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也緩緩地垂下了頭,原本挺直硬朗的脊背,似乎在這一瞬間被這沉重的氛圍無情地壓彎了幾分。
神色間滿是黯然與無奈,仿佛承載了歲月與責任的雙重重量。
皇上能明白的事理,對于這位歷經風雨洗禮、飽覽世事滄桑的老人而言,又怎會不懂呢?
覃芊落與他年紀相仿,歲月的車輪如同無情的刻刀,在他們的身軀上留下了深深淺淺的痕跡。
他們都已步入垂暮之年,恰似那即將西沉的落日,余暉雖美,卻也透著幾分遲暮的淒涼與無奈。
猶記得當初寧沅禾封覃芊落為攝政王時,寧辰逸心中便泛起了層層不情願的漣漪。
他心中早有一番周詳的打算,想著讓覃芊落暫且留駐朝堂,憑借她那豐富的閱歷、卓越的智慧以及崇高的威望,坐鎮兩年。
穩住朝局,為新帝的統治打下堅實的基礎。
待局勢穩定之後,便欣然準許她告老還鄉,讓她在人生的最後時光里,能夠遠離朝堂的紛爭與權謀的漩渦,回歸田園。
安享閑適愜意的晚年生活。
畢竟覃芊落為昭寧國奉獻了一生,從青春年少時的意氣風發,到如今白發蒼蒼的老態龍鐘。
她將自己的全部青春與熱血,都毫無保留地揮灑在了這片她深愛的土地上。
她確實也該好好休息休息了,去享受人生應有的寧靜與美好。
可沒想到自家公主行事果敢堅決,未經太多的商議與權衡,便毅然決然地直接封了覃芊落為攝政王。
這一決定,宛如一顆重磅炸彈,投入了原本平靜的湖面,瞬間打破了寧辰逸心中精心規劃的藍圖。
使得覃芊落想要致仕歸鄉的願望變得困難重重。
不過,寧沅禾如此決策並非心血來潮,而是有著她深遠而周全的考量。
她深深知曉覃芊落這一生都在為昭寧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宛如一位不知疲倦的老黃牛,默默地在田間耕耘,無私地奉獻著自己的一切。
她又怎會虧待這位為國家立下赫赫戰功、奉獻了一生的老臣呢?
即便封了攝政王,也絕非意在將覃芊落永遠禁錮在朝堂之上,限制她的自由,阻礙她去追尋心中的自由肆意。
賦予覃芊落攝政王的尊貴名頭,實則蘊含著諸多深遠的意義。
日後覃芊落若踏上游歷四方的征程,足跡踏遍山川大地,領略世間的風土人情。
當她遇到不平之事,或是遭遇緊急而棘手的狀況時,憑借攝政王這一尊貴且極具權威的身份。
便可當機立斷,直接先斬後奏,行事更加順理成章,名正言順。
相較于單純的錦瑞昭王身份,攝政王的頭餃無疑賦予了覃芊落更為廣泛的權力和更高的地位。
使其在面對各種復雜局面時,能夠更加從容地應對。
寧沅禾如此安排,無非是想讓覃芊落這位為國家奉獻了一生的老臣,在身份上更具分量。
無論是在朝堂之上,還是在江湖之遠,都能得到應有的尊重與敬畏。
如此一來,既不至于被那些新崛起、急于展現自身鋒芒的朝臣輕視,也能避免後人對覃芊落的身份地位產生質疑與詬病。
如此種種,無一不彰顯著寧沅禾對覃芊落發自內心的敬重與關懷。
以及她作為一國之君,對于昭寧國長遠發展的深謀遠慮和高瞻遠矚。
每一個細節,每一次權衡,都凝聚著她的智慧與擔當。
猶如一幅宏大畫卷中的細膩筆觸,共同描繪出昭寧國未來的繁榮與希望。
良久,殿內仿若時間凝固,靜謐得能听見彼此的呼吸聲。
那沉默恰似一層厚重而壓抑的陰霾,沉甸甸地籠罩在眾人的心間,遲遲不願消散。
皇上靜靜地佇立在原地,身姿端莊卻難掩神色的凝重,她微微仰頭,目光中透著深邃的思慮與隱隱的憂慮。
隨後,她輕輕嘆息一聲,這聲嘆息宛如深秋時節,那掠過枯敗枝葉的微風,帶著幾分無奈、憂慮與深深的心疼。
在寂靜得近乎凝固的空氣中悠悠飄蕩,仿佛承載著千言萬語,卻又因太過沉重而難以言說。
她緩緩地將目光投向身旁侍奉多年、一直忠心耿耿且心思細膩的公公,眼神中滿是對覃芊落與甦錦韻二人的關切與不忍。
畢竟,這兩位皆已步入暮年,歲月的刻刀無情地在她們的身軀上留下了深深淺淺的痕跡。
每一道皺紋都訴說著往昔的操勞與艱辛。
如此長時間地屈膝跪地,對她們本就不再硬朗的身體而言,無疑是一種沉重的負擔與損耗。
那公公在皇上身邊侍奉多年,對皇上的心意可謂是洞察秋毫、心領神會。
見皇上目光示意,他立刻邁著細碎而又恭敬的小步,匆忙而又不失穩重地走到兩人身旁。
他微微躬身,那姿態謙卑而虔誠,雙手小心翼翼地分別搭在覃芊落與甦錦韻的手臂上。
動作輕柔而沉穩,仿佛生怕稍一用力便會弄疼她們,亦或是驚擾了這份凝重的氛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在他細致而周全的攙扶下,兩人緩緩起身,身姿雖不如年輕時那般挺拔矯健,步伐也略顯蹣跚。
