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994章 魯王監國舊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孤不是玄德 本章︰第994章 魯王監國舊事

    大明中華元年,二月二十日,傍晚時分。

    五華山,萬壽宮,御花園,一處小閣樓里。

    此時此刻,剛剛開完御前會議的朱皇帝。

    閑來無事,就帶著工部尚書盧若騰,來這里閑逛。

    當然了,不遠處的地方,還有一大堆扈從。

    侍從室,太監宮女,錦衣衛和東廠,親衛營、、等等,幾十上百人。

    “ 、、”

    逛了一會兒,身材高大魁梧的朱皇帝,停下腳步,駐足在圍欄前,拍了拍欄桿。

    放眼望去,憑欄處,前面的小湖泊,心曠神怡,冷不丁的問道︰

    “盧尚書”

    “你看,這里的風景,怎麼樣?”

    “近來,可否習慣,昆明這邊的氣候?”

    “家人家眷,都安排好了吧,可否有不便的地方?”

    、、、

    是的,最近的朱皇帝,是越來越忙了,朝廷的六部,也是差不多,一個個忙的連軸轉。

    之前,也就是剛剛過完年,元宵節都沒過完,整個大明朝廷,就正式進入了東征北伐的準備期。

    由于,意外收到了,舊港侯張蒼水的長篇奏章,看完內容了,更是嚇了一大跳。

    于是乎,朝廷的兵部和戶部,就開始發瘋了,提前進入了沖刺期。

    同樣,吏部也沒得停歇,大西南的土司問題,剛剛收復的四川,東南亞的地盤。

    這些地方,也都要安排基層官員,移民問題等等。

    唯一例外的,也就是盧若騰。

    這個江南人,剛剛入朝,做了工部尚書,算是比較清閑的。

    畢竟,業務他也不是很熟悉,後面也有王文簡抓總,暫時能穩住局面。

    “陛下聖明”

    “陛下寬仁”

    “昆明四季如春,老臣過的還不錯”

    “至于家眷,剛剛到了昆明,已經安頓妥當”

    、、、

    老辣穩重的盧若騰,跟在後面,繃緊個老臉,躬身抱拳行禮,一本正經的回話。

    由不得他,不小心慎重啊,被朱皇帝特意留下來,又撇下一眾隨從,肯定是有事的。

    入朝半個多月,參加不下十幾次的御前廷議,他也算是了解一些朱皇帝。

    看上去弱冠之年,又是武夫莽夫皇帝。

    實則就是一個少年老成,老謀深算,野心勃勃的雄主帝王。

    “呵呵”

    看到如此小心謹慎的老滑頭,朱皇帝呵呵一笑,了然于心的。

    “盧尚書”

    “切勿多心,憂心”

    “朕留你下來,就是想問幾個事”

    “福建鄭氏,延平王”

    “朕想知道,他那邊的真實情況”

    “兵力,財力,戰船,商隊,軍隊戰斗力,亂七八糟的,都可以”

    “聊到什麼算什麼,什麼都可以說的”

    “畢竟,整個朝廷,也就你最熟悉了,朕也很放心”

    、、、

    說完後,一身便服的朱皇帝,還重重的點了點頭,目光坦誠,不想給這個老桿子壓力。

    是的,大明王朝,最後一個大軍閥,福建鄭氏海盜集團,是朱皇帝心中的一個倒刺。

    這個軍閥集團,盤踞的時間,太長了啊。

    天啟年間,他們鄭氏,就開始在福建沿海崛起,盤踞了幾十年啊。

    所以說,打不得,罵不得,即便是朱皇帝,也得小心謹慎。

    還好,現在有了盧若騰,朱皇帝就可以坦誠質詢了。

    朱皇帝很清楚,這幫進士出身的讀書人,骨子里,講究的忠孝禮儀,奉大明朱明皇室為正統。

    “還好”

    “原來如此”

    驟然听到,是關于福建鄭氏。

    老辣的盧若騰,內心暗忖幾句,臉色也放松了不少。

    這個話題啊,即便是朱皇帝不提,他也要站出來說的。

    畢竟,有一些事情,要是不說清楚,以後容易產生間隙,更容易受朱皇帝猜忌。

    “回稟陛下”

    “當年,江南兵敗,魯王去監國大位,南下福建”

    “就在那個關口,魯王監國的朝廷,已經崩散的差不多了”

    “即便是內閣成員,六部尚書,左右侍郎,22個重臣,全都所剩無幾了”

