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城,五華山,乾清宮,養心殿,御膳房。
客套,寒暄了一會,主客位上,五個人終于坐穩了。
此間的主人,大明朱皇帝,肯定是穩坐中央主位,氣宇軒昂。
左右兩側,是德妃李海岳,昭容李采薇,青春美貌,笑靨如花,美顏端莊。
左右下首,是晉王李定國,臨國公李來亨,腰桿筆直,正襟危坐,目不斜視。
司禮監掌印太監李安,則是站在朱皇帝身後,負責專門伺候皇帝陛下。
貼身侍女李香兒,出身晉王府,則是站在李海岳和李定國身後。
貼身侍女李茜,出身忠貞營,則是站在李采薇和李來亨身後。
剩下,就沒人了,所有的侍衛,太監,宮女,全部在房門外候著,等候召喚或是宴會結束。
是的,客氣歸客氣,尊卑必須有序,什麼人該坐什麼位置,必須嚴格遵守。
明末混戰幾十年,禮崩樂壞,綱常淪喪,權臣橫行,武夫當道,道德淪喪,倒反天罡,群魔亂舞。
朱雍瀃O 熱蛔 狹甦飧齷實畚恢茫 猜玻 飧椿 模 鞘滓 撾瘛 br />
重振朝綱,重塑禮法,整頓秩序,更是刻不容緩,荒廢不得。
禮法朝綱,尊卑有序,才能加強皇權,做到中央集權,號令如一,而不是一盤散沙。
沒看到嘛,李晉王身為朝廷的異姓親王,也必須跪拜他的嫡女李海岳。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入皇室,做了貴妃,就是朱皇帝的女人,這就是帝王龍威。
這也叫恩威並施,恩賜恩賞,帝王威勢,兩手都要硬,缺一不可。
所以說,朱皇帝為了東征北伐的成功,也算煞費苦心了。
今天的晚宴,就是如此,陣容夠豪華,規格更是一等一的。
一個正統大明皇帝,兩個大明皇妃,也是流賊的嫡系嫡女。
左右兩側,分別是忠貞營,大西軍的嫡系傳人,嫡系扛把子。
見鬼了,歪脖子崇禎大帝,闖王李自成,八大王張獻忠,要是泉下有知的話,棺材板早就掀翻了。
他媽的,幾十年來,打生打死,天下都快打爛了,傷亡了幾千萬人。
這下好了,他們的嫡系後人,竟然跟大明皇帝,同桌吃飯,共榻而眠,翻雲覆雨,生兒育女。
以朱由檢的剛烈,八大王和李闖王的狠辣嗜血,肯定是揮刀上前,先剁了不孝子孫。
是啊,世界太魔幻了,世事無常。
明軍變清軍,流賊變明軍,韃子還能變明軍,這不就是亂套了嘛。
所以說,放眼天下九州,這一桌宴席,所謂普通的家宴。
唯有大明的朱皇帝,才有資格,請得起,請得動,吃得起,喝的好。
“咳咳”
待眾人坐好坐穩了,主位上的朱皇帝,輕咳兩聲,他要發開席致辭了。
今晚的宴席,費盡心思。
把兩個南明大英雄,從前線召回來,可不為了喝酒聊天啊。
肯定要說話,深度剖析,剖心剖肺,籠絡兩個大英雄,鞏固自己的大後方,以便東征北伐。
“晉王”
“臨國公”
“天下紛亂,戰事頻繁”
“你們都是華夏漢人的脊梁骨,大英雄,國之柱石”
“朕是大明皇帝”
“朕很幸運,能娶上你們兩家的高門嫡女,貼心小棉襖”
“現在,你們是大明的皇親國戚,功勛重臣,更是朕的岳丈老大人”
、、、
說罷,霸氣的朱皇帝,還特意左右看了看,打量著兩個貌美如花,明艷動人的妃子。
潔白如玉的雙頰,泛起晚霞般紅暈,如春日初綻的桃花,嬌羞中透著晶瑩光澤。
說實在的,朱皇帝是不虧的,賺的缽滿盆滿,軍閥收服了,女人也到手了。
尤其是李定國,這個大西軍的扛把子,麾下將校,遍布大西南朝廷。
頓了一下,心中滿意至極的朱皇帝,重重的點了點頭,繼續他的開場白︰
“之前,你們都在湖廣,四川”
“守護朕的萬里江山,拼死殺敵,抵御滿清的攻伐入侵”
“十幾年來,披星戴月,勤勤懇懇,屢立戰功,勞苦功高,功勛卓著,功高蓋世”
“說實在的”
“要不是時局不穩,這一頓酒席,朕早就應該辦了”
“朕代表朱明皇室,大明的子民,千千萬萬的華夏漢人”
“在這里,好好感謝你們倆,還有你們身後的將士”
“十年如一日,拎著腦袋上陣,浴血奮戰,堅持抗清殺韃子”
“來來來”
“兩位,朕的大英雄,舉世無雙的華夏脊梁骨”
“干了這碗酒,略表朕的崇高敬意”
、、、
說罷,強勢老辣的朱皇帝,隨手抓起大海碗,遙敬左右兩側,兩個大軍閥頭子。
目光坦誠,真誠實意,重重點了點頭,再仰起長脖子,咕嚕咕嚕往下倒,跟牛飲似的。
是的,這都是私底下的家宴,沒有一個是外人。
臉厚似城牆的朱皇帝,夸贊的好話,跟倒水似的,不要錢的,嘩嘩嘩往外潑。
