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

第289章 入京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光頭李三 本章︰第289章 入京

    在這三年中,大明朝在高拱,張居正等人的銳意改革下,在內政方面,進展迅速。

    在這三年的時間中,南京戶部尚書張學顏,主持了江南各地的土地丈量,核查了江南的戶籍百姓。

    原本戶籍造冊,浙江,應天,只有人口一千八百萬,戶四百五十萬。

    可在清查之後,人丁竟然到了兩千三百萬,戶五百一十二萬,憑空多了五百萬人。

    詳細的記錄,在萬歷四年三月,傳到京師。

    而後,滿朝皆驚。

    當然,滿朝文武都知道隱匿人口的事情,不僅僅是下面的鄉紳在干,實際上他們自己也偷偷摸摸的干。

    但,他們從來不敢想象。

    竟然能夠有這麼多得人口被隱藏起來。

    當然,查出來的這五百萬人口,也不是真實的數字。

    這一點,張學顏在上書的時候,說的很明白。

    最少還有一百萬到兩百萬的差額,並未查到,一方面是因為統籌的布置不夠完善,另外一方面也是此時用的核查人口的方法,根本做不到盡善盡美。

    面對龐大的人口,只用戶貼,黃冊制度,是略有不足的。

    張學顏在張居正的幫助下,在南京建立專門機構和隊伍,從朝廷中樞到地方各級官府,確定具體的負責人和經辦人員。

    同時,也臨時征調一些人員輔助工作,比如一些識字的生員等,以確保有足夠的人力開展清查工作。

    而在清查人口的時候,生員學生被抽調幫忙的便有三千余人。

    當然,在清查人口的時候,張居正也制定詳細的規章制度和流程,朝廷明確規定人口清查的範圍、對象、標準、時間節點、信息登記要求等,事無巨細,能想到的都想到了。

    在朱翊鈞看到張居正,張學顏搞出來的東西後,也是頗為敬佩。

    除此之外,張居正還制定嚴格的紀律和獎懲措施。

    對認真負責、清查準確的官員和工作人員給予獎勵,對敷衍塞責、隱瞞謊報的進行嚴厲懲處,地方官員被免職的便有一百三十二人之多。

    在萬歷四年清查應天浙江的人口後,張學顏再次上書,奏請陛下,需設置清查人口的時間線。

    每八年或進行一次全面清查,每年進行一次小規模的摸排,以保證大明朝百姓人丁的準確性。

    而對于張學顏的上書,朱翊鈞準許同意。

    有此大功的張學顏也順理成章的從南京戶部尚書的職務,北上進京,成為了天子的大管家,北京戶部尚書。

    從萬歷四年開始,張學顏便用著自己在南京搞來組建的團隊,開始了對全國人口的一次清查。

    因為有了經驗,再加上張居正位列中樞,在這三年中做得部署,到了萬歷五年的正月。

    戶部對于全國人丁,已有了一個初步的數據。

    九千八百萬人……

    按照容錯比來算的話,此時的大明朝人口,已經超過了一萬萬。

    當然,對于這個人丁的數量,朱翊鈞是做好心理準備的。

    開國五千萬人口,兩百年,沒有兵荒馬亂,到了此時竟只增長了一千萬,兩千萬,這怎麼可能。

    而高拱,涂澤民主導的開海,也有了很大的進展。

    當年,涂澤民在皇帝陛下吹牛……

    兩年寧波海港必能開海的承諾,沒有失言……

    在萬歷三年的時候,寧波海港便已經開海,江南的商人也開始蜂擁而至,有的小心一點,走海路將貨物送到福建,賺一些小錢,也有大膽的,花了巨額的銀兩,購買了一張可以出海遠行的憑證。

    而這張憑證,在浙江只發售了八十張,每一張,卻需要拿出三萬兩的白銀購買。

    在萬歷四年的時候,這股出關經商證,全部售完,浙江布政使司得銀二百四十萬兩,當然,這個銀子要留下超過一半,用來浙江官府還債。

    海港得建設,水師增添新式戰船,招募兵丁,朝廷承擔的不足五分之一,也就是只給了涂澤民三十萬兩銀子,就這個,還式高拱紅著臉,在張居正面前,氣的直蹦達才要來的。

    沒銀子,但事情還是要干啊。

    涂澤民就開始拉攏江南的富商,讓他們給工匠發工資,為水師添戰船,當然,這個銀子也不是白出的。

    浙江布政使司是要認賬的。

    現在票證得了二百四十萬兩白銀,還賬便還了七十萬兩,剩下的一百四十萬兩,調配到南京戶部三十萬兩,浙江結存三十萬兩,能運到北京城的只有六十萬兩。

    而浙江一開,在萬歷四年收獲海關稅銀十八萬兩,這個銀子,調配南京戶部十萬兩,浙江留存八萬兩……

    原本,浙江寧波開港之後,高拱便想著讓涂澤民前往天津衛。

    不過,卻被朱翊鈞拒絕,他認為涂澤民還是要在浙江待著。

    在朱翊鈞看來,干成一件事情很難,但破壞一件事情,卻非常簡單……開海的幾個主要大港口,寧波是重中之重,只要他能夠穩步發展,天津等地慢上幾年,也無所謂……

    ……………………

    北京城外。

    夕陽的余暉如金色的紗幔般輕輕灑落在古老的大地上,一支隊伍在蒼茫的暮色中疾馳前行。

    馬蹄聲沉穩而有力,仿佛是大地跳動的脈搏,鎧甲的摩擦聲則似歷史的低語在空氣中回蕩。

    隊伍為首之人,正是遼東總兵大將李成梁,他身姿挺拔如松,神色肅穆,目光深邃而威嚴,仿佛能穿透歲月的迷霧。

    身後四五十號親兵身著整齊的明軍鎧甲,同樣騎著駿馬,他們身上散發著久經沙場的鐵血氣息。

    在隊伍之中,一個十八九歲的年輕人格外引人注目。

    因為他是這群親兵中年齡最小的,他一直在隊伍的最後面。

    這個十八歲的年輕人,便是努爾哈赤。

    在李成梁得到皇帝陛下的旨意後,便立即向自己的副將交接了遼東軍務,馬不停蹄的返回京師。

    他們一路跋涉,終于來到了大明王朝的心髒——北京城。遠遠望去,北京城的輪廓在夕陽的映照下宛如一座雄偉的豐碑……

    ………………

    超時了。

    老李要在上一章修改補卡。

    大家看到這里,可以回去再看一下修改版的內容……

    當然,可能是一點之後了。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289章 入京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289章 入京並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