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

第314章 晉商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光頭李三 本章︰第314章 晉商

    張丁征看著花台上的那些跳舞的姑娘,開口道︰“你們啊,好好看,好好學,到了京師之後,咱們也搞這一套。”

    小廝面露難色︰“公子啊,咱們的如花院可不敢搞這麼大啊,這北京城的官妓才是主流啊,咱們搞得大了起來,只怕,給老爺惹來事端。”

    “又不是一家的老爺,教坊司,咱們也不怕……他們把行業搞得昏昏沉沉的,還能不讓別人進步,你們看,這南京都發展成什麼樣子了……”張丁征滿臉不屑。

    大明明文規定,禁止官員嫖妓,可這種東西,哪能禁止得了……太祖高皇帝在開國之後,整頓娼妓行業,將私人的妓院全部廢除,而後沒收了一批次無主的妓院,建立起來了統一管理的官妓體系……

    教坊司便是管理官妓的機構。

    犯了罪的大臣的女性親屬沒入教坊司,這些女子被迫成為妓女,還有在平叛的時候,叛賊的妻女也會被送進教坊司中。

    在北京城中,教坊司下屬的官妓才是老大,而張丁征等人搞得如花院,要是挑戰對方,定會引來諸多的麻煩。

    不過,他家老子是內閣輔臣,再加上他那幾個合伙人來頭也不低……即便自己做的過火了些,但只要沒有動他們的飯碗,教坊司也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

    “公子,你看這些女子,個個貌美如花,真是讓人賞心悅目,咱們的姑娘,可不太行啊……”

    張丁征擺了擺手︰“你們懂個錘子,咱們的姑娘怎麼不行了,小爺看來,只是我們的管理啊,有些落後,姑娘嗎,以後多的是……開海知道嗎?就是商船去西洋,東洋販賣貨物……”

    “賣點瓷器,倒騰點絲綢,能賺多少銀子,小爺我此來啊,可是有一個大目標,你說,要是咱們的如花院中突然多了一批金發碧眼的西洋人,一批身材瘦弱,嬌小可憐的東洋人,再配上這南京最先進的管理經驗 ,這白花花的銀子,豈不如流水一般進來……”

    兩個小廝聞言皆是大驚失色。

    “公子,您,您想出海。”

    “對啊,出海去搶人,買人啊,出了海,可就沒有我大明的律法約束了啊,你當我真是來玩了,船引小爺我都搞到手了……”張丁征的聲音不算大。

    可他身後座位上的一個富商模樣的人卻是听的清清楚楚。

    兩個小廝听著張丁征的話,瞪大眼楮看著張丁征,他們的臉上有驚恐。

    “公子啊,這個,是不是玩得有些大了,听說,這個開海,可都是江南的富商們才玩的起啊,咱們這點家當進去也不夠看 啊,別,別到時候賠個血本無歸……”一名小廝趕忙說道。

    張丁征滿不在乎的笑了笑︰“賠本,哼,怎麼會賠本呢,山西老家的人,對開海可是有著很大興趣的,他們有銀子,我啊,只是拿著他們的銀子辦自己的事情。”

    兩個小廝一听到張丁征提了山西老家,立馬都閉住了嘴……

    而此時,那個有幾分姿色,老鴇扭著屁股,走到了張丁征的身邊來,她笑意連連︰““這位公子,一看就是貴人。”

    “那你算是有些眼光,小爺,我還真是貴人,弄不好,還能成為你的貴人……”張丁征說話間,便伸手拉住老鴇,猛一用力,將老鴇拉入自己的懷中。

    那老鴇也是風雲場上的老人,對于張丁征的挑逗,也是用扭動身軀來回應︰“我這個年歲,想必都能當公子的娘了……”

    這一扭,便讓張丁征來了反應。

    “哈哈哈,家父沒有這個福分……”張丁征笑著說道︰“不過,我有這個福分……”

    “公子啊,我可是很貴的……”

    “有多貴啊……”

    張丁征與這老鴇說話挑逗的時候,原本坐在他身後的那名富商打扮的人,趕忙起身,離開了麗春院。

    這個人是東廠的探子,他雖然是男人,但他可沒有銀錢在這地方消費……

    花樓外,秦淮河上的畫舫來來往往,船上不時傳來悠揚的絲竹之聲和女子的歡聲笑語。

    河邊的街道上,行人如織,有文人雅士手持折扇,漫步其中,有富商巨賈帶著隨從,意氣風發。

    東廠的探子快步離開了秦淮河,將他得到的信息匯總起來,發回北京城。

    張丁征口中的山西老家,便是晉商。

    大明朝的九邊太遠了。

    在明初的時候,為了鞏固邊防,便實行了開中法。

    將鹽引發到大同,宣府等地,而後讓商人將糧食,軍需運往關外的衛所,到了之後呢,守軍接受了糧食,軍需之後,便給商隊發鹽引,商人們得到鹽引之後,便可前往指定的鹽場領取證食鹽,而後在特定的地區進行販賣。

    這種制度的實施,使得晉商等商人群體迎來了發展的機遇。

    食鹽的利潤極為豐厚,這使得晉商們迅速積累起了巨額財富,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的第一步原始積累,已然完成。

    到了此時,大明朝較大的商業聚集地只有三十六處,山西就有太原、平陽、蒲州永濟)三處。

    這時,山西商人的資本積累已相當可觀。

    “平陽、澤、潞富豪甲天下,非數十萬不稱富”

    弘治年間,晉商的代表王瑤便“貿易鄧、裕、襄、陝間,而資益豐”。

    正德年間又“行貨張掖、酒泉間”,“復貨鹽淮、浙、甦、湖間,往返數年,資乃復豐”……

    王瑤生有三個兒子,五個女兒。

    他的三個兒子,長子王崇義,次子王崇祖皆為商人,而第三子即王崇古……是此時大明朝的刑部尚書。

    他的五個女兒,長女嫁給了張四維,也就是張丁征的母親……

    王家算是蒲州最大的家族,但,卻不算是晉商中的領頭羊……

    此時大明朝的風頭項目,就是開海遠航,江南的商賈都已經先一步的進去了,而晉商們也有了些許的想法,便走了張丁征的路子,讓他先過來走一趟。

    當然,這些事情,張四維一點都不知情……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314章 晉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314章 晉商並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