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能看得透人性,自然便不會相信人性,哪怕這個人是自己。
所以,看著吉鼐臉上的傷痕越來越淡,康熙為吉鼐高興的同時,也暗暗松了一口氣。
只是,當康熙听到太皇太後的表現,以及索綽羅庶妃的咄咄逼人時,不悅地皺起了眉頭。他知道吉鼐恢復了容貌,阻礙了很多人的路,所以宮里的人不會與自己一般真心高興。
但是康熙沒有想到,太皇太後竟然也和那些嬪妃一樣,不滿于鼐沒有毀容。即便對方的表現並沒有特別明顯。可是康熙還是察覺出了惡意。
對此,康熙十分不滿。太皇太後究竟要做什麼?
她重現博爾吉濟特氏的輝煌,便一直沒有放棄將科爾沁的貴女往自己的後宮巴拉,她想要皇太後和科爾沁有一個依靠,便盯上了宮中的阿哥。
當初,便借著慧妃已故的博爾吉濟特氏琪琪格)幾次三番的想要算計吉鼐,之後更是趁著自己不注意,對吉鼐威逼利誘,壓著她答應下來。
沒錯,剛開始康熙確實疑心過吉鼐的用意,但那只是帝王的本能,之後吉鼐的表現,以及承慶、承祜的接連夭折,讓康熙看清自己後宮險峻的同時,也更為心疼吉鼐。
所以,這麼疼愛孩子的吉鼐,為什麼會同意母子分離?吉鼐一直害怕的現實確實存在,但是康熙不信這其中沒有太皇太後的手筆。
說不準,在他沒有看到的地方,太皇太後便拿承瑞和賽音察渾的安危恐嚇過吉鼐,想想,康熙便心疼。
可是如今,太皇太後已經得了實際的好處,吉鼐膝下唯一健康的阿哥已經養在了皇太後的壽康宮,她還想要如何?
這麼想,不是康熙不重視承瑞,相反正是因為重視,康熙才會對賽音察渾的事一直耿耿于懷。
承瑞的身子骨即便經過這些年的養護已經好轉,但總是比常人弱一些,若只是如此倒也無妨,但偏偏當初承瑞中毒的事鬧得太大。
除非康熙將神跡一事暴露,否則即便改口說承瑞的身體養好了,朝臣、宗室都會心存疑慮。
所以,為了自己最心愛的女人和孩子,為了他們的未來,康熙在不知道自己會不會一直寵愛他們母子的前提下,便一心想著為他們母子尋個依靠。
而賽音察渾來的很及時。
不僅填補了康熙子嗣稀少的空白,還讓康熙看到了希望,還有誰會比親生兒子和同胞弟弟更值得信任。所以,當初康熙動了培養儲君的心思不是假的。
或許,當計劃實施之後,當康熙以審視儲君的目光看待賽音察渾時,會失望,會不滿,會認為他不合格,會覺得其他孩子比賽音察渾更優秀。
但是,偏偏有人橫插一腳,搶走了自己看好的人選。
而那時,比起病弱的承祜,被那拉氏溺愛的承慶,顯然這個心愛女人生的孩子最值得期待,尤其是,那是一張白紙,可以任由康熙隨意涂抹。
得不到的,便容易成為執念,隨著時間的流逝,留下的痕跡只會越來越深。這句話很適合形容康熙目前的心態。
另一方面,在康熙看來,太皇太後從吉鼐這里搶走了孩子,得了這麼大的好處,可是對待孩子的額娘,被她搶走孩子的苦主,竟然連一般的嬪妃都不如。
康熙難免會覺得太皇太後有過河拆橋的嫌疑。
想了許久,最後康熙還是決定往慈寧宮走一趟。
康熙的出現讓太皇太後頗為驚訝,這位孫兒除了平時晨昏定省,無事時,可是極少回來慈寧宮。
而且顯然,最近前朝後宮都沒有發生什麼大事,以至于讓如今的康熙都解決不了,得前來請教太皇太後。
這一瞬間,太皇太後應激了,她想起從前自己的好兒子就是這般,但凡請安時,有妃嬪刁難董鄂氏,或者自己沒給什麼好臉色,他便會怒氣沖沖地過來質問自己為什麼要為難他的心上人,要為董鄂氏討一個公道。
可笑的是,他竟然還一直強調董鄂氏的柔弱善良,說她沒有告狀,是自己看出對方的情緒不對,審問奴才得知的。
太皇太後那時每每對上自己眼盲心瞎的兒子,只覺得十分無力,連這麼淺顯的小伎倆都看不出來,還是過得太順了,被自己和多爾袞保護的太好了。
康熙剛行完禮,就對上了太皇太後警惕和不滿的眼神。康熙都懵了,自己還什麼都沒說呢,太皇太後怎麼是這樣一副表情?
