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中華元年,三月二十,戌時兩刻。
泉州府,晉江縣的府衙,文臣武將雲集,幾十個滿清將校,雲聚在此。
滿清王朝,對福建廈門鄭逆的圍剿戰,經過半年的精心準備,也終于到了最後階段。
安南將軍達素的中軍行苑,也從福州總督府,遷到了如今的泉州府,距離前線僅僅百余里。
今天晚上,達素召開軍議,召集了福建省,所有的重臣大將。
就是為了進行大戰的總動員,也是做最後的戰略部署。
“哎”
帥桌主位左側,兩鬢斑白的達素,環顧左右,眉頭深陷,深嘆一口老仙氣。
飽經滄桑的臉頰,蠟黃蠟黃的,皺紋如溝壑,縱橫交錯,訴說著歲月的滄桑和風霜。
“該死的鄭逆”
“天殺的西南朱家賊”
“老索尼,這個老不死的”
“催,催催催、、”
“一天到晚,就知道催死,催命”
“圍攻金夏,難不成長了翅膀,能飛過去嗎”
“他媽的,狗娘養的,當老子是鳥人啊”
“難,難,難,難搞啊”
、、、
放眼望去,清一色的鐵罐頭甲冑,老殺胚也忍不住的嘀嘀咕咕。
去年八月底,達素的軍隊,就從浙江進入了福建,開始整兵備戰。
備戰期間,亂七八糟,心煩意亂的事情,太多了啊。
首先,紫禁城的朝廷大佬,那是急得不得了,想盡快發動戰役,打掉盤踞在廈門的鄭逆,如鯁在喉啊。
尤其是首輔老索尼,這個鰲少保的死對頭,一個勁的,就是往死里催促。
是的,達素是瓖黃旗的大將。
瓖黃旗是鰲少保的地盤,達素跟著鰲少保幾十年,南征北戰,自然就是心腹大將。
其實,不僅僅是老索尼心急,達素的頂頭上司鰲少保,也心急如焚啊。
沒錯的,大西南的明賊,已經打下了廣東,又再搞東南亞,地盤越來越大,根基越來越穩。
不出意外的話,留給福建清軍,清剿廈門鄭逆的時間,肯定是過一天,少一天的。
沒辦法,去年一年,大西南的朱家賊,太狠了。
所過之處,寸草不生,京觀景觀,把滿清將校,紫禁城的四大輔臣,都殺膽寒了。
其次,是福建水師的兵備,太差了啊。
十幾年來,清軍佔據了福建的陸地,鄭逆海盜集團,就霸佔了沿海各大小島嶼。
鄭逆的兵馬,上不了岸,上來就被暴揍,丟盔棄甲,慘不忍睹。
同樣,福建的水師,也別想遨游四海,下海了也被打,打一次輸一次,淒慘無比。
非但如此,躲在港口,也會被騷擾襲擊。
很自然的,福建水師的規模,就發展不起來,戰斗力也是奇差無比。
主帥達素,經過一番清點,整個福建省,能出海作戰的海船,也就是大幾百艘。
就這點裝備,達素就是通天之能,也甭想跟幾千艘的鄭逆,在海上爭鋒,塞牙縫都不夠。
迫不得已,整個福建,沿海各州府,開啟了爆裝備模式,日夜趕造戰船,渡馬船。
最後,就是江浙沿海的水師援兵,也是磕磕絆絆,不盡如意啊。
沒辦法的,江浙外海的舟山,本就是魯王義軍的老巢,水師一直都是存在。
再加上福建這邊的鄭逆,水師海盜,一直往北進攻,想佔據江浙富庶地盤。
因此,打了十幾年,江浙清軍水師,也是傷亡慘重,裝備不怎麼樣了。
尤其是去年的北伐大戰,鄭氏窮盡家底,橫掃了江浙外海和長江兩岸。
清軍的江南水師,那叫一個慘啊。
上天入地無門,躲都沒地方躲,全部化整為零,躲到上游的支流去了。
迫不得已,來到福建半年多的達素,只能躲在福州,每日消愁,頭發都熬白了。
這個月,等了許久的他,也終于等到了好消息,江浙那邊的水師援兵,下來了。
于是,心急如焚的達素,一聲號令,全軍開拔,南下泉州府。
“咳咳、、”
就在達素苦惱,自言自語的時候,旁邊傳來了一個低沉的咳嗽聲。
旁邊,大清的靖南王耿繼茂,看到心神不寧的達素,還是忍不住的提醒一下。
開玩笑,眼看著,很快就要發動大戰役了。
這個家伙,如此作態,陰冷著臉,嘀嘀咕咕的,有點影響士氣啊。
“哦、、”
听到提醒的達素,立馬醒悟過來了,很自然的哦了一聲,掩飾內心的狂躁不安。
再環顧左右,看著一雙雙關切急切的眼神,老武夫終于沉下心來了。
沒錯的,今晚的軍議,太重要了,整個福建的大佬,基本上都到齊了,尤其是軍方。
主位上,左側的主位,是達素自己,右側的主位,自然就是靖南王耿繼茂。
