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三年,因張居正奪情衍生出的菜市口廷仗之時,這個張丁征便帶著一幫京師的權貴兒子們,前往了那里看熱鬧,當時他們想上朱翊鈞所在的酒樓,被錦衣衛攔住……
那個時候,他才十六歲,雖然沒有上了酒樓,可他還是清楚的見證到了那幫官老爺們,被扒了褲子打板子。
這件事情,對張丁征是有一些沖擊的,讀書管什麼用,罪人們按板子都不脫褲子……
雖然,這個時代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可離經叛道到連自己的老父親都懟的孩子,豈會認同這個觀點,再加上,菜市口廷仗的事情發生後,他對于讀書科舉便更加充滿了不屑。
他在京師,陪著這個玩,陪著那個耍,身邊的人全是權貴之子,他的圈子,比之他的老爹絲毫不差,甚至他老爹,內閣的廷輔沒有融進去的圈子,張丁征都進去了。
兩宮皇太後,國公勛貴家中的青年,都與張丁征玩的非常好。
巴結這幫人,張丁征也是有著自己的目的。
他想當官。
可他對于讀書科舉之道又多有“不屑”,主要原因是他真的學不進去。
年輕的他,便覺得只有跟權貴們打成一片,在日後才有機會通過其他的方式,進入仕途。
在歷史上,他的三個哥哥都有記載,也都通過科舉之途走向了仕途,而張丁征卻是只有一句,張四維幼子,生平不詳……
這世間之人,哪個人生來就只願做一個二世祖,臉上刻著兩行淫印,天天吃喝玩樂,背負一個花花公子的名聲呢……
張丁征從老爹的書房中離開後,便回去收拾行裝。
他身旁的一名最親近的小廝,看著自家公子收拾東西呢,當下開口問道︰“公子,咱們明日是不是要出城遛狗啊……”
所謂“遛狗”是,一幫權貴子嗣們湊在一起搞出來的一場賭博,誰養的狗,跑的快,便可得數百兩黃金的彩頭,而這個銀錢,大多數都是張丁征輸的。
張丁征停下手中的動作,看向小廝︰“明日小爺我啊,跟著我爹去南京公干……”
這親近小廝听完張丁征的話後,明顯一愣︰“公干,公子,你定是給小的說笑呢,公干這個詞跟公子好像沒有什麼關系吧。”
“討打……小爺我怎麼不能公干了,你明日啊,去找那個呂公子啊,對他說,最近一段時間在,我都不在京師了,咱們在東城的賭坊,他多照看一下,別我離開京師,再回來,場子被順天府給掀了……”
這小廝听著自家公子的口氣,神態不像開玩笑︰“公子,你真的去南京啊……”
“那還有假……俗話說的好,讀書什麼的,不如行萬里路嗎,小爺我去南京見見世面,順道呢,也學習一下人家的賭坊是怎麼運行的……”張丁征笑著說道。
張四維只知道自己的兒子,在妓院流連忘返 ,卻不知,北京城最大的妓院,他有三成的股份,北京城最大的賭坊,他與吏部尚書之子,五五分成。
這小子不僅會花錢,還會做生意賺銀子……
………………
次日,一大早。
張四維先入宮朝見皇帝陛下,在那里取了旨意,而後,又回到內閣,與高拱,張居正等人告別。
因為有了昨夜與張居正的談話,他對于高拱也算是細細查看了一番。
張四維望著高拱,心中暗自感慨。
眼前這位已過花甲之年的老人,曾經在朝堂之上叱 風雲,如今卻也難掩歲月的侵蝕。
高拱的面色瞧著似乎神色還行,那臉上尚有一點血光,仿佛仍殘留著往日的威嚴與果敢。
然而,仔細看去,卻能發現諸多不對勁之處。
他的眼楮,雖依舊深邃,卻藏著難以掩飾的疲憊……從這個疲憊之中,竟然能看出一些死亡的氣息。
歲月在高拱的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紋路,每一道皺紋都似乎訴說著過往的故事。
他的頭發已大多花白,那微微佝僂的身軀,也不再如年輕時那般挺拔,仿佛承載了太多的重擔。
即便多年前,高拱叱 風雲,可此時,他也即將面臨油盡燈枯的命運……
張四維盯著高拱看,引來了高拱的不滿。
“張大人,你這般瞧著本官作甚?”
