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府,金夏海島,鼓浪嶼,龍頭山。
“延平王”
滿臉憂慮的陳參軍,躬身彎腰拱手,目光炯炯的看著鄭成功,還想再好好的勸諫一二。
現在是非常時期啊,非常之時,非常之事,滿清韃子,都殺到了眼皮子底下。
如果,延平王再一意孤行,大搞特搞排斥異己,不利于團結,後果難測啊。
“閉嘴”
臉色黑如鍋底的鄭成功,猛的回過頭,牛眼子暴睜,大聲厲聲訓斥,讓自己的參軍閉嘴。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本王該給的,能給的,都做到了”
“他們這幫人,既然選擇了這條路,那就得听天由命了”
“是死是活,是進是退,是勝是敗,那就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
“本王的精兵,就那麼多,這要是都填進去了”
吼到這里,延平王又望了望北面方向,指指點點的,繼續怒吼道︰
“這要是,有個萬一,好歹”
“火燒嶼,石湖礁,尋尾出了大問題,戰事焦灼”
“陳參軍,你告訴本王,該去哪里調兵?誰又能頂上去?”
“馬鑾灣,杏林灣,可能有五六千,甚至是七八千的清狗子”
“倘若,萬一,清狗子發瘋了,全部撲過來呢”
“到時候,本王該如何是好?兵馬變不出來的”
“哼”
、、、
冤有頭債有主,有怨報怨,有仇報仇。
既然那幫江南人,魯王舊臣,能不顧朱以海的死活,自己追求富貴去了。
那就不好意思了,他延平王的眼里,也是容不得半點沙礫的。
想當年,他也不容易啊。
為了加強自己的集權,軍政一把抓,他連鄭氏族人都敢動手干掉,何況是幾個江南人,二五仔。
“哎”
面對如此強勢霸道的延平王,陳永華只能退讓,搖頭無奈的退到一邊,不再勸諫了。
開玩笑,做了那麼長時間的一把手,身上的威嚴殺氣,霸氣側漏啊。
無論是鄭氏親族,還是不听話的,貪生怕死的領兵大將,延平王是從來不手軟的。
當然了,延平王說的也是有道理,能打的軍隊,確實就這麼點,太少了。
前提督黃廷,右提督馬信,右武衛周全斌,就在山下面的海域。
五軍都督洪旭,駐守在 湖,那是水師大本營。
最後一個精銳鎮,就是右虎衛陳鵬,直接駐守在高崎,那是本島北門戶啊。
陳參軍是看出來了,一個北伐戰役大敗,延平王有點信心不足了。
能打的精銳,那就這麼點,還被滿清殺的屁滾尿流,剩下的普通軍隊,那就更指望不上了。
“咚咚咚”
不遠處的一個小山坡上,幾個非洲黑鬼,已經掄起來大棒槌,玩命敲打戰鼓了。
是的,這就是延平王的親兵鎮,左協是大將楊才,右協是新提拔上來的劉國軒。
左協是個異類,有好幾百非洲黑鬼,從荷蘭葡萄牙手里,逃跑出來的黑奴。
這些黑人親衛營,在鄭芝龍時代,就已經開始組建了。
長的五大三粗,人高馬大,作戰也非常勇猛,又擅長使用鳥銃火器,忠誠度極高。
。。。
同一時間,海門島西面,石馬鎮,東港尾,漳州港。
港口水寨里面,幾百艘,大大小小的戰船,運兵船,火船,排列的整整齊齊。
六千多將士,在各自將校的統領下,有條不紊的,登上各自的戰艦,準備揚帆起航。
鼓浪嶼,龍頭山上的戰鼓聲,響天徹地的傳過來,所有清軍的動作,也不由自主的加快了節奏。
“哼”
此時此刻,站在港口的一處高地上。
身披軟甲的莫洛渾,臉色陰沉,看著來來往往的軍隊,進進出出的探哨船,冷臉冷哼。
“海澄公”
“一通鼓已過”
“速度太慢了吧”
“這樣搞下去,進進出出的,半個時辰就沒了”
“到時候,對面的鄭逆,早就布好了兵陣,架好了大炮”
“如此下去,咱們什麼時候進攻?殺上廈門島,安南將軍那邊,又該如何交代?”
、、、
眼高過頂,斜著眼看人的莫洛渾,臉上寫滿了冷漠和不爽,看著二五仔黃悟,冷冷責問幾句。
戰鼓擂擂,大小金門,鼓浪嶼,廈門本島,甚至是澳頭,劉五店方向,都傳來的戰鼓聲。
很明顯,有些地方準備開戰,或是已經開戰了。
尤其是金門外海方向,都傳來了打炮聲,說明泉州方向的水師,肯定是下來了。
這他媽的,眼前的海澄公,還有他麾下的將士,還在拖拖拉拉,慢悠悠的。
他莫洛渾,可是來自瓖黃旗的王室貴冑,來到這個蠻荒之地,不就是為了戰功嘛。
如此拖拉,其他幾路大軍,都打完了仗,吃完了肉,剩下都是殘羹剩菜,誰他媽的稀罕啊。
“呵呵”
“有些人,不會是慫了吧”
“對哦,是膽怯了,害怕了”
“慫包軟蛋,死撲街,沒卵子,嘿嘿”
、、、
旁邊,瓖黃旗的護署參領,從三品的納海,推波助瀾,跟著呵呵嘿嘿冷笑,冷言冷語嘲諷。
站在最前面的海澄公黃悟,是大清的一等公,是超品的存在。
但是,那又怎麼樣啊,還不是二五仔,降將一個,被人看不起的漢人狗奴才。
他媽的,這要是拖延進兵,影響了他們這幫滿大爺立功,搶錢搶娘們。
那就不好意思了,翻臉都是小事情,動刀子都有可能的。
誰不知道啊,一場江寧城大戰,廈門鄭氏海逆,徹底露了屁股 ,都是一群水貨樣子貨啊。
這時候,只要不是傻子,誰不想沖上去,啃上幾口大肉啊。
“嘿嘿”
“他奶奶的”
“依老夫看來,有些人不是慫了”
“是膽小如鼠,是腿軟了,是軟腳蝦,貪生怕死呢”
“看上去,長的五大三粗的,其實就是沒卵子,銀洋 槍頭”
、、、
後面,正白旗的輕車都尉,從三品的寨薩,冷著臉,繼續補刀嘲諷幾句。
這個寨薩,跟前面的納海,都是上三旗的三品大將,也都是百戰老武夫。
年紀上,都是30左右,是當打之年啊。
他們這幫人,可不是像莫洛渾一樣,皇親國戚,是靠家世坐上高位的。
所謂的百戰老卒子,那都是一刀刀砍出來的戰功,一步一個血水腳印,爬上今天的三品大員。
今天,如果眼前的海澄公,貽誤了戰機,錯失了賺取戰功機會。
那就不好意思了,達素來了也沒用,先干了再說。
上三旗,正黃,瓖黃,正白,地位都是一樣的,都是大清皇帝的嫡系,怕什麼啊。
“呵呵”
“嘿嘿嘿”
、、、
果不其然,幾個滿蒙大將身後,也傳來了冷笑,嘲笑,嘲諷,不絕于耳。
正白旗夏穆達,鄂勒布,音德里,瓖白旗安塔錫,瓖黃拉薩,等等。
這幫韃子,基本上都是正五,正六品的前鋒校,護軍校,署護軍校,基層將校。
官職看上去不大,年紀也不大,但自恃身份高貴,也看不慣黃悟的拖拖拉拉,慫包軟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