但依舊透著一股歷經歲月沉澱的堅毅與從容,那是一種在時光磨礪下愈發醇厚的氣質。
皇上靜靜地凝視著兩人在公公的攙扶下緩緩站直身軀,她的目光柔和得如同春日里最溫暖的晨曦。
那目光中飽含著無盡的溫情與關懷,仿佛能驅散世間所有的寒意。
她微微頷首,眼神中帶著深深的感激與敬意,深情地看向兩人。
聲音輕柔而誠摯,宛如山間潺潺流淌的清泉,在靜謐的殿內緩緩流淌,溫潤而動听。
又如春日里那輕柔撫摸面龐的微風,帶著絲絲縷縷的溫暖,直抵人心“有攝政王與王妃在,實乃朕之幸,亦是昭寧之福。
既如此,朕便允二位前往邊境。”
說到此處,皇上微微停頓,她的眼神中瞬間閃過一絲擔憂與期許。
那擔憂如同濃重的烏雲般迅速籠罩在她的眼眸深處,仿佛預示著前方路途的艱難險阻。
而期許則如穿透雲層的陽光,閃耀著希望的光芒,照亮著未知的前路。
她微微咬了咬嘴唇,那嘴唇因內心的緊張與擔憂而略顯蒼白,隨後深吸一口氣。
仿佛要將所有的力量與勇氣都凝聚在這一口氣中,繼續說道。
“唯盼此行順遂,務必珍重自身,平安歸來才好。昭寧離不得二位,朕,亦是離不得的。”
兩人听聞皇上那番飽含深情、殷切期許且關懷備至的話語,心中如泛起層層漣漪,感動之情溢于言表。
她們彼此交換了一個眼神,那眼神中既有對皇恩浩蕩的感恩戴德,又有對即將肩負使命的堅毅篤定。
而後,兩人微微俯身,動作舒緩而優雅,身姿挺拔中透著對皇上至高無上的敬意。
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仿佛在訴說著她們對這份知遇之恩的珍視。
齊聲謝過皇上後,她們邁著沉穩且不失從容的步伐,緩緩朝著自己的座位走去。
每一步落下,都似在歲月的長河中留下一道深刻的印記,承載著過往的經歷、當下的思索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甦錦韻的思緒不禁飄回到承霄十八年,那是一個對她人生軌跡影響深遠的年份。
彼時,身處朝堂之中的她,憑借著遠超常人的眼光、深邃的洞察力以及高瞻遠矚的智慧。
便已開始精心布局、悉心謀劃。她宛如一位技藝精湛的工匠,用心挑選、耐心雕琢。
終于尋覓到並成功培養出一位德才兼備、足以擔當大任的人才。
當一切準備就緒,時機成熟之時,她鄭重而又果斷地將這位精心栽培許久的下一任左丞相。
推上了那個舉足輕重、牽一發而動全身、關乎朝堂興衰榮辱的關鍵位置。
自那時起,甦錦韻便如同一位悄然隱退的智者,逐漸從朝堂事務中抽身而出,淡去自己在眾人視野中的身影。
明面上,她僅保留了昭王妃這一象征身份與地位的稱號,宛如一朵悄然綻放于宮廷角落的幽蘭,散發著淡雅而迷人的氣息。
時光悠悠流轉,隨著覃芊落被封為攝政王,她的身份也順理成章地轉變為攝政王妃。
這兩年的時光,恰似一首悠揚舒緩的樂章,又似一幅細膩溫婉的江南水墨畫,為她勾勒出愜意而閑適的生活畫卷。
沐侯爺致仕之後,生活節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曾經被朝堂政務填滿的日子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悠然自得、寧靜祥和的氛圍。
甦錦韻與沐侯爺,早在往昔漫長的歲月里。
便因共同的志趣、相互的欣賞以及在諸多事務中的默契配合,結下了深厚且真摯的情誼。
如今,沐侯爺卸下了肩頭那沉重的朝堂重擔,二人更是如同久別重逢的知己,時常相約出游。
仿佛要將過去因忙碌而無暇顧及的美好時光一一重拾。
畢竟,虞姬仿佛沉浸在自己構築的靜謐世界中,一直在空間里。
宛如與世隔絕一般,不願踏入外界的喧囂紛擾,仿佛外界的一切都無法觸動她內心的寧靜。
而其他相熟的摯友們,大多在致仕後,宛如掙脫樊籠束縛的飛鳥。
帶著一家老小,懷揣著對未知世界的憧憬與向往,踏上了充滿詩意與遠方的旅途。
她們去領略名山大川的壯麗雄偉,去感受風土人情的豐富多彩。
去享受人生中這難得的自由與灑脫,盡情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留在京中的,除了一生未曾成婚的沐雲汐外,再無其他熟知且親密的身影。
喜歡心聲泄露,攜系統同闖架空王朝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心聲泄露,攜系統同闖架空王朝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