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只是沖著高拱擺手,仿佛站起身向他行禮的不是內閣首輔,而是一個無關緊要的人。
高拱心中暗自不爽。
他自認為是大明的功臣,輔佐皇帝陛下處理朝政,兢兢業業,勞心勞力。
自己為內閣首輔的三年,可是做了很多大事。
朱翊鈞的舉動,讓高拱感覺到了輕視,皇太子絲毫不把他放在眼里的舉動,這讓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些許打擊。
當然,朱翊鈞可不管此時高拱的內心波動,他對著朱載à行禮︰“兒臣見過父皇。”
“太子免禮。”
“謝過父皇。”說完之後,朱翊鈞抬頭看向了朱載à。
只一眼,朱翊鈞便愣了一下。
此時的朱載à雙眼深陷,面色蠟黃,雖不至于骨瘦如柴,但卻充滿了憔悴,先帝臨行之前,氣色都要比自己父皇要好上許多。
這,這才一個月沒有見到朱載à,怎麼,憔悴成這個模樣了。
朱載à的愛好就是選秀,隆慶元年,徐階剛走選秀,隆慶二年,還想選秀,被百官集體阻止,無奈作罷,可到了隆慶三年,百官們可就攔不住了,再次選秀。
“太子,怎麼如此看著朕。”朱載à笑著說道。
“父皇,您……”朱翊鈞話還沒有說出口,卻被朱載à擺手阻止︰“陳洪,給太子搬來椅子。”
“是,陛下。”陳洪聞言,趕忙下了玉階,去搬椅子。
而朱載à看向此時站著的高拱︰“高閣老,坐……”
高拱聞言,再次謝恩坐下。
陳洪搬過來椅子,放在了御台的左手邊,正對著高拱,這是君臣相對……
朱翊鈞也沒有謝老子的恩,一屁股坐了下去,隨後,他也不去瞧高拱,也不管兩人剛剛在談論什麼,直接側過頭看向朱載à︰“父皇,兒臣這次來,有事相求。”
朱載à聞言再次笑了笑。
這一笑,眼角的皺紋顯得很是明顯。
才三十四啊。
酒色害人不淺。
“是不是想要印章啊,朕啊,又差人去給你弄了一枚,這一枚啊,朕可是費了大心思得……”
“父皇,孩兒不是想要印章,孩兒是听聞海瑞要前往應天府,听馮保說,前面兩任巡撫,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孩兒擔心老師,便想著讓徐先生能夠跟著他一同前往,皇爺爺曾說,徐先生足智多謀,才智過人……”
朱載à听著,點了點頭。
“可以。”
听著皇太子的話,高拱的心思立馬活躍了起來。
太子一定是受到了別人的指使。
不然,一個八歲的孩子,怎麼可能想到那麼多。
指使他的人,到底是有何用意。
自從徐階離開之後,高拱是一邊忙著辦事,一邊忙著斗爭,一邊提拔親信,一邊清除徐家幫在朝中的黨羽……
此時,高拱主要的對手就是文淵閣大學士,都察院左都御史趙貞吉。
兩個人在隆慶三年正式開杠。
趙貞吉靠著他手中的科道言官,與高拱也是斗得你來我往,讓此時的高拱,不厭其煩,他此時來求見朱載à,就是想搞掉趙貞吉。
高拱近些年,有些霸道了,對于科道言官,很是看不上眼,隆慶元年的京察,指向言官,隆慶三年的高拱再次上書,想要肅查言官。
高拱的上書,一下子得到了朱載à的支持。
當然,朱載à知道這件事情會引起軒然大波,可他早就對這幫鍵盤俠不滿意了。
隆慶二年的選秀,便是因為這些言官的搗亂,沒有進行下去,這個,朱載à一直都是記著的,再加上這些年,皇帝陛下的生活多少有些不檢點,喝酒花錢玩女人。
言官們動不動就上書,告訴皇帝陛下什麼事情該干,什麼事情不該干,這些行為,讓朱載à也感覺到了不滿。
當高拱上書要肅查言官的時候,朱載à也很是高興。
可趙貞吉不干了。
他作為都察院左督御史,是言官們名義上的老大,豈能讓這個體系,隨意被高拱拿捏。
他不同意,並且上書反駁高拱,就此拉開,趙貞吉與高拱兩人的對峙。
而這個時候,高拱很是敏感,他看向太子︰“太子殿下,讓徐渭陪著海瑞前去,可是別人在您面前說過。”
朱翊鈞看向高拱。
“為曾有人在本宮面前說過。”
高拱明顯不信。
“太子殿下,陛下雖然答應了您,可徐渭是白身,海瑞呢,是受了陛下的旨意,巡撫應天的,兩個人湊在一起,多少有些不合適啊。”
朱翊鈞聞言笑了笑︰“閣老,父皇都同意了,不合適,也合適了……”
而這個時候,朱載à也開口說道︰“高閣老,太子說的對,你啊,就是被禮法約束的太緊了。”
高拱听到朱載à的話後,趕忙應道︰“是,陛下,是老臣想的多了。”
“閣老,所議的事情,改日再來說吧。”
高拱緩緩起身︰“是,陛下,那明日可行。”
朱載à點了點頭︰“行……”
高拱朝著朱載à行禮,而後又朝著朱翊鈞行禮,才緩步退出了乾清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等到高拱離開之後,陳洪快步上前,將高拱剛剛做的凳子搬走。
而朱載à朝著朱翊鈞說道︰“來,太子,坐朕旁邊來。”
“是,父皇。”朱翊鈞笑著站起身,快步上了玉階,來到了龍椅旁。
四年前,他還需要朱載à的幫助,才能登上龍椅,但現在卻可以很是輕松的上龍椅了。
他慢慢的強壯起來,慢慢的長大。
但他長大的速度,卻遠遠比不過朱載à蒼老的速度。
酒色如毒,一點點地將他吞噬,如今的他形容憔悴,中氣不足,被掏空的身軀似搖搖欲墜的危樓。
朱載à摸了摸朱翊鈞的頭,問了一些最近練字的事情,而朱翊鈞也是盡數答來。
說了一些話後,朱翊鈞忽然話鋒一轉︰“閣老,來找父皇,是在商量什麼事情啊。”
朱載à笑了笑︰“朕就知道你會問……”
“我兒,從小便對政務之事,感興趣……日後大有作為啊……”
說完之後,朱載à哈哈大笑。
這個笑聲極其爽朗,充滿了自豪。
而笑聲停下後,朱載à也立即變得嚴肅起來︰“君主,需深知臣子之間的爭斗並非全然壞事……”
“權且冷眼旁觀,從其紛爭中洞察權謀之變,權衡利弊,以保皇權穩固……”
“倘若他們一團和氣,反倒需心生警惕,朋黨嗎,歷朝歷代都有,但這個朋黨,不能太過強大……沒有對手,要找對手,找不對對手,要挑撥分離他們……”
“平衡之道,雖不是帝王的全部,但也不得不用……”
“若他們不斗,可適時拋出魚餌,挑起他們的爭斗,使其相互制衡……朝廷平衡之道,在于巧用臣子之斗,而非懼其爭斗,唯有如此,方能駕馭群臣……”
朱載à說完之後,停頓一會兒看向朱翊鈞。
而朱載à看似沒有說什麼,卻什麼都說了。
“父皇,朋黨歷朝歷代都是社稷之禍啊……”
“但歷朝歷代,都有朋黨,只不過史書記了一些禍國殃民的,卻沒有記造福社稷的……”
“禍國殃民的是朋黨,可朋黨若是造福社稷,那便不是朋黨,真真假假,虛虛實實……”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