任康熙想破了腦袋,只怕都不可能想到,自己竟然是被駕崩了十多年的皇阿瑪給連累。
“皇上現在過來,有何要事?”即便太皇太後努力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但是語氣還是有些不善。
“朕只是听聞了今日請安發生的事,才驚覺自己讓皇祖母擔心了,因為承祜一事,孫兒確實消沉了許久了。”
從承祜去世前,康熙便沒有再入後宮,如今滿打滿算也有三個月了。
原本听到前一句話,太皇太後的心火還在噌噌地往上冒,可听到後面,才發現康熙要說的,根本不是自己以為的那件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過,太皇太後還是心有戚戚,狀似開玩笑的道︰“哀家還以為,皇上是來為你的美人打抱不平的呢。”
康熙一頓,並沒有像往常一樣打哈哈,將此事帶過去,反而順著太皇太後的話說道︰
“今日請安發生的事,朕也听說了,不過那都是妃嬪間的拈酸吃醋,只是口舌之爭倒也罷了,若是再做些旁的,朕絕不輕饒。”
太皇太後哪里听不出,自己的好孫兒這是在點自己呢,有些意味不明的說道︰“皇上護榮嬪倒是護得緊。”
“皇祖母認為朕對榮嬪很好嗎?承瑞中毒朕沒有追究,賽音察渾如今在壽康宮中,榮嬪為了護著胤 母子被皇後毀容,朕不過是送些傷藥過去,滿宮便開始容不下她了。”
“皇上這是在怪哀家?”賽音察渾在壽康宮這一句,挑動了太皇太後敏感的神經,她的聲音中帶上了怒氣。
康熙自然知道,太皇太後為什麼這般激動,他輕飄飄地回了一句,“皇祖母無需動怒,朕只是話趕話提到了賽音察渾,並無他意。
皇額娘將賽音察渾養的很好,朕與榮嬪都再沒有不滿意的地方,況且,如今宮中雖然少了皇後,但是在暗處的危險也不在少數。
賽音察渾有皇祖母和皇額娘護著,朕很放心,榮嬪也是一個曉事的,自然知道好歹,雖然母子分離,但總比和胤 一樣被送到宮外好些。”
听到了康熙的解釋,太皇太後自知方才誤會了對方的意思,其實對于當初的那場交易,她不是不心虛的,所以才會反應這麼大。
雖然那時是馬佳氏主動提出的,但究竟是心甘情願,還是形勢所迫,她自然清楚。作為曾祖母,倘若她出手壓制皇後,保證皇嗣們的安全,想來馬佳氏也不會做出這個決定。
但是,她沒有。
太皇太後已經記不清當時的想法了,為什麼明明她知曉皇後並不稱職,卻從未加以管束,費心教導,為什麼明明她痛心皇嗣被害,卻仍無所作為,為什麼她明明知道後宮混亂,卻只是旁觀。
或許,是因為不滿皇上的戒備和提防吧。既然皇上不願意自己插手政事,那她便如對方所願,安心地頤養天年,萬事不管。
太皇太後也說不清自己如今是何心情,看著眼前的小獅子已經逐漸長大,慢慢變成一個合格且優秀的帝王,卻與自己漸行漸遠,後悔嗎?
無論後不後悔,隔閡已經形成了,不過現在緩和關系還來得及。
喜歡榮妃不榮請大家收藏︰()榮妃不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