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人性

第390章 有的人生來就是享福的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我有錢我有顏 本章︰第390章 有的人生來就是享福的

    寫字樓地下車庫的充電樁前,有人站在豪車旁刷手機等充電,手腕上的表能抵普通人半年工資;與此同時,街角早餐攤的蒸汽里,有人正為一塊錢的找零和顧客反復核對,凍紅的手指在寒風里蜷成一團。這兩種人生的起點,像被命運預設好的軌道,一種鋪著軟墊,一種嵌著碎石,總有人不願意承認,但現實里確實存在這樣的差異︰有的人生來就在享福的坐標系里,不用踮腳就能摸到別人仰望的生活。

    享福的起點,往往藏在戶口本的第一頁。出生在一線城市核心區的孩子,從幼兒園到高中都讀著公立名校,課本上的故宮是春游目的地,金融街是父母下班路過的街景。

    而偏遠山村的孩子,要走兩里山路才能到小學,老師是代課的,黑板是開裂的,課本里的地鐵要等上十幾年才能在縣城見到。這種差異不是努力能填補的,就像兩顆種子,一顆落在沃土,一顆落在石縫,前者不用掙扎就能扎根,後者拼盡全力也長不成參天大樹。

    有人說\"讀書能改變命運\",可對那些連課外書都買不起的孩子來說,讀書本身就是一場需要額外付出百倍力氣的攀爬,而別人的起點,可能已經在山頂。

    資源的厚度,決定了享福的底線。父母是醫生的孩子,從小就知道感冒該吃什麼藥,發燒了能第一時間找到相熟的醫生;父母是教師的孩子,放學回家有人輔導作業,升學時能得到最精準的志願建議;父母是商人的孩子,從小跟著見客戶,耳濡目染的都是談判技巧和資源整合。這些無形的資源像空氣一樣包裹著他們,讓他們在人生的每個岔路口都能少走彎路。

    而普通家庭的孩子,要自己在跌跌撞撞中試錯︰第一次找工作不知道簡歷該怎麼寫,第一次租房被中介騙走押金,第一次創業連營業執照怎麼辦理都要跑三趟政務大廳。他們不是不聰明,只是沒人告訴他們捷徑在哪里,只能在黑暗里摸索,等摸到方向時,別人早已在陽光下散步。

    享福的人,連犯錯都有兜底的資本。剛畢業就能開公司的,背後可能有父母注入的啟動資金,失敗了大不了回家繼承家業;考公務員失利的,家里早托關系安排好了國企的崗位,說\"權當歷練\";甚至戀愛分手,也能去國外散散心,用一場旅行消化情緒。他們的人生有試錯成本,就像玩游戲有復活甲,摔倒了能立刻站起來重來。

    而普通人的每一步都像走鋼絲,一次失業可能就斷了房貸,一場重病可能就拖垮整個家庭,連談戀愛都要先算清楚約會成本。他們不敢犯錯,因為身後沒有靠山,一旦跌落,就是萬丈深淵。

    更隱蔽的享福,是不需要為生存彎腰。有人大學畢業旅行一年,用父母給的錢走遍二十個國家,回來後在朋友圈寫\"尋找人生意義\";有人三十歲還在考雅思,說\"想再讀個碩士\",家里每個月準時打生活費;有人一輩子沒做過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靠收房租就能過上體面生活。他們有資本慢慢來,有底氣選自己喜歡的,因為生存的擔子從來沒壓到過他們肩上。

    而多數人十七歲就要考慮讀技校還是打工,二十歲要想著怎麼攢錢給家里蓋房,三十歲被房貸車貸壓得喘不過氣,一輩子都在為活下去而奔波,所謂的夢想早就被磨成了\"能按時發工資就好\"。

    社會規則對享福的人更寬容。同樣是遲到,有人能笑著說\"路上有點堵\",沒人深究;同樣是犯錯,有人能輕描淡寫\"下次注意\",不會被揪著不放;同樣是表達觀點,哪怕說的是錯的,也會有人附和\"有道理\"。他們的言行自帶緩沖墊,因為周圍的人默認\"他有這個資本\"。

