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老,今日我專門過來,可不是給來此,給你打啞謎的。”馮保臉色略有不快。
張居正不配合的態度,讓他有些不滿,自己可是幫了張居正大忙啊,要沒有自己,他根本搬不到高拱。
張居正听出了馮保言語中的不滿,他輕笑兩聲︰“馮公公,你此番前來,也無需拐彎抹角,有話就直說……”
“開關之事,想必閣老能從陛下賜給高拱的匾額中看出,那閣老,對此有何看法?”馮保看著張居正一字一句的說道。
看著馮保嚴肅起來,張居正也只能認真對待。
“市通則寇轉而為商,市禁則商轉而為寇,朝廷為了減少東南倭寇匪患,在隆慶年間,由高拱主導了開關之事,過了數年,現在看來,不失為一個良策,此時,陛下想繼續隆慶開關的國策,還是由高拱主導,陛下聖明,這個方向是對的……"
"但,現在朝廷正推行考成法,還未有建樹之時,輕啟開關之事,只怕弄巧成拙……”說到這里,張居正略有停頓,而後看著馮保,詢問道︰“馮公公,你此番前來,是代陛下前來詢問,還是你自己心中好奇呢……”
“閣老說笑了吧,若是我代陛下而來,進入你這府邸,走的應該是正門。”
听完馮保肯定答復的話後,張居正輕聲說道︰“隆慶開關,是高拱最引以為傲的政績之一……”
“海禁太嚴,奸民勢窮, 必至為盜,自納餉過洋之利開, 豪狡之徒咸趨利畏法。故海澄之開禁,凡以除中國之害也。”
“若此時考成法並無推行,本官定會傾力相助高拱,但此時……”
馮保听完張居正的話,對他的態度也有了一個清晰的認知,不過,到底是不願讓高拱重新掌權,還是真的為考成法考量,也就只有張居正一個人知道了。
“閣老,我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馮公公但講無妨……”張居正依然一臉笑意,他對于馮保,心里面還是存著些許忌憚的。
在吏治的改革中,馮保雖然不能助他“成事”,卻能壞了他的事……
“考成法整頓吏治,是利國利民之舉,增開海港之事,亦是利國利民之舉,閣老所說,考成之事干系重大,怕弄巧成拙,不願再此時重提增開海港之事……”
“但閣老也要想清楚,考成法你所提出之時,陛下可是全力支持,現在陛下既有心托付高拱開海之事,閣老也不能多言啊……”
馮保此言已是點明了此番前來的用意。
而張居正聞言沉思片刻,隨後說道︰“這是陛下的意思,還是馮公公的意思啊……”
“有什麼區別嗎?”馮保不答反問。
張居正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明白了……明白了……”
此時,窗外的風悄然吹過,吹得樹葉沙沙作響……
而大堂之中的兩人,現在已是各懷心思……
“閣老明白什麼?”
“已明白馮公公此來何意。”
“閣老,不要怪我話多,上下尊卑,是為人臣心中要時時念著的事情,若是,忘了上下尊卑,才是真的”弄巧成拙”……”
這算是馮保對張居正最後的忠告。
而張居正听完之後,看向了馮保,淡淡一笑︰“馮公公放心,我明白……”
听到張居正的話後,馮保慢慢站起身來︰“既然閣老已然明白,那我便先告辭了。”
張居正站起身相送,一路將馮保送到了後門處,看著馮保上了馬車,這才折返回到了書房之中。
張居坐在案前,眉頭緊鎖。
他深知,今日馮保前來,是陛下在給自己提醒……
他沉默許久之後,苦笑一聲︰“陛下的手段,高明啊……”
馮保在這個時候前來張府,給張居正說了這樣一番話,一是在告訴張居正,宮里面的事情,已經是超脫他的掌控,不要妄想著蒙蔽聖听,二便是在提醒張居正,高拱是如何從內閣首輔的位置上下來的……
雖同為內閣首輔,但此時的張居正對朝堂的影響,以及手中的權勢,可比不上隆慶六年手握重權的高拱……
次日,一大早,朱翊鈞在乾清宮中,穿戴整齊後,前往皇極殿參加朝會。
朝會之上,所談所議之事,大多都是考成法的推行。
朱翊鈞听的極其認真。
對吏治的整頓,是大明當務之急的事情,這一點在朱翊鈞的心中,從未發生過動搖。
堅固的堡壘,都是在內部崩塌的……
朝廷雖不缺少人才,缺少的是人才能夠被發掘的制度……
而考成法的推行,便能從歷來考核之中,發掘出人才來……
百官們在經過年初的皇極殿混亂,以及刺張案之後,已經接受了考成法的施行,此時的朝堂上面,倒也顯得風平浪靜……
而下了朝後。
朱翊鈞先是到了兩宮皇太後的寢宮請安,並在李太後的宮中用了早膳。
此時的李太後,已經不信佛了,但深宮之中,著實清冷,她便又為自己找了一個愛好。
在嘉靖年間,朱厚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