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安滿臉嚴肅的繼續胡扯道“嘿!這麼說吧,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當年要飯要是路過此地,手中起家的那口破碗就會變成賈家的祖傳大海碗。
還有那個什麼努爾哈赤靠十三副盔甲起家,那是他起家前沒來過這里,只要他敢進院,別說十三副盔甲,人能不光著 走出來就很不錯了。
還有中院一個叫易中海的,你以後要特別提防下他,這人如果早出生幾千年,說不定會寫出另一版本的《道德經》”
陳雪茹被逗的哈哈大笑,拍了一下劉平安的胳膊“你真會胡扯,有那麼可怕嗎?”
這還是勞資往最低門檻里說呢,要是往高里說的話,說不準盤古大神的眼眶現在就被傻柱捶得烏青,張二丫正拿著開天神斧剁排骨呢。
“不信拉倒,等你以後吃幾次虧就知道了。”劉平安看她不信,瞪了一眼,以後讓張二丫對她來幾次軍訓。
陳雪茹推了下劉平安的後背“行啦!別貧嘴了,咱們趕緊進院發喜糖。”
“走著。”
兩人來到前院,閻埠貴不出意外的又早退了,蹲在那里和幾個老娘們在聊天。
“喲!平安小子,你還知道回來啊?胡同里都在傳你結婚了,你小子自個摸著良心說說,這事干的地道嗎?結婚這麼大的事,居然不通知我們這些老鄰居。”閻埠貴手中盤著核桃,上來就是一陣奚落加嘲諷。
王美蘭看了眼陳雪茹問道“平安,這是你媳婦嗎?”接著又附和起閻埠貴“閻老師說的一點都沒錯,咱們這麼多年老鄰居,你結婚居然不打聲招呼。”
王詠梅也跟著嘰嘰喳喳道“是呀!我們還是听鄰院人說的,才知道你結婚了你媳婦長得真俊。”
對于他們能知曉結婚這件事,自己絲毫不會感到意外,畢竟整個胡同有好多家軍烈屬在各分廠上班呢。
不過確實是自己辦的不地道,劉平安笑著說道“老幾位,你們先別吵,咱們先吃喜糖,吃完喜糖,再容我解釋一二。這是我媳婦叫陳雪茹來雪茹發喜糖,這位是閻老師,住咱家對過這位是”
劉平安帶著陳雪茹邊發喜糖,邊介紹著這幾位老鄰居。
幾個老娘們吃著喜糖對陳雪茹好一頓夸。
劉平安又給閻埠貴發了支喜煙,開始解釋起來“二貴哥,不是我不通知大家,你看我那天結婚剛好是星期六,我真要是通知了,幾十里路,咱們院能有幾個到場的?
如果一家只去一個,誰去誰不去?就比如你家,那天肯定得是解成去吧?”
閻埠貴抽著煙,氣哼哼道“干嘛讓解成去?我自己不能去?”
“是是是,你能去,你去的話,不扣工資麼?所以我一早就想好了,咱們院的人先不通知,等我回來補辦一場,而且還要專門放到星期天。
這樣一來,咱們院的這些老鄰居,人人都能吃上酒席。二貴哥,你就說我想的周不周到吧。”劉平安右手夾著煙,用指尖不停點著左掌,叭叭就是一陣分析。
本來還為沒吃上大席而生氣的閻埠貴,頓時心花怒放,高興道“還是平安仁義,我就說嘛,平安這小子怎麼可能忘了咱們這群老鄰居,原來憋著大招呢。”
和陳雪茹聊天的楊瑞華,心道這樣說來,我們一家六口都能吃上大席了?于是咧著嘴夸道“艾瑪!還是平安想的周全。雪茹,我跟你說哈,你嫁給平安,那真是攤著了。”
王美蘭問道“平安,你打算啥時候辦?我好給你準備禮錢。”
閻埠貴像小雞叨米一樣,不停點頭“對對對,什麼時候辦?我挨家挨戶幫你去收禮錢。”
劉平安笑道“明天就辦,等大伙下了班就開始支鍋,標準呢,還是咱們京城的老傳統,八大碗加四冷盤。”
“得 !我去拿本子和筆,你們幾個老娘們都別坐著了,趕緊回家拿禮錢。”閻埠貴說了一句,就慌慌張張往自家堂屋跑。
“鎭!我去拿錢。”王詠梅轉身回了家。
“好好好,我也回家拿錢。”
劉平安領著陳雪茹開始挨家挨戶發喜糖,不一會就來到了賈家。
賈張氏坐在堂屋和秦淮茹一起做著針線活,眨巴著母狗眼“你個小王八羔子是不是把我給忘了?結婚居然不給我家不下喜帖。”
賈張氏很生氣,劉平安結不結婚,她不在乎,在乎的是沒能吃上大席。
劉平安“�髀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