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順治帝的“朕之第一子”,就像朱元璋的“只有朱標是兒子,其他的都是皇子”。
有些雖是戲言,卻也明明白白地昭示了皇帝的偏愛可不是說說而已。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有人進讒言,提醒康熙要小心鐘粹宮,小心榮妃,話里話外暗示鐘粹宮那麼多的阿哥,一旦成長起來必定是個不小的威脅,康熙也只會嗤之以鼻。
孩子多怎麼了?那不是因為他和吉鼐太過恩愛嘛,兩人多年來一直如膠似漆,身體又都很好,沒有孩子那才奇怪呢。
至于成長起來之後,會變成冒犯皇權的一股不小的勢力,康熙會怕嗎?
與其說老年的康熙害怕自己的兒子們,倒不如說,他畏懼的是死亡。
力量逐漸減弱的老狼王會為了維護自己在狼族的地位,為了不被狼群拋棄,警惕、仇視健壯的成年狼,用盡手段去遏制、削弱他們的力量。
但是在狼王最意氣風發的時候,對新生的幼崽只會用心呵護。
甚至,為了狼群的未來,他會細心觀察每一個孩子,選出那個最適合帶領狼群走下去的,會將自己捕獵的經驗和技巧全都傳授給他。
而此時的康熙年輕力壯,還沒有走到生命的盡頭,不需要面對死亡的恐懼的康熙,根本不可能對尚且年幼的兒子們生出惡意。
作為一個有作為、有功績的皇帝,康熙會害怕旁人從自己的手中奪走權力嗎?
鰲拜不行,太皇太後不行,自己的兒子也不行。
況且,康熙怎麼可能沒有考慮過,自己離世之後,新帝會如何對待自己最心愛的女人和孩子?
就算他生前給吉鼐鋪好了路,但屆時大權在握的是新皇,他這個已經不在人世的先帝的遺言分量能有多少?
當初為努爾哈赤生下了三個兒子的大妃阿巴亥為什麼殉葬?難道真的是努爾哈赤舍不得她,想要阿巴亥繼續到底下伺候自己。
康熙自然是想過立吉鼐的孩子為太子的,如此,才是最一勞永逸的法子。
到時候,皇位上坐著的是自個的親兒子,吉鼐也能活得更舒心些,哪怕那孩子不孝,為了孝道,也不敢對吉鼐不敬。
聖母皇太後與母後皇太後終究是不一樣的,只看如今的壽康宮的那位就知道了。
誠然,有的人會說皇太後本性如此,但是從草原上的明珠活成了太皇太後的影子,難道不也是因為她並非康熙的生母,只是嫡母,所以需要避嫌?
不過,這也不代表康熙會為了吉鼐就貿然廢立太子,動搖國本。
若是胤 足夠優秀,康熙或許會為了吉鼐和承瑞他們的未來,讓胤 親近鐘粹宮,在死前立吉鼐為後。
畢竟他本來也不是一個會縱情失智,因私廢公的人。
但本身確實動了這方面念頭的康熙,真的能因為旁人戳中了自己的小心思,突然就變臉,開始戒備、警惕心上人為自己生的孩子?
康熙擔心的從來都不是需要仰仗自己的寵愛和庇佑的吉鼐和承瑞他們,他擔心的分明是兩次扶持幼帝登基的太皇太後。
太皇太後若是真的起了廢帝立幼的心思,康熙即便不會滿盤皆輸,卻也不會贏得太過輕松。
可若是換成了吉鼐呢?她能躲得過太皇太後的算計嗎?
當初為了賽音察渾的安危,吉鼐便只能忍痛將孩子送出去,如今,若是太皇太後再以孩子們的性命相威脅,吉鼐會不會再次妥協?
哪怕康熙相信吉鼐不會舍得對自己下手,卻也會擔心吉鼐那個笨蛋會在無意中成為太皇太後的棋子。
可是這樣的擔憂康熙不會告訴吉鼐,在他眼中吉鼐就應該一直躲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告訴她外頭的狂風驟雨,除了會讓她焦急和難過,還有什麼用呢?
