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1146章 人各有志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孤不是玄德 本章︰第1146章 人各有志

    五華山,皇宮大內,養心殿。

    “咕嚕、、”

    龍座上的朱皇帝,接過近侍李安的老參茶,猛灌了一大口。

    一瞬間,五髒六腑,暖流穿過,立馬暖和不少,點頭繼續發話︰

    “大江南呢?”

    “兵力就不用說了,朕心里有數,大差不差的”

    “說一說,錦衣衛的進展吧”

    說罷,又低著頭,繼續灌老參茶,跟牛飲似的。

    心中暗道,還是小李子貼心啊。

    趁著剛才出去叫丁仁的機會,又端了一壺新的茶水,供朱皇帝豪飲,解乏解口渴。

    大江南,兵力上,確實是不用再詳談了。

    里面的綠營兵,都是有一個定數,調走了多少,剩下就是多少,編制這玩意,變不出來的。

    滿清的援兵,總計就三批,也有一個定數,該怎麼分配就怎麼駐扎,很少調動的。

    漢軍旗,也是一個樣,同屬于滿清直轄管理,編制固定,在沒有大戰的情況下,也不會任意調動。

    “回稟陛下”

    “祖將軍那邊,有吳都督坐鎮,應該問題不大”

    “劉芳名那邊,就遇到了麻煩”

    “末將在軍中,找了那些陝西籍貫的將校”

    “可惜,都沒有相關的人,跟那個劉芳名有關聯”

    “後來,錦衣衛仔細打听,才知道其中的原委”

    “這個劉芳名,是寧夏人,以前就是寧夏鎮,寧夏花馬池的副將”

    “一直跟在三邊總督後面,負責剿滅陝西的亂民”

    “後來,他就靠著剿滅亂民的戰功,一路做到了柳溝的總兵”

    “因此,朝中那些陝西籍貫的將軍,跟這個劉芳名,沒有半點的交集,甚至是死仇”

    “當年,甲申天變”

    “李闖王從關中發兵,一路殺奔向京城,劉芳名根本沒有抵抗,直接就降賊了”

    “不久後,李闖王兵敗山海關,倉皇逃竄,劉芳名轉過頭,就降了入關的滿清韃子”

    “以至于,忠貞營的老將軍,跟這個劉芳名,根本沒有任何的交集”

    “迫不得已,錦衣衛只能找到寧夏籍貫的老卒子,模仿老鄉的口氣,遞送了不少拜帖”

    “可惜,那個劉芳名,壓根不搭理,杳無音信,不聞不問”

    、、、

    說罷,臉色訕訕的丁仁,拱了拱手,滿臉愧疚的低下頭顱,等候朱皇帝的責罵。

    這就比較失敗了,江南的錦衣衛,連劉芳名的府邸大門,都進不去啊。

    至于勸降啥的,那就想多了。

    指揮使丁仁,身為一把手,當然要臉紅了,辦事能力太差了啊。

    畢竟,朱皇帝每年給的經費,那都是大幾十萬兩。

    還有大批的珠寶玉器,名貴字畫特產啥的,用于打點各路財神。

    是的,他確實是沒辦法,找不到相關的人啊,投石問路,也得找到石頭啊。

    “呵呵”

    “沒關系”

    “大路朝天,人各有志嘛”

    朱皇帝呵呵一笑,隨意的回了一句,並沒有怪罪丁仁。

    崇禎年間,一個是官軍副將,一邊是義軍流民,生死老冤家,沒有交集是很正常的。

    畢竟,古往今來,人都是一樣的,講究個人情世故。

    這他媽的,熟人都找不到一個,如何去勸降啊,萬一是自己的頂頭上司,派人假冒的呢。

    那被勸降的人,一旦意動了,等同于自投羅網,老壽星上吊。

    “對了”

    “那個柳溝,在什麼地方?”

    “朕還真沒听說過,不是在陝西?”

    他媽的,好好的一個陝西,寧夏,怎麼就跑出一個柳溝。

    這個地名,太拗口了,兩世為人的朱皇帝,根本就沒有听說過。

    這時,站在下面的丁仁,沒有听到責罵聲,內心深深的松了一口氣,連忙拱手回答︰

    “回稟陛下”

    “這個柳溝,不在陝西,也不在延綏,遠著呢”

    “是在九邊的重鎮宣府,山西省”

    “在崇禎十三年的時候,從宣府單獨分出來的,負責固守昌平”

    “就是拱衛京師的外圍,防範關外的韃子,繞道蒙古,從長城外殺進來”

    、、、

    現在,他是錦衣衛指揮使,不再是小兵小蝦了。

    研究地圖,策劃錦衣衛,打入滿清的腹地,任務艱辛啊。

    要知道,他身後就有李貞和武鳴,都是老桿子錦衣衛,能力杠杠的。

    大明的九邊重鎮,听名字就知道,在大明邊防的重要性,丁仁肯定知道了。

    “哦”

    听到這里,朱皇帝哦的一聲,臉色一沉,又不爽快了。

    “這就難怪了”

    “原來是京畿之地”

    “陝西的,延綏的,寧夏,根本尿不到一塊啊”

    “他媽的,死撲街”

    “堂堂一大明總兵,今日投賊,明日投清,後天又不知道投誰”

    “哎”

    “都是一群武夫丘八啊,寡廉鮮恥,不忠不孝”

    、、、

    唉聲嘆氣,冷言冷語,感嘆大明軍隊的墮落,朝廷的崩盤。

    大明的總兵大人啊,闖賊來了,就投賊,韃子來了,就投清做走狗。

    這種寡廉鮮恥的將軍,遍布大明的軍隊,焉能不敗啊。

    說實在的,這要不是韃子亂搞剃頭令,跑馬圈地,得罪奴役漢人,徹底失了民心。

    這個天下,早就沒了明朝什麼事,大西軍和忠貞營,肯定也頂不住。

    “別管他了”

    “這種人,既然不識趣,就不值得錦衣衛拉攏”

    “與其浪費時間精力,還不如搞點其他,更實際的事情”

    “到時候,朕的北伐大軍,只要到了大江南,就由不得他們,首鼠兩端”

    “有些人就是這樣,死到臨頭了,才會低頭認輸,跪地求饒”

    “說吧,那個馬逢知,怎麼樣?”

    “這個老賊頭,應該有進展吧”

    “江南人,應該也會出力的,他們都是老相識了”

    、、、

    兩世為人的朱皇帝,老辣深沉,當然不是小年輕,天真傻帽。

    當年,李闖王入京,明軍大面積的潰兵投降。

    那是因為孫傳庭死了,大明關內最後一支兵團精銳,被李自成滅掉了。

    剩下的明軍,手頭上幾千人,老弱殘兵,糧餉匱乏,士氣全無,能頂個屁用啊。

    那時候,除了投降,也就剩下逃亡流竄了。

    後來,滿清韃子偷偷入山海關,靠著偷襲戰術,打贏了李自成的新朝大軍。

    很自然的,那些剛剛投降李自成的軍隊,嚇都會被嚇死啊,肯定就剩下倒戈了。

    現在,朱皇帝的大明王朝,跟滿清韃子,處在戰略對峙階段。

    甚至更加弱小,根本沒什麼戰略優勢。

    滿清麾下的漢將,又不是傻帽,憑什麼投誠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方便以後閱讀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1146章 人各有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1146章 人各有志並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