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淨化”完成,霍恩也重新收回了視線,他抬頭那些驚魂未定的普通求生者,洪聲道︰
“些許污穢,不足為懼!拍賣繼續!”
他的聲音帶著一種穩定人心的力量,強行將所有人的注意力拉回拍賣本身。
“編號ss11,‘星塵余燼’!”霍恩重新指向中央光柱中那塊沉寂的墨藍礦石,巨錘指向姜尋的方向,
“序列一姜尋,有效出價兩萬耀金幣!”
“三萬報價者身份存疑,擾亂秩序,報價無效!還有更高出價嗎?”
听到這話,眾人互相對視了一眼,誰也沒有說話。
開玩笑,兩萬耀金幣本來就已經是驚世駭俗的報價了,再加上姜尋的“特權威懾”。
以至于很多人即便眼饞也沒有選擇繼續加價,畢竟誰也不知道這火眼金楮的“序列一”能從他們身上“看到”些什麼。
要是惹他一個不開心,直接被他用特權抬走,那才是真的得不償失。
“兩萬一次!兩萬兩次!兩萬......三次!”
咚——!
沉重的槌音響徹全場!
“成交!恭喜序列一姜尋,拍得‘星塵余燼’!”
......
塵埃落定。
那塊承載著世界源質死寂余溫的礦石,瞬間從光柱中消失。
下一刻,一個由純粹能量構成的精致匣子出現在姜尋面前的懸浮光幕上。
這代表著拍賣品已經完全屬于他,等結束後,拍品便會直接傳送回魔偶城。
拍下了重要的物品,姜尋心中一塊石頭終于落地。
挽時之鐘的核心材料,到手了!
整個過程,他看都沒看下方臉色鐵青,如同吃了死蒼蠅般的林修一眼。
仿佛剛才那場競價和黑血攪局的風波,對他而言,不過是一段小插曲。
他重新坐回寬大的座椅,姿態放松,目光平靜地投向中央展台,等待著下一件拍品。
這份雲淡風輕,卻比任何刻意的炫耀都更具沖擊力。
林修死死攥著座椅扶手,指節因為用力而泛白。
他看著姜尋那龐大而平靜的投影,看著已經徹底湮滅的的黑血者,再想想自己之前拍下的那些“寶貝”......
一股前所未有的屈辱和嫉妒,如同毒藤般纏繞上他的心髒。
差距。
無法逾越的差距!
不僅僅是財富和實力,更是眼界、格局和面對危機時那份掌控一切的定力!
他之前所有的挑釁和自以為是的謀劃,在姜尋這絕對的姿態面前,都顯得如此可笑,如此......幼稚!
他感覺自己就像一只對著巨龍張牙舞爪的螻蟻,對方甚至懶得低頭看他一眼。
“姜......尋......”林修在心中無聲地嘶吼著這個名字,眼中第一次,除了敵意,還染上了一絲連他自己都不願承認的......懼意。
“阿嚏!”坐在序列者專席的姜尋毫無預兆的打了個噴嚏。
“這是誰想我了?哇啦?嗷嗚?早知道把它倆也帶過來了......”
摸了摸鼻子,姜尋低頭看看到了林修仇視的目光,頓時有些無奈。
這人怎麼莫名其妙的?
不僅腦子不好用、沒眼光,眼神也不太好。
不看拍品,總看我干嘛?
......
懸浮在序列者區域上方的洛迦,此時目光再次落在姜尋身上時,那淡紫色的眼眸深處,欣賞之意已然毫不掩飾。
他輕輕揮手,場中彌漫的些許黑霧被瞬間驅散。
“拍賣繼續。”洛迦的聲音恢復了溫潤,卻清晰地傳遞出一個信息︰插曲結束,正事為重。
霍恩洪亮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權威︰
“下一件拍品!”
......
拍賣會繼續進行。
然而,經歷了“星塵余燼”的激烈角逐和黑血攪局後,整個會場的氣氛都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序列者們,尤其是後排的幾人,看向姜尋的目光中,敬畏更深。
而前排的陳瑞陽、郝克托等人,也收起了之前看熱鬧的心態,變得更加專注。
他們意識到,這場拍賣會的水,比預想的更深。
而姜尋,似乎總能比他們看得更遠。
二層區域的各方首領,包括林修在內,都沉默了許多。
見識了序列者層面真正的財力踫撞和姜尋處理突發事件的雷霆手段,他們才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天壤之別”。
之前的優越感和小心思,在絕對的實力和格局面前,被碾得粉碎。
拍賣的節奏在霍恩的掌控下重新變得流暢。
後續的拍品雖然也偶有精品,但再也沒有引起如“星塵余燼”般的軒然大波。
姜尋也終于開始出手。
他的目標非常明確——所有系統標注為“噬界之藤相關”且“已抹除風險”的物品!
【物品︰孢子囚籠】起拍價700耀金幣?
姜尋︰“一千五。”
無人競爭,輕松拿下。
【物品︰血藤喚生陣圖】起拍價900?
姜尋︰“兩千。”
幾個勢力首領猶豫了一下,想到那“血腥儀式”的描述和未知風險,又想到姜尋之前對黑血的敏銳,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
【物品︰蝕骨藤汁】起拍價600?
姜尋︰“一千二。”
......
他的報價並不總是最高,但精準、果斷,帶著些許灑脫的氣勢。
每當他的聲音響起,即使是對物品感興趣的序列者或勢力首領,也往往會權衡再三,最終選擇避讓。
一方面,是忌憚“青山”的財力。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姜尋之前展現出的“眼力”——他看上的東西,似乎總有其特殊之處?
而他不踫的......比如林修高價拍下的那些,細思極恐!
整個拍賣場,竟因他一個人而完全轉變的畫風。
任憑台上的霍恩和其他拍賣師如何吹噓,只要姜尋不開口,台下竟無一人出價。
仿佛“系統鑒定真品”幾個字毫無作用,只有經姜尋認證的物件,才被視為真正的權威。
以至于幾件頗為珍貴的拍品,最終竟直接流拍。
姜尋此時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自己的影響力,不過對于這種情形,他也頗感無奈。
場中許多拍品並不是真有問題,只是不合他所需罷了。
然而他不報價,其他人便絕不出聲。
發展到後來,在霍恩隱晦的求助下,他才不得不對一些拍品喊出底價,其他人才敢試探性地參與競價。
最終竟形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則︰
姜尋喊底價︰其他人便心中了然——“真東西,序列一不要,可以參與。”
姜尋喊底價兩倍︰其他人便立刻閉嘴,心里清楚——“真東西,但序列一想要,不用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