但同樣的,康熙也不想傷害吉鼐。
找個借口讓吉鼐就此失寵?他舍不得。把吉鼐的孩子抱給其他人撫養?他也舍不得。
思量再三,康熙唯一能狠得下心的無非就是控制鐘粹宮孩子的數量。
即便是這樣,他依舊不敢告訴吉鼐實情,甚至寧可自己憋得難受,也要等太醫們將不會傷身子的避子香研制出來。
康熙想的很好,他與吉鼐有二子一女也夠了,而以承瑞和賽音察渾的情況,無論太皇太後有什麼心思,但至少明面上鐘粹宮的兩個阿哥都無緣大位。
除非康熙其他的兒子都死絕了,否則那些想要從龍之功的人一定不會將希望放在承瑞和賽音察渾身上。
等賽音察渾啟蒙入學之後,他便會借口承瑞與賽音察渾親近,拿規矩說事,讓賽音察渾搬到南三所去,離得遠了,兩方的羈絆自然也就小了。
康熙會再送一個孩子給皇太後撫養,格格也好,阿哥也罷,有了新的希望,太皇太後又何必一直盯著賽音察渾。
扶持一個被皇太後撫養,默認無緣大位的阿哥,還是扶持一個同母兄弟與科爾沁親近的阿哥,哪個可操作性更強些還用說嗎?
至于那個從一開始就被康熙放棄的孩子,他自然也是心疼的,只是,人心都是偏的,什麼“手心手背都是肉”不過是謊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對康熙來說,自然還是他與吉鼐的孩子更重要一些。
康熙就算再愧疚,也不可能改變計劃,最多就是從別的地方補償這個孩子。
康熙將一切都計算的很好,然而,誰能想得到吉鼐會做那個詭異至極的夢呢?
康熙不是不可以直接忽視吉鼐的夢境,只要那個孩子沒有出生,誰會相信夢里的孩子是真的,他完全可以自欺欺人,並用這個理由讓吉鼐不要想太多。
可是那個夢並不簡單,吉鼐也不只是將它當做一場夢,她是真的傷心了,為那個差點無法降生的孩子傷心。
那個時候,康熙不是沒有懷疑過吉鼐,疑心她是用什麼法子知道了避子香的事,所以在自己面前演戲。
所以,只是一瞬間,康熙就從溫情脈脈的枕邊人,變成了一個冷酷卻合格的帝王,冷漠地審視著自己的心上人。
那一刻,康熙想的是什麼呢?是對吉鼐拆穿了自己的謀算的惱羞成怒?還是對君權被冒犯的震怒?
都不是,那一刻,康熙想的是吉鼐既然已經知道了自己的所作所為,為什麼不直接和自己攤牌?
為什麼要試探?
是因為他不信任自己了嗎?
康熙憤怒、傷心、糾結,是因為他以為吉鼐變了,在對方眼里,自己不再是那個與她相知相愛的人,而是天子,是君主。
真奇怪啊,康熙分明最恨被人冒犯作為大清天子的尊嚴。
就像他毫不留情地處置鰲拜及其黨羽,並將遏必隆所在的鈕祜祿家排除在權力中心之外,卻又給了他們希望,讓鈕祜祿氏的人自己“努力”。
就像他立下“後公布不得干政”的規矩,一點沒顧及他自己就是被太皇太後扶持坐上了皇位。
就像他平三藩、立太子,制衡各方勢力,就是為了成為那個大權在握,唯我獨尊的人。
可是到了吉鼐這里,康熙卻不願意,甚至是接受不了她將自己當成皇帝,而非夫君。
康熙覺得,是不是自己有時候太過貪心了,這才得到了報應。
吉鼐她根本沒有在演戲,是自己的疑心作祟,誤會了她,為此康熙付出了極其慘痛的代價——吉鼐患上了心疾。
這個心疾就像是一個不定時的炸彈,康熙不知道什麼時候它就會突然爆炸,毀了自己的愛人和幸福。
喜歡榮妃不榮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榮妃不榮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