百姓,並且,當地的官府難以對他們進行有效管理。

    大明朝實行世襲罔替的制度,親王的子孫後代都可以繼承爵位,導致親王宗室的人數越來越多。

    朱翊鈞這一生,只想搞三條內政,第一條是開海,現在正在做,而第二條,便是稅制改革,張居正在做,第三條,也是最主要的一條,他決定放在自己大婚之後,有了子嗣在做,也就是對大明朝宗室改革。

    每當無眠的夜晚,朱翊鈞都在想著該如何改。

    他現在心中也有了初步的打算。

    調整爵位制度,限制爵位傳承代數……

    比如親王爵位只允許傳承三代,三代之後降為郡王,郡王爵位傳承兩代,兩代後降為鎮國將軍,

    鎮國將軍只存在一代,他的子嗣,不再享有爵位待遇,只有這樣,才可以逐步減少有爵位的宗室人數

    逐步降低各級爵位宗室的俸祿標準。對于親王、郡王等高爵位宗室,大幅削減其俸祿額度;將軍及以下爵位宗室的俸祿也相應減少,並且從原本的糧食粟米的俸祿,轉變成了白銀貨幣。

    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對各地的宗室封地進行清查,收回非法侵佔地土地,若是能在進一步, 便不允許藩王們擁有土地,以後,在封的藩王,只給票子房子,不給土地賞賜

    當然做了這麼多的限制之後,對宗室的管理,也要放松了,鼓勵宗室子弟從事各種職業,不再僅僅依賴爵位和俸祿生活,除親王郡王之下,宗室子弟提供通過科舉進入官場為官,在軍隊當兵,以及經商的機會。

    當然,現在的這些,大多數都是朱翊鈞前期的一個設想。

    正如張居正所說的,他們要自絕于朝廷諸官,而朱翊鈞若是改變了宗藩制度,那也是自絕于宗室,所面臨的困難,比張居正只多不少。

    而且,這件事情,朝中百官誰也不能主導,只能由朱翊鈞親自下場……

    老朱家的事情,只有老朱家的人才能做。

    即便是內閣首輔,在面對宗藩問題時,也說不上話……

    當然,若是大明朝在數代後,還是沒有逃脫封建王朝三百年定律,亡了的話,朱翊鈞可能就會因此背鍋,就是因為他限制了宗室的力量,導致社稷遇到危難的時候,宗室沒有力量幫助朝廷。

    但朱翊鈞卻清楚,漢分東西,險些三續,他們的宗室力量並不強大,卻能成就華夏歷史歷朝歷代都未曾成就的佳話,傳奇……

    而大明朝卻無南北之分,北京被李自成攻破之後,便已經亡了……那個時候的宗藩是有實力的,可他們卻沒有創造出漢朝時的千古佳話。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若是變革之後,宗室子弟,五代六代之後,成了普通人,而後,通過科舉做了官,通過分家當了農民,或者通過手藝編了草鞋,弄不好,還有翻盤的可能。

    張居正難,朱翊鈞又何嘗不難。

    大明朝建國兩百余年,已經走到歷史的分界線。

    都要難,才能換取再次偉大起來的機會。

    沉思許久之後,朱翊鈞看向了馮保︰“大伴……”

    馮保聞言,趕忙躬身︰“奴婢在。”

    “張養浩,有詞曰,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朕問你,我大明朝百姓苦不苦。”

    馮保听到之後,顯得有些慌亂︰“陛下,奴婢在宮里面當差,想的事情都是怎麼給陛下好好的辦事,好好的伺候陛下,我大明朝的百姓們苦不苦,這個,陛下您應該問張居正。”

    這個問題,誰敢回答啊。

    而馮保的這套說辭,以否定來肯定。

    “張養浩途徑潼關,看到此地山河險要,他目睹秦漢時期的輝煌宮殿如今都已化為塵土,秦朝築長城、開馳道、造宮室,這些工程勞役繁重,給百姓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多少人死在長城下,死在宮室間,這是在興盛之時,可等到秦朝滅亡,戰亂頻發,百姓更是流離失所、生靈涂炭。所以他認為無論王朝興衰,受苦的始終是百姓……”

    “而朕在讀完這詞後,便發下宏願,以民為本,在朕這里,絕不會是一句空話,朕要,真真正正的做到以民為本,朕要讓百姓,在我大明興盛之時,安居樂業,享受繁華,朝廷要有銀子,前面的銀子都是省出來的,咱們的長城修起來,以後都要朝廷花錢來辦,什麼徭役,終究一日,朕要廢除了他……”

    “若是能活到太祖爺的年齡,朕肯定能做到……”

    听著朱翊鈞的話,馮保是熱淚盈眶,而張鯨卻因為讀書少,感受不到張養浩詞曲的感情,這個時候,同樣體會不到皇帝陛下的感情……

    “陛下,百姓們苦啊……”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325章 百姓們苦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325章 百姓們苦啊……並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