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皇帝陛下再下旨意。
成國公朱存忠被調任到了後軍都督府為左都督,放棄了三大營提督總兵官的職務,其弟朱存孝調任錦衣衛,掌錦衣衛事。
而胡宗憲以兵部左侍郎之職,領辦三大營軍務,司禮監秉筆太監馮保為監軍,御馬監提督太監孟沖為監軍,其余各部不予改變。
胡宗憲剛剛上任,便得到了三大營一年的軍俸,十七萬人足額軍餉,由朱載à親批戶部。
高拱不敢大意,又干起了挪東牆,補西牆的泥瓦匠的工作,用了小半個月的時間,籌措一百三十萬兩白銀,交予胡宗憲。
如此大的手筆,又一次的在朝堂之中引起不小的風波。
不過,官員們也都有些自顧不暇了。
因為京察結算的日子變得越來越近。
到了隆慶初年四月,京察已有初步結果,很多官員都在通過自己的方式奔走,想要得知自己在京察之中的評價。
當然,也有很多人在這個時候,去找此次京察的主官,楊博……
下面的人惶恐不安,而上面的人,卻是穩如泰山。
下面的官員等待結果,而上面的人,在為結果出來之後,如何借此攻伐對手而苦思冥想……
也是在胡宗憲掌三大營事兩月之後,由內閣,司禮監,戶部,以及五軍都督府四方派人監督發放軍餉,改變以往發放軍餉的方式,讓那些從中牟利的人,一下子便現了原形。
並通過兩個月的各營排查,對此時三大營的狀況了解更多。
說是有十七萬人,但真正的人數,只有九萬不到,並且還有兩三萬的老弱,青壯可訓作戰的只有七萬人。
而這個時候,也動了武勛的基本盤。
胡宗憲接連將幾個勛貴子弟驅逐出了三大營。
當然,若是沒有朱載à的支持,在這個時候,胡宗憲就已經啞火了。
滿朝的勛貴,擰成一起,那是一股誰也不敢小瞧的勢力,但朱載à斷然不會讓他們擰到一起來。
這些勛四代,勛五代們,每年都要少那麼多可觀的收入,當然不願接受,他們聯絡起來,但又清楚,若是沒有國公們的支持,他們是翻不起什麼風浪的。
這些人,紛紛去找在京的三個國公,英國公,成國公,定國公。
定國公對于軍隊,朝廷的影響力越來越小,但英國公,成國公兩位只要出手,保證胡宗憲干不下去。
可朱載à早就下了旨意,英國公要代天子為其母先皇後遷居陵寢,短時間內回不到京師的。
而成國公早就得了朱載à的警告,當然不願在這個時候,強行出頭。
成國公朱存孝在他這一脈,曾短暫的壓制過英國宮府,就是因為在先帝回湖北老家的時候,他率軍隊護送,偶遇大火,他與當時的錦衣衛指揮使陸炳兩人,將先帝救出,而後才得以執掌三大營軍務。
他干了十來年了,也曾經歷過先帝整改三大營之時,三大營所煥發的生機,但那次並不徹底,也就兩三年的光景,便又回到了之前的狀態,他是有心整頓,但看著下面的子佷輩,也狠不下心來,既然自己辦不成,胡宗憲蒙聖恩辦理此事,他不幫忙也罷了,怎還會暗地里面下手段,使陰招呢。
武勛集團們沒有辦法,只能干著急,看著他們下面的人被替換,只能生著悶氣……
而京察也慢慢的到了尾聲。
隆慶元年六月,由楊博主持的京察節奏奏陳皇帝陛下。
朱載à連看都沒有看,便讓司禮監批了紅。
在司禮監批紅之後,也就到了清算,拿人,罷職的環節了。
宮廷之內,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來,巍峨的宮殿在陰霾的天空下顯得陰森壓抑。
風,無情地掠過宮牆,吹得檐下的鈴鐺發出陣陣悲鳴,廷的花園中,昔日爭奇斗艷的花朵也似乎失去了顏色,在風中瑟瑟發抖。
朝中上下,人人自危,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生怕稍有不慎便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諸多的官員,沒有經受住這次京察,紛紛落馬,有的人不僅丟了官職,還被清算調查。
在這種大背景下,一場新的權力風暴,已經在醞釀之中。
正如,朱載à對朱翊鈞說的一樣,三大營,與大明朝是一體的,對于國家的改革,要比對軍隊的改革難上許多。
士卒訓練好,吃飽飯,不拖欠軍餉,即便你擁有不了一支百戰百勝的軍隊,但這支軍隊也不會一觸即潰,能夠在關鍵時刻,頂大用……
他選定對三大營改革的人,現在事情都辦的很有條理,進入軌道了,可他選定要協助他治理國家的人,還不知道能不能再這場權力的風暴中,幸存下來。
朝廷的局勢如此緊張,但當今陛下好像並沒有感覺到什麼異常,他還是一如既往的享樂,過著歡快輕松的日子……
…………
一個身穿黑色勁服的人騎著高頭大馬,在夜晚城門即將關閉的時候,進入了北京城。
不一會兒,這人便到了皇宮,他臉色慘白,下了馬後,站立不穩,險些跌倒,兩名宮門守衛趕忙上前攙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人從懷中取出了一封信件。
“親手交給陳公公,事態緊急,不能耽擱。”說完之後,這人便餓昏了過去……
而後宮門守衛將這人拖了下去好生照例。
一名守衛也小跑著去了司禮監。
剛剛入夜,陛下便迫不及待的去尋歡作樂,也讓陳洪有了些許的時間,到司禮監中喘口氣,吃點飯,稍稍休息片刻。
下面的小太監將剛剛煮好的面條在水里面沖了又沖,涼了之後,才盛在碗中,放入辣子,以及紫林老陳醋,拌了又拌,才恭敬地遞到了陳洪地面前。
這個時候地陳洪正在閉目養神,聞著面香,睜開了眼楮。
“我啊,一直都在想著這一口呢。”
說著,便接過面,大口吃了起來,吃了沒兩口,一個小太監快步走了進來。
“干爹,南方的信。”
陳洪听到之後,趕忙將自己手中的碗放下,嘴里面還在嚼著面條,便接過了信件。
“干爹,你先吃飯,在看書信不晚。”
“陛下,特別吩咐,南邊的信到了之後,立馬讓我啊,帶給陛下去看。不吃了,不吃了,你們吃吧,別浪費……這可是尋常人家都吃不到的東西……”陳洪接過書信便立馬起身,指了指自己那個大碗中的面條,以及不遠處瓷盆中的面,開口說道。
“是,干爹,兒子們絕對不會浪費的。”
陳洪走到了門口,又再次轉過頭來,看著自己的那碗面,不由內心苦笑一聲︰“真該死,在給陛下送信,以及一碗面條中間做選擇,我竟然有想選擇面條的想法……”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