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音察渾敢肆意妄為,甚至是蹬鼻子上臉,仗的不過是阿瑪的寵愛,可是阿瑪不只有額娘一個女人,膝下的子嗣也不只是他們兄弟姊妹幾人。
就像這一次,阿瑪要將額娘禁足,將榮憲和胤華、胤福從鐘粹宮帶走,他和哥哥除了表達自己的不滿以外,還能做什麼呢?
他還在那里躊躇滿志,為自己即將用苦肉計坑到阿瑪沾沾自喜,卻忘了苦肉計也分很多種。
如阿瑪,他對額娘用苦肉計,不過是為了得到額娘的心疼,主動展露傷痛,但當他不再為了額娘俯身之後,卻依舊是那個高高在上的大清天子。
而下位者為了博取上位者的憐惜,不得不自傷的苦肉計,本身就是一種無能的表現。
這樣的苦肉計能否成功,全看其本身在對方心中的分量,以及對方的良心,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旁人的身上,如此身不由己的狀態,怎麼讓人安心?
如若不然,大哥也不會明知這樣會讓自己陷入危險之中,依然選擇自己來實施苦肉計了。
大哥不愛阿瑪嗎?
不,他們兄弟姊妹當中,與阿瑪感情最深的只怕就是大哥了。
若是讓他們排個序的話,賽音察渾可以篤定弟弟妹妹的答案和自己是一樣的,在他們心中,自然是額娘比阿瑪更重要。
無論是為了生存,還是為了更遠大的追求,母親都是皇家的孩子最可靠的同盟,利益讓母子之間密不可分,權利讓父子相疑相殺。
只有大哥不同,或許是因為大哥是阿瑪的第一個孩子,意義非凡,所以阿瑪在大哥身上投入的感情多一些。
而大哥也是一個重感情的人,他沒有辦法不去回饋這份父子之情。
因此,哪怕大哥是他們當中最早清醒地認知到阿瑪不僅僅是阿瑪的人,卻依舊難以將情感和理智割離。
“萬歲爺息怒,此事臣並未隱瞞,曾曾告知過榮妃娘娘。”
而事實證明,榮妃娘娘也確實一直都將承瑞阿哥的事放在了心上,並未因為生下了更為健康的皇嗣,就疏忽怠待承瑞阿哥。
自從榮妃娘娘知道承瑞阿哥的情況之後,雖然不知為何阿哥依舊沒能改了這個壞習慣,但好歹負面的情緒有了宣泄口,一進一出的,哪怕仍是治標不治本,終究能緩解一二。
誰知道也不知道萬歲爺和榮妃娘娘之間發生了什麼,但是父母都鬧成那樣了,孩子能好受才怪了。
“那為何不與朕說!”康熙依舊不滿林太醫的回答。
怎麼,就吉鼐是承瑞的親額娘,能知道他的情況,而他這個阿瑪卻是假的,無權知曉?
劉御醫和林太醫的表情都有些尷尬,“當時,榮妃娘娘說會自己告知您,所以”他們兩個外人哪里知道你們夫妻之間的事。
康熙一噎,因為吉鼐還真的和自己提過要多關注承瑞的心情,不僅如此,吉鼐還多次與自己吐槽承瑞如今性子。
但康熙很不喜歡听這些,因為每次都會讓他想起,是因為自己這個當阿瑪的失職,才讓赫舍里氏有了可乘之機,承瑞變成今天這副模樣,康熙難辭其咎。
到了最後,往往是吉鼐反過來安慰康熙,久而久之,吉鼐便很少提這些了,即便提起,也多是小心翼翼的,不敢多說承瑞曾經遭受的那些困難。
從前,康熙只以為他和吉鼐的心情是一樣的痛苦,所以吉鼐才能感同身受,所以吉鼐才會心疼她。
可是直到那一日听了吉鼐的諸多控訴,康熙才驚覺,很多事情都並非是自己以為的那樣,而這一切其實都有跡可循。
不是吉鼐被慣壞了,也不是吉鼐被養大了欲望,是自己以為他對吉鼐足夠好,但其實沒有那麼好。
康熙閉了閉眼,決定不再去想那個絕情的女人。
感受到心口處的心髒消失之後,康熙重重地吐出一口濁氣。
“承瑞會如何?”這是康熙當下最關心的事情。
同樣也是賽音察渾最關心的,就算這一回大哥被救回來了,但若是身體毀了,還能每一次都那麼幸運嗎?
