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陛下的第二次問詢。
讓高拱不得不答。
他沉默了片刻,隨後,又看了一眼站在陛下身邊的馮保,而後低下頭去,緩緩開口道︰“陛下,關于張居正被刺殺之事,臣以為考成法的施行或許與此有關。考成法過于激烈,可能導致一些官員不滿,繼而有了刺殺張居正的想法。”
“當然,此時已經結案,臣只能覺得,徐瑛是主謀……”
朱翊鈞微微皺眉,若有所思地問道︰“高愛卿,難道僅僅是因為考成法嗎?除此之外,你便沒有什麼其他想說的。”
高拱心中確實有所懷疑,但此刻他無法將真實的想法說出來。
特別是跟張居正穿一條褲子的馮保還在乾清宮中待著。
他深知宮廷斗爭的復雜和微妙,擔心自己的言語會為自己引發更多的麻煩。
而高拱的內心,有懷疑過這場事件是張居正自導自演的,可他不能說,他一旦說出來,便是告訴世人,自己記恨張居正奪權,他都被刺殺,險些死掉,而自己還出言污蔑。
于是,他接著說道︰“陛下,對于賊子刺殺張居正一事,臣確實沒有什麼其他想說的。”
朱翊鈞輕輕嘆了口氣,他也明白高拱可能有所保留,但並未繼續追問,或許,每個人都有保護自己的方式。
而此時,高拱正在保護自己罷了。
他話鋒一轉,說道︰“高愛卿,你在隆慶年間曾主導過開關之事。這開海之策,對于我大明可大有益處,朕今日專門抽出時間,就是想听听,高愛卿對隆慶開關還有什麼其他的想法。”
听著皇帝陛下的話後,高拱神色稍緩,可能是提到了自己引以為傲的舉措,高拱的精氣神也略有提升。
“陛下,倭寇之禍,連綿幾十載,禍害我大明東南百姓,雖胡宗憲,戚繼光,俞大猷等人剿滅了東南倭寇之禍,但在臣看來,確實治標不治本……”
“大明海禁多年,海防之慮並未因此杜絕,反而,越發嚴重,臣在隆慶年間,便覺應治標治本,開關實乃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海禁不能平海患,亦阻塞商貿之途。彼時,民間私商冒險出海,走私猖獗,朝廷難以掌控,財賦流失嚴重……且外邦對我中華大明之物多有需求,開關通商,既能互通有無,增我朝之財源,充盈國庫,又可繁榮市井……”
“再者,開關可使外邦仰我中華之威,以貿易交流促和睦,減少邊患。故隆慶開關,于國于民,皆有大利,實乃明智之舉,成祖皇帝,曾命鄭和七下西洋,揚我國威之時,亦有財貨補給……”
朱翊鈞點了點頭,看著精神頭越發高漲的高拱,心里面也較為滿意。
他開始肯定高拱,調動起來高拱繼續奮斗的決心,俗稱畫大餅……
“朕每每憶及先帝,心中感慨萬千。猶記先帝在世之時,曾對朕講︰“高愛卿實乃國之柱石,忠君愛國,一心為公。其才略非凡,能洞察世事,所提之策,所行之事,皆為興國利民之舉。朕信之重之,望汝日後亦能倚重此人,共保我大明江山永固。”對于先帝的囑托,朕一直牢記……”
說到于此,朱翊鈞嘆了口氣,表示了自己的無奈。
“朕本以為,能與先帝一樣,跟高愛卿再書君臣佳話,可,哎,可,高愛卿卻覺得朕只是十歲的孩童,難為人主……”
”朕听聞之時,心中也感到驚恐,而後,朕的母後們,下旨貶斥高愛卿……”
朱翊鈞說到這里的時候,飽含深情。
而高拱听著心里面卻不是滋味。
就連站在朱翊鈞身旁的馮保,也是時不時的抬起頭看了一眼高拱,又看了看說話的陛下,心中思緒紛飛,有些恐慌。
這君臣兩人,在這復盤呢,別復盤到了自己身上啊……
“朕起初,也是想著,既然高愛卿不願輔助朕這十歲天子,便讓他回家吧,可朕想起父皇對朕的教誨,還是派錦衣衛指揮使張國之,親自將高愛卿你接了回來。”
“為此,朕惹得母後生氣,但朕,並無後悔……”
“朕只是再給高愛卿一次機會,同樣,也給朕一次機會,成全千古君臣佳話……”
說完之後,朱翊鈞深深嘆了口氣……
朱翊鈞畫的這張大餅,不僅大,而且圓……
而此時的高拱,已是眼含熱淚。
對于高拱來說,小皇帝的這番”掏心窩“的話,是一場絕殺。
在听完之後,高拱只感羞愧。
皇帝陛下將自己召回來,難道就是為了讓自己在官場上,光拿工資不干活,混吃等死的嗎?
