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們看,我們把農田分成了片,在片與片的間隔都建了堆肥坑,基本上每一百畝就有一個,前面建了一個廁所,旁邊還有小水渠和儲水坑,既保證土地的肥力,還能保證及時灌溉,以及給堆肥坑撒水。平時做好除草工作,拔出的草除了保證家禽家畜吃以外,其他的全部扔進堆肥坑,長則三個月,短則一個月就能成為熟肥,這可都是有機肥,能保證土地的肥力。”
他可沒有忘,這里原先是一片樹林,里面雜草叢生,即使是土地深翻之後,今年草長的依然很旺盛,農場專門組織了一次除草行動,在草還未長出草籽前將草連除了兩遍。
何雨柱更是貢獻了幾乎一半的成果,經常在田間巡視時將草拔掉,其他人一天忙碌加起來的成果也不過能和他一個人相比。
“你們這種種植模式能推廣嗎?”
“能是能,但效果不會太明顯。現在農村的那些高級合作社和我們農場有很多共性,不同的是我們農場工人全部都是軍人出身,紀律性比較強,但農村不行。不過,只要規劃的好,產量增加一倍還是有可能的。”
今年也就是開荒後的第一年,肥力雖然夠,但是爭肥力的草太多,所以產量並不算太突出。
他心里還吐槽,以後等土地被收為集體所有,村民靠工分分糧,因為干多干少一個樣,所以偷懶耍滑的人越來越多,收成只會越來越少,牛皮吹的倒是越吹越大,到牛皮被吹爆的時候,大家就開始餓肚子了。
只要是在農村生活過就會明白,同樣是一塊田,要是精心細致的耕種,跟隨便胡亂種那可太不一樣了,精心耕種的田,產量能比胡亂種的高出好多,有個兩倍至三倍的差別。
“嗯,能翻上一番就已經很不錯了。我昨天剛從石城回來,那里比咱們京城早收割兩天,我們現場看過,平均畝產不過165斤。”
在田里轉了一圈後,何雨柱又陪著他們到了養殖區,看到一群婦女同志們正在雞舍內撿拾著雞蛋,而雞舍前面則放著一筐筐的雞蛋,他們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
“雞生蛋了,鴨呢?”
何雨柱正要回答,結果有人代勞了,一個女工忽然喊道︰“鴨子也下蛋啦。”
頓時,正撿拾雞蛋的女工都擁向鴨舍,何雨柱三人也走過去看熱鬧,果然,鴨舍內偏里的地方有了兩只蛋,而還有的鴨子還在臥著,估計正在下蛋。
“這鴨蛋比雞蛋大了兩圈。”
听了張良辰的話,何雨柱都想笑,鴨蛋比雞蛋大了兩圈,這是什麼形容?
一圈是多大?
搞不明白,但人听了就知道鴨蛋比雞蛋大。
這一天,鴨蛋共收了323個,相信明天會更多。
在離開之時,張良辰說︰“柱子,這些小麥除了留足農場明年的種子外,其余不要出售,也不要吃,要全部留做種子,放心,除了農場的公糧1︰1向上繳納外,我會讓市局以高出兩成的比例和你們換。”
“那就多謝張部長了。”
十天後,全部的小麥曬干入庫,5000畝地,一共產麥一千四百八十噸,平均畝產590斤。
雖然現在還不知道全國的平均畝產,但是僅京城周邊而言,想要知道一畝地的產出並不難,至少,畝產僅165斤。
而在農場的麥場里則堆起了高高的麥秸垛,這些麥秸粉碎後可以當牛羊的飲料,又可以漚肥秸稈兒還田提升地力,還可以鋪在禽舍、畜舍,為禽類、牛羊提供保溫保暖環境。
但何雨柱安排人用麻繩編了不少草苫子,冬天的時候可以蓋在大棚上,甚至還有一些住戶拿走當床墊用,反正一絲一毫都不會浪費。
賈家村,賈東旭族伯家中。
賈富平坐在正屋抽著煙,眉頭皺的都能夾死蒼蠅,他的座位兩邊坐著四個兒子。
“爸,咱們要真听村長的話加入合作社嗎?”
賈富平抬頭看向大兒子道︰“老大,胳膊扭不過大腿,這次是必須要參加了。”
“爸,合作社的產出可比不上咱們家,要是真參加了,咱們再想吃飽飯可就難了。”二兒子說。
“你們別說了,這事咱們攔不住的。”
“那東旭家的地怎麼辦?”三兒子憂心忡忡的說,因為種了賈東旭家的地,交完公糧後多出的糧食兩家平分,所以這幾年家里都能吃飽飯,這要是以後沒多出的地了,想吃飽飯可不太容易。
“還能怎麼辦,都收歸集體了,那就不是他家的地了。”
賈富平說完,他的小兒子哈哈一笑︰“沒錯。以後他家在村里就沒地了,出工才有糧分。呵呵,這下我看張嬸子還怎麼得意?咱家明明是租她家的地,有收成就分他家糧食,最後搞得像是她給了咱們多大恩惠一樣。我呸,就她那懶豬一樣,靠她種地她能把自己餓死。
他年紀最小,也最受不得氣,每每听到賈張氏這本家嬸子那得了便宜還賣乖的話,心里就滿是氣。
老三也冷冷一笑︰“四弟說的沒錯,我現在就想看看,要是沒咱們種糧食,張嬸子還能不能得意得起來?”
說完,就連老大和老二都對視一眼相視一笑,想起張嬸子因為丈夫在市里有工作,回來那趾高氣揚的樣子心里就有氣,可見賈張氏在村里多招人煩。
7月,國內農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農村農業合作小社合並成為大社,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全國農村就實現了公社化,人民公社劃分為若干個生活大隊,生產大隊又劃分為若干個生產隊,實行三級管理,公社統管全社的生產安排、勞力調配、物資調撥、產品分配和經濟核算,生產大隊負責生產管理和部分經濟核算,生產隊只是一個具體組織生產的基本單位。
緊接著,農村土地被收歸村集體所有,實行生產隊集體制,村民一起每天按時上工勞動,造“工分”量度勞動量的多寡,分配一年辛辛苦苦得來的勞動成果。
對于學生來說,分,是學生的命根,而工分,就是社員的命根,這種巨大的變化,一時之間風起雲涌,當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