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陳亦的臉色更紅了,此時的他與叫好的學生相比,反而更像是個學生。
不過,他畢竟入校已經五年,也算見多識廣,雖然害羞,倒也沒害怕,只听他說道︰“好了,接下來大家先做自我介紹。嗯,如果有想當班干部的同學,可以主動提出來,並講講自己的優勢和決心。咱們就從他開始吧。”
說著,他指向剛才喊“學長好”的男生。
男生爽快的站起走上講台,絲毫不扭捏的說︰“同學們好,我叫馬英俊,今年二十一歲,是京城人。進入咱們京大,我的心情既激動又堅定,我有著滿懷的熱情和責任感,希望能競選班長一職。我知道,班長一職不僅僅是一個頭餃,更是一份責任,還是一份擔當,是班級的紐帶,是老師的助手,還是同學們的服務者。我熱愛集體,也想為班級做貢獻,所以,請大家信任我,給我一個為大家服務的機會。謝謝大家。”
馬英俊䱇吧䱇吧的說了一大通,說完,又向同學們鞠躬致意後返回座位。
不過,他的表現確實很好,贏得了同學們的贊賞,紛紛給他送上掌聲。
而且,他還有一個優勢加持,因為他是京城本地人,有一定的人脈資源,確實更能為同學們服務。
何雨水看著他,心里還有些奇怪,本專業在京城招收了三名學生,沒想到竟然分到了一個班,也不知道分班是按什麼標準分的。
接下來,同學們按座位一個個的走到講台上做自我介紹,有的態度大方,站在台上侃侃而談,更加自信的還希望擔任班干部,願意為大家服務。
有的則比較扭捏,上台之後連頭都不敢抬,說話也磕磕巴巴的講不連貫,回座位時甚至有名學生還撞在了桌子上,惹得教室內一片哄笑。
孫陳亦開解道︰“同學們,藍明潔同學其實已經很不錯了,我當時入校的時候,比她還膽小,當時做自我介紹時,連話都講不出來。但是,我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藍同學肯定能克服緊張、怯場的情緒。大家掌聲給她鼓勵吧。”
“嘩嘩嘩……”
他的話,得到了學生們的一致認可,就連藍明潔也大膽的抬起了頭,看來輔導員的話對她有所觸動。
很快就到了何雨水,她腳步輕快的走上講台,大大方方的說︰“同學們好,我是何雨水,京城人,今年14歲。我希望能在京大度過快樂的5年時光,能和同學們結下深厚的友誼,能從老師那里學到更多的知識和道理。謝謝大家。”
說完,走下講台。
“嘩嘩嘩……”
教室內的掌聲明顯更加熱烈。
原來這小姑娘真是自己的同學,14歲的年紀就考上了京大,確實是太厲害了!
不少學生都不自覺的開始比較,最終得出一個結論,和她比,自己似乎就是個廢物。
當然,也就他們能這麼想想,這個世界又有多少人比他們強。
沒想到孫陳亦接下來又捅了一刀︰“同學們,何雨水同學參加高考的時候,還不滿13歲半,可她的總分高達592分,是全國文科生的探花,比全國狀元低了3分,比榜眼低了1分。”
“啊哦!”
教室內頓時一片驚呼,這個結果太出乎他們的意料,接著就是一陣感嘆︰
“太厲害了!”
“哦嗚,非人哉!”
“和她一比,我算個啥呀!”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我可比她大了七八歲呢。”
看著一臉稚嫩就像十二三歲的何雨水,他們感覺受到了一萬點的傷害。
史海瀾和伍于娟拉著何雨水來回打量,感覺像是在看一件價值連城的寶貝,怎麼看都看不夠。
等所有的學生結束自我介紹,孫陳亦又說︰“大家都做了自我介紹,說的都很好,體現了咱們京大學生的風采。另外,想要擔任班干的學生有八位,嗯,剛好和班干部設置的數量相當。這樣吧,先由我指定班干,一月之後,大家再根據班干的表現重新進行選舉。班長暫時由馬英俊擔任。”
“歐也。”
孫陳亦剛說完,馬英俊就握起拳頭,在耳邊晃了晃以做慶祝狀。
“穩重點兒。”
輕斥一聲,孫陳亦繼續說︰“史觀瀾擔任學習委員,林曉暉擔任體育委員,丁琳瑯擔任文藝委員,伍于娟擔任生活委員,趙丹陽擔任團支書,周曉天擔任組織委員,沈琳琳擔任宣傳委員。大家祝賀他們。”
教室內又是一陣掌聲。
何雨水也很高興,205宿舍8個人,竟然有3人擔任班干部,結果相當不錯。
當何雨水正式進入大學生活之時,何雨柱和薛鑫也被叫到了食品工業部。
一進會議室,何雨柱不由喊了一聲好家伙,只見里面齊刷刷的坐滿了人,三位正副部長、各司司長都在,這難道是要搞三堂會審?
何雨柱心中吐槽,但還是坦然落座。
部長靳慶黎道︰“好了,今天會議的主角已經到了。咱們會議開始。”
“你們廠遞交上來的三份報告,我們已經審議過,現在就可以告訴你們,你們的建房請示,部里已經研究通過了,文件很快就會下發。”
薛鑫和何雨柱不由相視一笑,這確實是個好消息,文件一旦下發,廠里職工的工作熱情肯定會更加高漲。
就听靳部長繼續說︰“至于另外的報告,暫時未做批復。今天請你們來,就是是想現場听听你們的想法,還有一些問題想要你們解答。
薛鑫說︰“好的。各位領導,我們廠的四份報告,全部都是何廠長的提議,對于他的提議,我是贊同的。我能明白他的意思,但我可能講不明白,還是由他和大家講解吧。”
“嗯,那就麻煩何廠長詳細講講你的想法。”
何雨柱點點頭︰“各位領導,現在國內各類物資都比較緊缺,廠里原材料的供應已經多次出現意想不到的問題。所以,我的提案,主要是為了想要給廠里加個保險。我的第一項提議,是想建立養雞廠,根據市場的反饋,雞湯面的銷量最大,對于整雞的消耗正在增加,而國內雞的數量並沒有變化。咱們華國人喜歡吃雞,但每年除了逢年過節能吃到點雞肉,平時根本吃不到。如果廠里用量加大,意味著雞的數量減少,會影響百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