“啊,想事情,失了神,閣老,高大人,我先告退了,去了南京之後,不出數日,定會把餉銀押送到寧波去,絕不會誤了大事。”
一旁坐著的張居正點了點頭︰“那子維慢走……”
“是。”說完之後,張四維便朝著內閣外走去。
等到張四維離開後,內閣之中只剩下了高拱,張居正兩人,高拱看了一眼張居正,便想著回到自己的案台前,卻被張居正出言叫住︰“高大人……”
高拱聞言,看向張居正,等待著他的下文。
“若是感覺身體不適,便在家中多休息休息,朝中的事情,自有我與郭大人操持,你也不必擔心。”
听到張居正的話後,高拱臉色一變,有了些許的慌亂。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誰告訴你本官身體不適的,哼,只知道閣老心機深,善權謀,卻不知咱們大明朝的閣老還懂得醫術呢……”高拱反駁道。
實際在張居正開口問的時候,高拱心中就已經知道,是誰告訴張居正的了。
郭樸。
高拱的身體確實出現了狀況。
這兩年他在主持開海的事情上,他確實有些心力交瘁,導致積勞成疾。
在萬歷四年末的時候,他在家中都已經昏厥兩次,差點沒有挺過來,用藥之後,有些緩解,但癥狀並未消失。
郎中也曾勸說高拱,告老請辭,不要那麼勞累,才有一線生機。
可倔強的高拱,卻不願意請辭養病,對于他來說,皇帝陛下交給自己的任務,開海大業還未功成……即便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崗位上。
張居正看著高拱,苦笑一聲︰“我只是關心肅卿你,絕無其他的想法,你我二人,本不應該如此……”
高拱冷笑一聲︰“善權謀,心機深的閣老會關心人,罷了罷了,這個我高拱啊,可是承擔不起的……”
內閣之中,高拱與張居正四目相對,氣氛一時有些微妙。
“肅卿啊,何必如此啊,你是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的。”
高拱冷哼一聲,道︰“張太岳,你莫要假惺惺。你我爭斗多年,如今又何必擺出這副關切之態。”
張居正微微搖頭,道︰“肅卿,你我同朝為官,雖有分歧,然皆為大明社稷。吾所言關心,確為肺腑。”
高拱微微眯起雙眼,道︰“你之肺腑,我豈敢信、當年先帝駕崩,我對你說的肺腑之言,不也險些讓我高拱身敗名裂嗎?”
張居正輕嘆一聲,道︰“肅卿,你我皆已不再年輕,何必如此執著于過往之紛爭。如今開海之事,乃重中之重,你我當同心協力,方為上策。”
高拱沉默片刻,道︰“同心協力?我與你,怕是難矣。你有你的心思,我有我的堅持,我要是真的倒下去,你豈會將開海之事,當一回事。”
張居正听著高拱的話,正欲再言,卻听得門外傳來太監的高呼︰“陛下有旨,宣高拱、張居正覲見。”
二人對視一眼,皆起身整理衣冠,隨著太監前往乾清宮。
乾清宮中,萬歷皇帝朱翊鈞端坐于龍椅之上,神色肅穆。
高拱與張居正跪地行禮,高呼萬歲。
朱翊鈞微微抬手,道︰“兩位愛卿平身。今日召你們前來,乃有要事商議。”隨後朱翊鈞看向了高拱︰“朕思來想去,高愛卿為開海之事殫精竭慮,功不可沒。朕決定晉升高愛卿為華蓋殿大學士,以表彰其功績。”
高拱聞言,心中大喜,連忙跪地謝恩,道︰“陛下隆恩,臣高拱感激涕零。臣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陛下、為大明社稷肝腦涂地。”
張居正站在一旁,面色平靜,不發一言。
朱翊鈞看向張居正,道︰“張愛卿,你可有何意見?”
