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個瘋子

第233章 深孔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魯班班班 本章︰第233章 深孔

    郭守敬的聲音不大,但在我的耳朵里卻像炸雷一樣!

    震源深度65公里,整整十倍的差距。

    這已經不是“信息缺漏”了,沈衛平所查到的,根本就是作為煙霧彈的假消息!

    同時這也意味著,我所知道的、關于這次科考項目的一切都不可信了。

    “唔……”

    那個該死的樂手又開始彈奏我的神經,我閉上眼楮緩了幾秒,才重新看向郭守敬︰“我所知道的調查簡報……全是假的?”

    郭守敬看著我沒說話,但那個眼神已經算是默認了。

    “現在為什麼告訴我?”

    我帶著僥幸心理明知故問︰“你們只需要我研究那個雕像,給我看照片不就行了?”

    “如果有照片,就不需要你到這來了。”

    郭守敬嘆了口氣,眼神里多出了幾分不解︰“所有設備接近震源之後都會故障,我們的繪畫水平,又不能完全展示那些細節。”

    “完了……”

    我心里最後一絲希望破滅,郭守敬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這個井我是非下不可了。

    “我能看一下調查報告嗎?最好是兩個版本的。”

    前路已經確定,我只能盡可能多的收集信息,來為接下來有可能出現的交手增加勝率。

    郭守敬遲疑了幾秒才點點頭︰“可以,但我要提醒你,看過真正的調查報告之後,你就徹底變成科考隊的一員了。”

    “我不看了,能讓我回去嗎?”

    郭守敬笑了笑沒說話。

    隨後索菲婭轉身出了帳篷,大約兩三分鐘後,抱回一個三十公分見方的鐵皮箱。

    “現在全世界的眼楮,都盯著科拉半島那台機器,這是我們最好的掩護。”

    郭守敬說著打開鐵皮箱,拿出幾摞文件遞給了我︰“這是第六批次的官方簡報,你再晚醒一天就發出去了。”

    “你確定這是‘簡報’嗎?”

    我捧著那幾百頁紙翻了翻,幾乎都是地質報告和各種表格數據。

    不過做簡報的人,可能也怕收到簡報的人看不懂,所以最後有幾頁紙的歸納整理。

    我大致看了一下,和沈衛平告訴我的情況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些細節,比如某年某月某日,鑽孔達到多少深度,又報廢了多少鑽頭之類的。

    這些信息都沒意義,于是我又看向郭守敬︰“真的報告呢?”

    郭守敬又把手伸進空箱子里,在某個位置輕輕一摳,竟從箱底掀開了一塊隔板,然後拿出一個包著塑料膜的文件袋。

    “還是那句話——”

    郭守敬舉著文件袋一臉嚴肅︰“雖然你還沒簽保密協議,但絕不能向任何人透露這份文件的存在,明白嗎?”

    “存在?”

    我注意到郭守敬的用詞,心里莫名的有些緊張,深吸口氣才把文件袋接過來,拆掉防水的塑料膜後,慢慢拿出了里面的文件。

    這份報告明顯是作為“密信”存在的,內容比那份公開簡報少了很多,總共才只有7頁紙,但每一頁的內容都是爆炸性的。

    我首先注意到了報告時間,是1985年7月10日,這是最新的報告,也就意味著這個夢境的時間線是1985年。

    這是一個“希望”的年份。

    兩年前,各種異常的自然現象,在全國、甚至世界各地井噴式的出現,但當時的調查基本都是各自為戰。

    一年前,隨著各組的調查報告層層遞交、匯集到一處後,上級將各個項目組整合起來,並于下半年正式啟動第一期“造神計劃”,對各種異常現象展開調查。

    而到了1985年,調查人員的心理層面上,有“集體力量”帶來的希望和鼓舞,而在硬件方面,“造神計劃”也取得了部分進展。

    最重要的是,此時人類還沒有確定【大災難】的存在,並且因為剛剛開始調查,所以沒有遭到任何毀滅性的阻礙。

    各種層面的各種因素疊加起來,讓“1985”成了人類最有干勁的一年、最高歌猛進的一年,也是以前和以後所有的時間里,人類在【大災難】的陰影下最輕松的一年。

    看著“1985”這四個數字,我感覺就站在人類文明的曲線波峰上,繼續往前一步,就會墜入無盡絕望的波谷。

    但在時代的車輪下,是否前進不是我能決定的,就像現在我不能決定自己的去留。

    想到這我深深的吸了口氣,擴張的胸腔牽動了折斷的肋骨,那種鑽心的疼痛也讓我迅速冷靜下來。

    接著我開始快速、但是仔細的翻閱簡報——

    第一頁的內容,是對從前調查中的謬誤進行修正,但我沒看到前面的調查報告,所以這一頁對我來說沒有意義。

    第二頁介紹了鑽井情況,並且還附了一個比較簡略的井道剖面圖。

    讓我有些意外的是,整條鑽井並不是垂直向下,它甚至不能算是“一條”鑽井,而是由五條井道、以一種階梯式的結構、逐漸接近震源位置。

    按照附圖上的標注,第一條井道、也就是我在一號基地看的那台鑽井設備,它在1981年開始動工,深15公里,位置在震源東側3公里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抵達目標深度後,科考隊在井下修建了一級平台,然後向西側偏移750米,作為第二條井道的開口處。

    二號井道長13公里,修建二級平台後,又繼續偏西750米,打通了三號井道、穿過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進入地幔區域。

    再之後的兩條井道,也都是這種修建方式。

    不過隨著進入地幔,鑽探和修建平台的技術難度陡然增大,效率自然也降了下來。

    最後科考隊用了四年多的時間,才在三個月前、也就是1985年的4月,首次抵達了探測數據中的震源位置。

    接下來的三、四頁,是鑽探過程中發現的各種礦脈資源,以及預估的可能儲量,不過這和我想知道的沒什麼關系,所以我只是粗略的掃了一眼。

    從第五頁開始,就是震源位置的情況了。

    我首先看到一個垂直的、橄欖形的空間剖面圖,上方有一條井道與其連接,看文字備注是五號井道。

    我愣了一下看向郭守敬︰“你們在地下發現了一個空腔?”

    郭守敬還沒說話,索菲婭忽然在一旁道︰“我個人覺得那更像是一個建築——你往後看就明白了。”

    “建築?在地下65公里的地方?”

    我嘀咕著翻到第六頁,是那個空腔的三視圖,並且在空腔的中心位置,有一個涂黑的三角形,文字標注為“雕像”。

    我的呼吸粗重起來,硬著頭皮翻到最後一頁,看清之後瞳孔猛地一縮——

    紙上果然畫著一個簡略的三身雕像,但不是我見過的“主”,而是那個六種動物組合起來的怪異形象。

    喜歡十一個瘋子請大家收藏︰()十一個瘋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十一個瘋子》,方便以後閱讀十一個瘋子第233章 深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十一個瘋子第233章 深孔並對十一個瘋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