什麼老丈人,什麼大英雄,什麼華夏脊梁骨,功高蓋世,功勛卓著,所有的高帽子,統統全部丟過去。
他媽的,一國之君,孤家寡人,可不是開玩笑的。
愛江山,愛美人,就得守住江山,就得厚顏無恥。
愛面子,講究仁義道德的傻帽皇帝,在亂世里,肯定活不長的。
死要面子活受罪,說的就是正人君子。
試問一下,一國之君,下面的重臣大臣,都是老狐狸,臉皮子薄的,怎麼被玩死都不知道。
更何況,現在是王朝末年,內憂外患,恪守道德底線,那就別玩了,沒資格上桌子。
“啊、、”
“這、、”
左右兩側,李晉王和李來亨,已經傻眼了。
目瞪口呆,面面相覷,支支吾吾的,臉上黝黑的老樹皮,燥紅發熱啊。
這他媽的,他們是殺將老武夫啊,面對如此不要臉皮的皇帝,哪里抗不得住啊。
全是高帽子,夸贊一大堆,抗清大英雄,漢人的脊梁骨,說的他們吃不消啊。
別的不說吧,僅僅一句,朱皇帝的岳丈老丈人,就夠他們激動三天三夜了。
“咚咚咚”
發呆了一會,李定國和李來亨,再也扛不住了。
渾身激動顫抖著,霍的一下猛地站起來,先跪下,猛磕幾個響頭,敞開肺管子,放聲高呼︰
“末將李定國”
“末將李來亨”
“叩謝陛下恩典”
“陛下但有所令,末將誓死相隨”
“刀山火海,萬死不辭”
“咚咚咚”
吼完以後,兩個老武夫,還覺得不夠過癮,繼續玩命磕頭, 直響。
君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之。
朱皇帝都這麼客氣了,把他們兩個軍閥,看的如此重視,抬得太高了啊。
沒辦法,武夫出身的他們,也就只剩下效死效命,為皇室效忠拼命了。
更何況,他們兩家,早就跟朱皇帝綁在了一起。
沒看到嘛,朱皇帝的旁邊,兩個乖巧妃子,就是他們的嫡女啊。
其實,心底里,兩個老武夫,都是心里有數的。
十幾年來,他們兩家,高舉大明皇室,抗清殺韃子,並沒有那麼偉大。
畢竟,滿清韃子,弄死了李闖王和八大王,那也是血海深仇,不共戴天之仇。
李定國,李來亨,身為兩大勢力的嫡系後人。
要想繼承八大王和李闖王的殘部勢力,站穩腳跟,只能低頭猛干,跟韃子拼個你死我活。
如果,他們要是跪了滿清,他們的部將和軍隊,也會煙消雲散,不復存在。
如今,他們更是幸運,遇到百年難得一遇的明君聖君,敢打敢殺的武夫皇帝。
如此重情重義,重視高看他們兩家,曾經的流民賊寇。
那就不用多說了,只能繼續捆在一起,替朱皇帝沖鋒陷陣,玩命殺韃子。
“哼”
看著二李磕頭不止,大聲喊著效忠效死。
強勢霸道的朱皇帝,冷哼一聲,佯怒不高興的樣子,板著臉假意訓斥道︰
“朕說了”
“這是家宴,跪什麼跪啊”
“起來,都起來,把酒先干了”
“朕的酒,早沒了,可不會養魚啊”
“嘿嘿、、”
說罷,還把自己的大海碗,倒翻過來,隨意晃動了幾下,嘿嘿直笑。
宴席嘛,怎麼少的了酒水,喝開了,才能好好說話,才能坦誠赤誠。
“咚咚咚”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兩個老武夫,也是豪爽的酒蒙子。
二話不說,激動難耐,先磕了幾個響頭,再目光坦誠高呼︰
“末將拜謝陛下”
“末將叩謝陛下恩賞”
“咕嚕、、咕嚕、、”
、、、
最後,再猛的站起來,端起桌子上的海碗,敞開喉管子,咕嚕往下倒酒水。
喝完以後,胡子上面的酒渣子,也不管不顧,翻轉海碗,示意他們都干完了酒水。
是啊,皇帝御賜的酒水,怎麼能不喝呢。
豪氣萬千的朱皇帝,都先干為敬了,他們要是再不識趣,以後就不用混了。
是的,主位上的朱皇帝,心思深沉,天威難測,聖心如淵。
就像今天晚上的酒宴,注定不是普通的家宴。
但是,朱皇帝也太客氣了,豪氣萬千啊。
該給的,不該給的,全部都會給,從來不會短了他們兩大勢力的利益。
最簡單,就拿兩個嫡女妃子來說吧,大明王朝,是有祖訓的。
皇室宗室,皇帝,太子,皇子,親王,郡王等等,他們的妃子,只能是普通人家。
更何況,忠貞營和大西軍,都是反賊流賊出身,毀掉了大明王朝。
唯有這個朱皇帝,毫無顧忌,夠膽夠勇猛。
流賊的軍隊,全部收編,足糧足餉,一個大子都不會缺少。
為了安撫他們兩家,更是直接納反賊的嫡女,收入後宮,給皇室生兒育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