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華山,皇宮大內,養心殿。
夜半,子時一刻23點15分)。
整個大殿燈火通明,冷冷清清的,三十多個重臣大將,已經全部都離開了。
臨走的時候,這幫大明王朝的頂級大佬們,沒一個是有笑容的,臉色嚴肅,表情肅穆。
武將老兵痞們,都在想著朱皇帝的兵馬,什麼時候能到位,又該如何打仗,打勝仗立功勛。
五軍都督府的人,則是想著如何守好昆明城,不要出意外,又要想著練兵,隨時準備增援外省。
封疆大吏,外面的鎮將,那就是最焦慮的。
都在自己的地盤上,出現外敵入侵,朝廷無力救援,以至于丟掉自己的勛貴爵位。
留守朝廷,七人組,也不輕松,他們要統籌所有的朝政大事,比去年更復雜,形勢更嚴峻。
同樣,也有不少失落的人,臉色奇差無比,端著個死人臉。
永昌楊氏兄弟,散會後,都不敢走在一起,隔得老遠,低頭不說話,心事重重。
禮部的程大炮,這一次沒脾氣了,長吁短嘆,愁眉苦臉。
心中感嘆,禮部要完蛋了啊,是這一次調整中,最大的失敗者,朱皇帝是要棄用的節奏啊。
最難受的人,無疑就是幾朝元老扶綱。
一步三回頭,臉黑如炭,面如死灰,雙目飽含淚水,看著大明的宮殿朝堂,一去不復返啊。
龍座上的朱皇帝,也是沒有離開,獨自坐在龍椅上,陷入了苦思冥想。
當然了,一大幫臣子,是如何思考憂慮,或是難受。
朱皇帝是不會在乎的,沒那個閑工夫,只要不搞事,能盡忠職守,把事情做好就行了。
今晚,整個御前會議,耗時近三個多時辰,朱雍遬X哪越 家 靖閃耍 晌絞欠丫︵乃肌 br />
無疑,這一次的東征北伐,是他重生以來,最重大的決策,最豪橫的賭博,舉國之戰,滅國之戰啊。
打贏了,重生而來的他,注定就是天下的霸主,撐起華夏民族,在藍星的日不落帝國。
打輸了,那就難辦了,難得善了,肯定灰溜溜的逃回大西南,跟廈門鄭氏一樣。
苟延殘喘,舔舐傷口,等著滿清殺上門來了,一寸一寸的丟失國土,最後被熬死在大西南。
現實就是如此,沒的辦法啊。
明清國力差距太大,時間拖的越長,彼此間的國力,更是一日千里。
所以說,他只能豪賭了。
趁著滿清西征失敗,還未恢復元氣,大江南還有反清勢力,梭哈所有的籌碼,發動舉國之戰。
如今,準備好了天量的錢糧,足夠的兵馬,制定了最優的戰略戰術。
東南亞,緬甸,阿拉干,舊港府,佔城府,所有的地盤,也都安排好了。
他的留守朝廷,留守七人組,也組建完畢,隨時可以接管大明的留守朝廷,穩定朱皇帝的後路。
現在,朱皇帝就是在等,等廈門大戰的結果。
歷史上,此戰的意義非凡。
一場廈門海大捷,滿清調集了所有能動的水師精銳,也梭哈了天量籌碼,就是一戰定乾坤,搞定鄭氏海盜軍團。
可惜,打輸了,輸的慘不忍睹,褲衩都丟完了。
以至于,從康熙朝開始,滿清韃子就開啟了海禁,想活活餓死,拖垮鄭氏海盜軍團。
這個時空,就有點不一樣了。
福建的清軍,整整多了一萬大軍,是四大藩王,僅存的碩果,靖南王耿繼茂。
所以說,這一戰,也許存在變數,誰都猜不準,戰役的勝負結果。
當然了,這個結果,無論是誰贏誰輸,狠辣霸氣的朱皇帝,都不會在乎了。
只要開打了,滿清和鄭氏,必然是損失慘重,尤其是滿清的水師,不死也得殘廢。