而對于身旁的馮保來說,也是一場“絕殺”,什麼時候,高拱在陛下的心中有如此高的地位了。
高拱重新跪下︰“陛下,臣羞愧啊,臣無以為報,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報先帝,報陛下……”
朱翊鈞站起身來,而後裝作著急,他看向馮保︰“大伴,快,快把高愛卿扶起來……”
馮保聞言愣了片刻。
自己一腳把高拱踹下神壇,現在是想讓我,重新把他扶起來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馮保內心是不願意的。
但朱翊鈞只是嗯了一聲,馮保便趕忙下了台階,去扶高拱。
馮保也明白,他願不願意不重要,因為,在很多事情上面,他是沒有主導權的。
馮保扶著高拱︰“高大人,起來吧。”
若按照高拱之前的脾氣,定會一把甩開馮保,但此時,他卻欣然接受馮保的攙扶。
馮保將高拱攙扶起來後,朱翊鈞才重新坐下。
“高愛卿,朕今日召你前來,還是想問一下開海之事,隆慶開關,只開了福建漳州府月港,給出海的官商,有諸多的不便,朕想著,能不能對隆慶開關,再行推廣,開放其他的港口……”
朱翊鈞趁熱打鐵,趕忙說道。
而高拱听完之後,抹了抹眼角得淚水,開口說道︰“陛下,若是還需開新的海港,就必須確定海防安全,以防海盜和倭寇的侵擾。其次,要對于貿易的規範和稅收的征收,重新制定合理的制度……若是陛下想要開放其他的港口,臣願為之……”
朱翊鈞微微點頭,對高拱的態度表示滿意,接著問道︰“高愛卿,那依你之見,除了福建漳州府月港,還有哪些港口適合開放呢?”
高拱拱手道︰“陛下,臣以為寧波港可作為一個選擇。寧波地處沿海,具有優良的港灣條件,且其地理位置重要,可與內陸地區有較好的連接。宋元時期的泉州港也曾盛極一時,若能加以恢復和利用,亦能發揮重要作用……還有廣州港,另外,松江府上海縣地處長江入海口,它能夠連接內陸的廣大地區……”
朱翊鈞听著連連點頭。
可以說高拱狂,但是不能說他菜。
朱翊鈞現在問出,高拱也是立即回答,手到擒來……
高拱看著皇帝陛下有些欣喜,轉而再次話鋒一轉︰“陛下,開放新的港口並非易事,需要諸多準備。首先要確保海防安全,加強水師建設,以防海盜和倭寇的侵擾,需要增加水師戰艦,訓練精銳水兵,其次要合理確定稅率,既能保證國家財政收入,又不過重增加商人負擔…………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
高拱是看著皇帝陛下來了很大的興趣,不得不再次說出,所遇到的困難,想要告知陛下,欲速則不達,不能急功近利,要緩緩圖之……
朱翊鈞听得頻頻點頭,高拱說的越謹慎,朱翊鈞便越放心。
“高愛卿所言極是,這些想法甚是全面且可行,那便依高愛卿所言,先著人對寧波、泉州、廣州和上海等地進行詳細考察,再做定奪。朕定要將這開海之事辦好,讓我大明更加繁榮昌盛!”
馮保在一旁听著,心中雖有些不樂意看到高拱得勢,但也不得不佩服他的見識和謀略……
“高愛卿,此事,便交由你全權來辦……”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