劉御醫躊躇著不知該如何開口,余光瞥見了林太醫一臉淡定的樣子,便明白對方已經消耗了說辭,當下也不再猶豫,示意他趕緊說。
林太醫回了一個眼神,詢問劉御醫確定願意讓自己說?可別又像上次那樣,因為自己舉了“不恰當”的例子,就與太醫院院正一起將自己好一頓痛批。
劉御醫驚了冷汗都要下來了,在萬歲爺眼皮子底下“眉來眼去”,這不是純純找死嘛?更別提,萬歲爺現在的心情還不是很美妙。
你就算是要找死,也別拉上我啊!
或許是劉御醫內心的吶喊被林太醫听到了,雖然沒有得到對方的回應,但還是開口解釋道
“回萬歲爺,承瑞阿哥現在的身體就好比一件有蓋瓷器,里頭盛滿了髒污,即便因為瓷器本身足夠堅硬,短時間內不會有事。
可一旦外部施加了壓力,這件不堪重負的瓷器定會破碎,哪怕萬幸沒有破碎,也會出現裂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並且,每折騰一次,裂痕就會變得更多、更大。
縱然有匠人對其修復,但您也知道,瓷器的修復何其困難?一道裂痕,出現不過是短短的一瞬間,可要是想讓它消失,卻要耗費百倍、千倍的努力。
再厲害的匠人也追趕不上破裂的速度,那麼這件瓷器最終的結局只有一個。”
康熙本來還在耐著性子听林太醫瞎叭叭,但是越听越覺得不對勁,甭管林太醫說的話多有意思,多新奇,但本質上不還是在說承瑞沒救了嗎?
康熙猛地一拍桌子,然後起身就進房間看承瑞去了。
他就多余听林太醫在這胡扯,之前劉御醫說的那麼清楚,他哪里還不知道承瑞現在的情況有多糟糕,他要听的是保證,是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案。
左一句右一句的,雖未明說,但康熙總覺得對方是在指桑罵槐。
承瑞是瓷器,堅硬卻易碎,那髒污又是什麼?
怎麼就能讓一個才剛剛十歲的孩子心思那麼重?
還是一個阿瑪是大清天子,額娘是寵冠六宮的榮妃的孩子。
偏偏孩子的額娘不僅知道承瑞的情況,還一直為此努力著,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倒是他這個阿瑪……
雖然林太醫是在說承瑞的情況,但是康熙卻覺得自己的臉卻火辣辣的,哪里還听得下去。
康熙借著羞惱,刻意忽略了心中不斷涌現的恐慌,他拒絕去想,若有一天瓷器真的破碎了,那他的承瑞該怎麼辦。
不管之前康熙有多想狠狠地揍這破孩子一頓,此刻看到昏睡中仍蹙著眉的承瑞,所有情緒都化成了心疼。
康熙在床頭坐下,注視著已經逐漸長成的小小少年的面龐,回想起承瑞小時候的樣子,回想起父子相處的愉快時光,回想起兩人膩歪到將吉鼐氣得跳腳時的場景。
這個孩子是他付出最多的孩子,甚至,不為人所知的時候,康熙不是沒想過將大清的江山交給這個兒子。
因為承瑞足夠聰明,能夠擔得起這個重擔,因為承瑞足夠仁善,不會在繼位後對自己的兄弟揮舉屠刀。
當然,更重要的是康熙舍不得自己最疼愛的孩子有一日匍匐在他人腳下,需要仰仗他人鼻息的活著。
只是,身體強壯、意氣風發的少年帝王還沒有走到需要考慮繼承人的時候,一顆毒心,兩味香,便毀了康熙心中剛剛有了雛形的念頭。
喜歡榮妃不榮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榮妃不榮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