    而普通人哪怕做得再好,也可能被挑出毛病︰\"你這方案不夠細致\",\"你說話太直接\",\"你不懂人情世故\"。他們要加倍謹慎,加倍努力,才能獲得別人輕易就能得到的認可,就像要跳得更高,才能觸到別人站著就能夠到的橫桿。

    享福的人,甚至能把愛好變成事業。有人喜歡畫畫,家里就支持開畫廊;有人喜歡打球,父母就請私教,送出國參加比賽;有人喜歡做飯,家里就投資開餐廳。他們的愛好能被精心呵護,慢慢長成可以依靠的技能。而普通人的愛好只能藏在深夜︰下班後排練兩小時樂隊,周末擠出半天時間寫小說,假期去郊外拍幾張照片,這些愛好是\"奢侈的消耗\",不能當飯吃,更不敢指望能變成事業。他們的時間和精力,必須優先用來換取生存資料,所謂的熱愛不過是疲憊生活里的一點微光,隨時可能被現實的風吹滅。

    當然,生來享福的人也可能有自己的煩惱︰父母的期望、圈子的壓力、找不到真心朋友......但這些煩惱像富貴病,和\"明天能不能交上房租\"的焦慮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就像有人抱怨\"這道菜不合胃口\",和有人發愁\"今天沒米下鍋\",前者是選擇的煩惱,後者是生存的困境,根本無法相提並論。承認這一點不是仇富,而是認清現實,命運分配的初始資源從來就不公平,有人拿到的是同花順,有人拿到的是廢牌,能把廢牌打好的是本事,但不能因此否認拿到好牌更容易贏的事實。

    有人說享福也要靠自己,可現實里,多數人的享福都建立在父輩的積累上。父母打下的江山,能讓子女少奮斗二十年;祖輩留下的人脈,能讓後代在關鍵時刻有人搭把手;甚至家族的名聲,都是無形的通行證。這些\"前人栽樹\"的蔭涼,不是靠個人努力就能得來的,就像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不用自己長高,也能看得更遠。

    而那些父母是農民、工人、小商販的孩子,身後沒有巨人,只能自己變成巨人,這個過程要流多少汗,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接受有的人生來就享福,不是向命運低頭,而是明白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客觀存在。不用因此嫉妒,也不用因此自卑,嫉妒改變不了起點,自卑只會消耗自己。就像有人開跑車,有人騎自行車,跑車有跑車的速度,自行車有自行車的風景,重要的是在自己的軌道上認真前行,而不是盯著別人的車尾燈焦慮。

    那些生來享福的人,或許能輕松得到很多東西,但生活的滋味不全是物質能填滿的;那些需要努力奮斗的人,或許要付出更多,但每一步的踏實,每一次的收獲,也有它獨有的重量。

    老話說\"人比人,氣死人\",就是勸人別拿自己的起點和別人的終點比。有人含著金湯匙出生,有人攥著空拳頭來到世上,這是命運的偶然,不是個人的對錯。

    重要的不是\"有沒有生來享福\",而是無論起點在哪里,都能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有條件享福的,別浪費了資源,多做點有意義的事;沒條件享福的,別抱怨命運,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家人多一點溫暖,給自己多一點希望。

    說到底,生活的公平不在于起點相同,而在于\"無論起點如何,都有權利追求幸福\"。生來享福的人,若能珍惜所擁有的,也能活出價值;生來平凡的人,若能踏實努力,也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小確幸。畢竟,幸福的標準從來不止一種,有人覺得住別墅開豪車是享福,有人覺得家人健康、平安順遂就是最大的福氣。前者是命運的饋贈,後者是生活的常態,都值得被尊重,被接納。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直擊人性》,方便以後閱讀直擊人性第390章 有的人生來就是享福的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直擊人性第390章 有的人生來就是享福的並對直擊人性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