這個靖南王,可是滿清韃子,入關鼎定天下後,四大異姓王,僅存的碩果啊,地位崇高。
平西王吳三桂,死于西南偽明皇帝之手,听說了,骨頭都剁碎了。
平南王尚可喜,兵敗廣東,砍完女真人,投了偽明皇帝,听說做了侯爺。
定南王孔有德,死于西賊李定國之手,死的太早,墳頭樹都老高了。
至于那個義王孫可望,在滿清眼里,就是個牌坊,地位甚至不如伯爵子爵。
大堂右側,為首的福建總督李率泰,這是福建的一把手。
身後的,是福建巡撫劉漢祚,這也是一個老桿子,在關外投靠了女真人。
第三位,就是漳州府的一把手,鄭逆的降將,海澄公黃悟,深受韃子王朝器重。
這個黃悟,當真是不得了,看他的爵位就知道,是公爵,僅僅低于異姓王。
海澄公,封地封號,就是漳州府的海澄縣。
這個海澄縣,就在廈門海島的西南方向,從廈門渡船上岸,就是海澄縣的地盤。
當年,這個地方,一直控制在鄭逆手里,死死拱衛廈門島的側翼安危。
第四位,就是福建提督馬得功,他也是降將一個,冊封為一等子爵。
當年,豫親王多鐸,率十萬大軍南下,橫掃大江南北,一戰封神。
馬得功,是南朝四大軍閥之一,黃闖子黃得功的得力大將。
黃闖子兵敗身死,馬得功投降了左夢庚,再隨著左鎮投降滿清韃子。
這麼多年,這個家伙,從江浙殺到了福建,一直對抗,威壓廈門的鄭逆海盜。
他也算是戰功赫赫,砍夠了人頭,因此做到了提督總兵,得以冊封為一等子爵。
第五位,就是福建水師總兵常進功,剛剛從江浙那邊趕下來。
兩天以前,也就是他帶著水師,沖破鄭逆水師的伏擊,躲進了泉州港。
這個家伙,以前是浙江水師總兵。
他的職責,就是圍剿盤踞在舟山群島,江浙魯王派系義軍殘部。
十幾年前,他也是大明的遼東副將,後來抽調到中原,參與圍剿流民流寇。
甲申天變,崇禎大帝,自掛歪脖子大樹,大明江山崩裂,樹倒猢猻散。
老武夫常進功,就帶著自己的兵馬,跑到了大江南,四處游蕩掃蕩,過一天算一天。
滿清韃子南下,他就跟馬得功一樣,立馬跑過去,跪地求饒,投誠效忠新主子。
十幾年過去了,馬得功和常進功,履歷也是差不多,靠著明賊的頭顱,坐上了提督總兵。
第六位,也是鄭逆的降將,後世鼎鼎大名的施瑯大將,現在是同安總兵。
這個家伙,今年40歲左右,久經沙場,能力很強,精通海上水師打仗。
不過,這個時候,施瑯在福建清軍這邊,地位很一般,仕途坎坷,爵位更是妄想。
沒錯的,這個施瑯,也是一個騎牆派高手,風吹兩邊倒,滿清韃子對他很不感冒。
當年,施瑯父子,是鄭逆上一任的扛把子,鄭芝龍的大將,深受重用。
鄭芝龍兵敗,投降了滿清韃子,施瑯父子,也很自然的,跟著一起降清了。
但是,跟著鄭芝龍降清的兵馬家眷,足足有十多萬,人數太多了,滿清根本安排不過來。
于是乎,在滿清這邊,郁郁不得志的施瑯父子,還有一堆家族成員。
這幫海盜頭子,忍不了啊。
干脆的,一不做二不休,又逃回了廈門,再次投靠了鄭氏的第二代扛把子,延平王鄭成功。
後來,在廈門做了左先鋒的施瑯,又跟鄭成功交惡了,被奪了兵權,慘遭軟禁。
這一次,施瑯再也不敢頭鐵了,在親信的幫助下,逃到清軍這邊,第二次降清。
可惜,他的家族成員,他老子和親朋故友,就遭殃了,被鄭成功全部誅殺。
試問,如此反復無常的戰將,即便是再有能力,滿清也不敢重用啊,又不是沒人可用。
幾年前,郁郁不得志的施瑯,通過金銀賄賂,在海澄公黃悟的推薦下,才坐上這個同安總兵位置。
這個同安縣,就在廈門的西北方向,貼著廈門,對抗鄭逆海盜的第一線。
施瑯身後的,就是一眾大佬的親信重將,也有一大堆降將悍將,都不是什麼好鳥。
靖南王的大將,總兵陳紹宗和徐得功,副將趙舉等等。
總督李率泰的大將,總兵蔡祿和郭義,副將王進功,游擊謝四和戴亮等等。
巡撫劉漢祚的大將,參將寧獻功和傅大受,游擊李鳳、林雯、魏賜等等。
海澄公黃悟的大將,副將鄭純,嫡長子黃芳度,堂弟甦明,佷子黃芳世,游擊吳淑等等。
總兵施瑯的大將,副將陳塤,兒子?施世驃和?施世驥,佷子施韜,游擊鄭文星等等。
1660年,福建漳州泉州,廣東潮州形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