張居正微微躬身,道︰“陛下聖明,高大人為開海之事確實付出諸多努力,此乃陛下對高大人之嘉賞,臣無異議。”
朱翊鈞滿意地點點頭,道︰“甚好。”
張居正沒有任何意見,倒是讓朱翊鈞有些奇怪。
而站在朱翊鈞身後的馮保,卻是神情復雜的看了一眼高拱,張居正。
華蓋殿大學士這個稱號一出來,便標志著高拱在內閣中的地位,僅次于張居正左柱國,中極殿首輔大學士。
而高拱也算是找回了自己當年丟失榮耀的一部分。
隨後,朱翊鈞又與高拱,張居正聊了一會兒朝政的事務,在這期間,高拱滿臉紅潤,春光滿面,但額頭上卻出現了些許的汗珠,不過,他自己都沒有察覺到。
而朱翊鈞也沒有察覺到,只有張居正一人有所察覺。
從乾清宮中出來的高拱,興奮異常……而同在內閣的張居正向高拱說了句,要不要稟明陛下,讓太醫為你診治一番,可卻被高拱認為,這是張居正的有意為之,是想把自己身體不佳的事情告訴陛下,當即拒絕。
高拱回到家中,興奮之情仍未消退。
心中只有一個想法。
“先帝對我恩重如山,陛下對我亦有此恩,大明兩代君主,這般看重我高拱,我定當更加努力,為陛下效命,將開海之事,竭力促成,到時候,即便一命嗚呼,也不枉此生了……”
然而,就在高拱沉浸在喜悅之中時,突然,他感到一陣眩暈,眼前一黑,便倒在了書房。
他昏倒許久之後,才被家中的僕人發現,而後,找到了在高拱府邸居住的郎中過來醫治,家人們也都到齊了。
郎中匆匆趕來,一番診治後,高拱緩緩醒來,看著眾人焦急的面容,心中已有不好的預感。
郎中看著高拱,輕聲道︰“高大人,你的病情愈發嚴重了。此次發病,甚是凶險。你切不可再過度勞累,否則性命堪憂。”
高拱聞言,心中一沉,他握緊了拳頭,一言不發。
心中卻只有一個念頭,若是能讓我高拱在多活一年,多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家人紛紛勸說高拱听從郎中的建議,告老請辭,安心養病。
但高拱倔強如舊,執意不肯。
高拱發病的消息很快傳到了皇宮之中。
朱翊鈞得知的時候,已是深夜了,他大驚失色,對著負責東廠的張鯨一番發難,高拱早就得病,為何東廠的人,什麼都不知道,自己也沒有得到任何信息……當然,這個時候對著張鯨發難,也于事無補了。
高拱在萬歷四年第一次昏倒的時候,安排在高府的東廠人員是稟告了,但到了第二天朝會的時候,高拱並無缺席,這讓張鯨只覺得是件小事,所以沒有告知朱翊鈞。
朱翊鈞得知高拱發病的消息後,先是讓張鯨帶著太醫前往高拱府邸為其診治……
而後,朱翊鈞依然心思不安,難以入眠。
高拱在他心中的地位舉足輕重,開海之事離不開高拱的操勞,如今高拱病重,讓他深感不安。
他最終還是決定前去高府看望高拱。
在大批錦衣衛的簇擁下,朱翊鈞乘坐馬車前往了高府。
此時,已是深夜,明月高懸,銀輝灑遍整個北京城。
天空月亮圓潤而明亮,宛如一面巨大的銀盤掛在天幕之上,散發著柔和而清冷的光輝。
月光下,古老的北京城沉浸在一片寂靜之中,白日的喧囂仿佛被這如水的月色洗淨,只留下一片靜謐。
朱翊鈞坐在馬車之中,微微掀開窗簾的一角,望向窗外。
月光灑在街道上,泛起一層淡淡的銀光,街邊的房屋在月色中沉默著,微風悄然拂過,帶著絲絲涼意,輕輕地吹動著馬車的帷幔,也吹到了年輕帝王的臉上……
馬車在石板路上緩緩前行,發出輕微的轆轆聲。
在大批錦衣衛的簇擁下,這支隊伍顯得格外莊重而肅穆,馬蹄聲在寂靜的夜里格外清晰,每一聲都仿佛踏在人們的心上。
朱翊鈞到了高府之後,先是錦衣衛們進入高府,通報皇帝陛下到來的事情,隨後,在高府中進行警戒。
在高拱的臥室周圍,除了太醫,與高府的郎中之外,其他人都不能靠近。
高拱的家人得知皇帝駕臨,驚慌失措,連忙到了中堂跪地迎接。
到了這里的朱翊鈞對著高拱的家人擺了擺手,示意他們起身,隨後在錦衣衛的引領下,快步走向高拱的臥房。
此時的高拱虛弱地躺在床上,面色蒼白。
這個時候,房門被打開。
朱翊鈞走進了房中。
他看到躺在病榻上的高拱之後,有些愣神。
而躺在病榻上的高拱,看到深夜來到的皇帝陛下,有些激動,掙扎著想要起身行禮,而朱翊鈞快步上前,按住了高拱︰“高愛卿,切勿亂動,好生躺著。”
高拱聲音微弱地說道︰“陛下深夜駕臨,臣惶恐之至。臣未能為陛下盡忠,反累陛下擔憂,實乃臣之罪過。”
朱翊鈞輕嘆一聲,道︰“高愛卿何出此言。你為開海之事殫精竭慮,朕都看在眼里。如今你病重,朕豈能不來探望。愛卿切勿擔心,好好養病,開海之事及朝中諸事,朕自會委派給合適的人。”
高拱眼中泛起淚光道︰“陛下隆恩,臣無以為報。只願陛下聖體安康,大明江山永固……”
不知是不是高拱病重,老眼昏花,還是朱翊鈞確實跟先帝有相似之處,這一刻,高拱看著朱翊鈞,像是看到了先帝……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