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火紅年代享受生活

第246章 去京城醫學院報道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恭禧發財 本章︰第246章 去京城醫學院報道

    除了第二天晚上和前院外院的幾人在閻埠貴家混了頓飯。

    劉平安在家連續幾天也沒敢出門,不知道哪位大佬又要召喚自己,只能在家悶頭抄書。

    第四天早上。

    剛起床沒多久,院里就傳來閻埠貴的大呼小叫聲︰“平安,快出來下,有同志找你。”

    劉平安听見叫聲,走出屋門,看到閻埠貴身後有位身穿中山裝的年輕人在院里站著,走上前招呼道︰“這位同志您找我?咱們進屋先喝杯茶。”

    年輕人笑著拒絕道︰“喝茶就不用了,你應該接到過通知,要是沒什麼事,咱們現在就出發吧。”

    閻埠貴跟癩皮狗似的站在兩人身邊,劉平安無奈的挖苦道︰“二貴哥,我和這位同志有些話要說,你離這麼近好麼?”

    閻埠貴尷尬一笑︰“你們聊著,我去別處轉轉。”說完往垂花門走去。

    閻埠貴走遠後,劉平安小聲問道︰“同志,是哪位領導要見我?”

    “保密。”

    “額,好吧,我去把房屋門關上。”

    鎖上屋門,劉平安跟在年輕人身後走出院子,在閻埠貴羨慕的眼光中坐上黑色小轎車離開了。

    一個多小時後,和上次一樣,經過層層檢查,見到了伍總和曹媽媽,沒想到一點小事驚動了他老人家。

    不過轉念一想也能理解,華夏自古就是農業大國,哪怕到了後世,每年的第一個文件都是和農業息息相關。

    伍總說話還是那麼和藹可親,始終讓人有沐浴春風之感。

    他對農用機械的事情給予了高度贊揚,說百廢待興之際,恢復農業生產又是重中之重,手扶拖拉機和配套機械對未來農村.......

    接著又問起家里和劉年氏的身體情況,劉平安一一回答,趁機把劉家莊和軋鋼廠合作搞農場的事說了出來。

    伍總表示可以搞,他會關注的,這也是探索發展集體公有制的一種模式。

    兩人聊了不到半個小時,伍總就被叫去開會了,劉平安陪著曹媽媽吃了頓午飯。

    下午三點多,劉平安被小轎車送回四合院。

    走進前院,閻埠貴聞著聲的從家里走了出來,問道︰“平安,你早上坐小轎車干嘛去了?”

    劉平安停下腳步,戲笑道︰“還是上次那事兒,上面非得讓我去你們紅星學校當校長。”

    又來,又來,閻埠貴撇著嘴說道︰“你小子當上校長,別忘記提拔我當副校長。”

    見問不出什麼話來,閻埠貴轉身又回屋了。

    劉平安走到游廊下,把自行車推了出來,得抓緊回劉家莊一趟,把事情落實一下。

    上次送老太太回老家,踫到大爺爺也只是簡單和他說了下大致想法,劉方圓又不傻,這種好事上哪兒找去,當然是支持的。

    一路上騎得磕磕絆絆,嘴里不停罵著張啟明辦事不靠譜,說好的幾天給送來摩托車,到現在連個車毛都沒見到。

    下午七點多才騎到劉家莊,天還不是太黑。

    找到大爺爺把雙方合作的事情和他講了下,同時又在他耳邊低聲說了句伍總也贊同。

    劉方圓驚了,過好一會才反應過來,高興得直拍大腿,讓劉平安在家等著,他去找那幾個老家伙來家里開會商量。

    剛開始是幾個老頭子,後面小一輩的人听說和軋鋼廠合作搞農場也跟著參與了進來,一直開到夜里一點多。

    眾人興奮得不行,不興奮不行啊,劉平安畫的大餅實在是太香了。

    未來劉家莊的大發展中會用到大量勞動力,每家都會有壯勞力成為農場的正式工。

    軋鋼廠提供農業機械和資金,幫助劉家莊把蘆葦地開發出來,加上現有的耕地,整個村莊種植面積可以達到將近四千畝地。

    其中一些不好的耕地規劃成果園和種植蔬菜,發展養殖業,同時挖出一個五十多畝的水塘,引進溫榆河水來養魚。

    劉方圓要做的是盡快和另外兩個村子把蘆葦地的界線給確定下來,省得以後雙方打村架。

    平時那片蘆葦地看著不起眼,一旦劉家莊開發富裕起來,另外兩個村子絕對會搞事情。

    自古因為地界不清,各省市接壤的地方都沒少打架,多的長達百年,少的也有幾十年。

    抖音上最出名的就是那個微山湖之爭,魯甦兩省交界的村民從清末一直干到九十年代末。

    這些準備工作做好,就等鋼鐵工業局那邊的消息了,他們和地方政府溝通好之後,就可以大干起來了。

    劉平安在老家待了兩天,陪了陪家人,要準備回城了,開學季到了。

    臨走前,劉年氏和張蘭英又絮絮叨叨叮囑了半天,要什麼好好上學,照顧好自己。

    劉宛瑩抱住小腿哭著不讓走,搞得劉平安頭大的不行,最後還是劉正華連哄帶騙的把這位小祖宗給解決了。

    1951年9月1日,晴。

    劉平安挎著包,推著自行車走進剛成立的京城醫學院。虛構,歷史上京城醫學院是1952年脫離的京城大學,而且招生的是大學生。)

    “雄偉的井岡山,八一軍旗紅。”

    “開天闢地第一回。”

    “人民有了子弟兵。”

    ........

    校園大喇叭里播放著自己寫的歌。

    大門口的登記桌前人山人海,很多人拎著大包小包來回走動。

    到處都是各種天南海北的口音,時不時來上幾句很有特色的叫罵聲。

    把自行車停到車棚處,把後座上的包裹拿了下來,提著包找到報名處,問清楚班級和宿舍,自己被分配到了西醫科乙班。

    整個學校只有寥寥的三棟二層小樓,剩下的都是平房,等到1953年後才會開啟大建設。

    又花了些時間找到宿舍,推開門走了進去,屋里已經有兩個人在了,正在打掃著衛生。

    劉平安打量了下房間,不到二十個平方,靠近門的位置兩邊各有一張長條桌子,可以用來復習功課,也可以用來放東西。

    每張桌子旁豎著立櫃,再往里就是兩張鐵架子床,標準的四人間。

    三人經過簡單的介紹,這兩人一個叫吳用,十七歲,東北奉天人,另一位叫趙湘南,十六歲,川省綿陽人。

    喜歡四合院︰火紅年代享受生活請大家收藏︰()四合院︰火紅年代享受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火紅年代享受生活》,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火紅年代享受生活第246章 去京城醫學院報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火紅年代享受生活第246章 去京城醫學院報道並對四合院︰火紅年代享受生活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