到了那個時候,明軍的北伐大軍,就再也沒了攔路虎,可一路順暢,直擊大江南。
到了那個時候,身後的西南六省,中南半島,東南亞,福建,浙江,他都不會再管了。
反正,朝廷有留守七人組,還有皇後,也有16萬的留守大軍,一時半會,誰都吃不下的。
蒞臨大江南的朱皇帝,梭哈了全部籌碼,眼里只剩下長江,南直隸,南京城,至死方休。
“咳咳”
“末將丁仁,叩見陛下”
正當朱皇帝沉思的時候,大殿下面,傳來了丁仁的聲音,單膝跪地,低頭垂眉,等候問話。
很明顯,這個家伙進來的時候,看到了朱皇帝的疲憊,又不敢不稟報。
“嗯”
龍椅上的朱皇帝,被聲音驚醒,隨意嗯了一聲。
“阿仁來了”
“起來吧,近來點說話”
“”找你來,沒啥大事
“就說一說,錦衣衛最近收到的消息”
“福建,廈門,湖廣,大江南,或是紫禁城的消息”
“都說一說,想到什麼,就說什麼,隨便聊聊”
、、、
剛才,群臣出去以後,他就吩咐了小李子,去把錦衣衛指揮使找來。
是啊,朝廷都安排好了,後路也準備妥帖。
這時候,他就該問一問,大江南,福建,或是湖廣的情報,又或是朝廷的一些秘密腌 事。
下面的丁仁,不敢有絲毫的怠慢,立馬爬起來,走到近處台階下,彎身拱手回道︰
“回稟陛下”
“末將,就先說一說湖廣吧”
“據錦衣衛的探查會爆,逆賊孫可望,應該就在常德府”
“這個情報,也經過紫禁城的暗衛,查證查實了,絕對錯不了”
“末將估摸著,這個逆賊,可能想暗中搞事”
“伺機策反,煽動本朝在前線的將校,或是貴州廣西,留守的文武”
“陛下可放心,末將都安排下去了”
“湖廣前線,晉王,臨國公,咸寧侯的軍隊,全部都安插了暗衛,監視領兵將校的一舉一動”
“同時,貴州,廣西,甚至是川南,各州府的重要官員,也安插不少暗衛,謹防孫賊竄連”
、、、
說到這里,丁仁頓了一下。
抬頭,偷偷瞥了一眼朱皇帝,發現沒什麼指示,于是,就拱手繼續匯報︰
“其次,是兵力的問題”
“湖廣的清軍,精兵大概4萬左右,一直沒有恢復元氣”
“不過,綠營兵和丁壯,確實有不少,大概兩萬左右吧”
“如此算下來,湖廣的清狗子,總兵力就有6萬,跟本朝差不多”
“還有,湖廣鏖戰半年多時間,清狗子消耗的兵力和丁壯,應該不少于四萬”
“這個情報,也是經過大江南,唐千戶的核實”
“對了”
“甦州府的祖將軍,暗投了本朝”
“江南的錦衣衛,行事就方便多了,有了關防憑證,不再是縮手縮腳”
“整個大江南,南直隸,浙江,江西,各州府都抽調了綠營丁壯,增援湖廣的清軍”
“大江南兵馬眾多,抽調的也更多,少則上千,多則兩千”
“浙江和江西,駐兵較少,抽調的就少一點,都是幾百上千”
“幾個省,總共加起來的話,大概有4萬多,全部發送湖廣前線”
“再加上湖廣本地的綠營丁壯,兩萬多人,總計是6萬多”
“消耗掉了四萬,剩余兩萬,綠營兵將的數據,也就對應的上”
“末將也去兵部,找萬郎中核實過,本朝發送湖廣的新兵丁壯,大概也是這個數字”
“所以說,在湖廣,鏖戰半年多”
“本朝跟韃子,兵力相當,消耗的輔兵和丁壯,也是差不多的,誰都沒佔到什麼便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