    、、、

    一句話,簡要概括,魯王政權,早就完蛋了。

    要說福建鄭氏,就不得不說魯王政權,都是兩個沿海,或是海上小政權,交叉太多了。

    同樣,身為魯王監國的老桿子盧若騰,也要說清楚,當年的魯王政權往事。

    不說清,那是不行的,武夫殺皇,天威難測,聖心如淵啊。

    如今的大明朝廷,早就打下了廣東,算是連上了福建廈門鄭氏。

    這個時間檔口,朱皇帝誰都不找,偏偏找上盧若騰,其中的意味,很讓人值得懷疑了。

    “吏部左侍郎林汝翥,退隱海盜,蹤跡難尋”

    “刑部右侍郎董守諭,辭官退隱了,躬耕鄉里,教書著作”

    “吏部右侍郎黃宗羲,也辭官歸隱,做了教書匠,四處開講傳授學識”

    “但暗中支持義軍,募集錢糧,傳遞江南的韃子情報”

    “其他的十九個重臣,都在8年時間里,全部殉國殉難”

    “大部分,都是死在滿清韃子手里,或是死于義軍內訌火並,不得善終”

    “首輔,張國維大人,兵敗投池而死”

    “次輔,熊汝霖大人,被軍頭鄭彩所殺”

    “大學士,錢肅樂大人,憂心鄭彩專權跋扈,國勢日下,最後憂憤而死”

    “大學士,沈宸荃大人,兵敗舟山,慘死軍中內訌”

    、、、

    說著說著,這個老桿子盧老頭,迷離的眼楮,已經開始發紅了。

    趕緊低下頭,不想讓朱皇帝看見,更不想讓後面的人,看笑話啊。

    是的,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啊。

    江浙義軍,抗清殺韃子,搞了十幾年,別說是軍中將校了。

    就是魯王的朝廷中央,內閣輔臣,六部重臣,都快要死絕了。

    所以說,整個江浙義軍,從一開始到最後,都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是真正的死傷慘重啊。

    “哎”

    看著低頭數螞蟻的盧老頭,朱皇帝也不忍直視,轉過頭看向風景,深嘆一口氣啊。

    “是啊”

    “慘烈啊”

    “抗清十幾載,死傷無數”

    “都是好臣子,朱明皇室的忠貞之士”

    “可惜了”

    “哎”

    、、、

    就立場而言,他是大明皇帝,對幾個大明前朝,也是五味雜陳吧。

    弘光王朝,隆武王朝,魯王監國,紹武政權,永歷王朝,十幾年時間,搞出了五個大明王朝。

    是的,這些都是失敗的王朝,勝少敗多,死傷慘重,被韃子滿世界追殺。

    但是,無可否認的事實,這里面有大量的忠貞之士,飽含無數人的血漿和冤魂。

    所以說,作為了一個華夏人,朱皇帝得尊重這些王朝,曾經死難得漢人忠臣。

    “當年”

    “在隆武帝的朝廷,老臣有幸做了兵部尚書”

    “也正是因為,此等緣故,老臣沒做魯王監國的重臣”

    “同樣,韃子也沒得惦記,老臣才能幸免于難”

    半響後,看著朱皇帝不再言語,老辣穩重的盧若騰,也穩定了情緒,開始繼續講解了。

    沒錯的,他也要說清楚一點,很重要的一點。

    當年,他是隆武王朝的兵部尚書,並不是魯王監國的重臣。

    只是,後來兵敗了,依附在江浙而已,並不算真正的魯王政權核心。

    否則的話,現在的江浙義軍,為首的頭領,就該他盧若騰了。

    “魯王去位監國後”

    “老臣,吏部郎中沈�妣遄@舨恐魘亂兌碓啤br />
    “光祿寺少卿王忠孝,兵科給事中辜朝薦,等一眾朝廷文臣”

    “擔心魯王殿下,在福建的安危,也只能跟著南下”

    “左僉都御史徐孚遠,則是留在延平王的軍中,游蕩在福建和江浙之間,作為居中聯絡人”

    “舊港侯,文武雙全,德高望重,則是帶著少量義軍,一直堅守在舟山群島,不離不棄,堅守抗清”

    “同樣,老臣到了福建,也沒有入廈門或是金門”

    “而是繼續南下,追隨銅山的忠匡伯,張進將軍,為他出謀劃策”

    “所以說,魯王殿下身邊,也就是沈�妣遄@兌碓疲 踔倚  汲 觶 母鑫某甲衾簟br />
    “當然了”

    “他們都是正統的讀書人,大明的忠臣能臣”

    “陛下若有召命,必星夜兼程,前來效死效命”

    “再有一點”

    “去年,陛下威武,攻打廣州城的時候”

    “老臣和忠匡伯,本就想渡海南下,投效陛下御前,听從陛下的號令”

    “但是,礙于延平王的親信將校,掌控了大量的錢糧,兵械,海船水手等等、、、”

    、、、

     里啪啦一大堆,說到這里,老辣穩重的盧老頭,就不再言語了。

    低頭彎腰,等候朱皇帝的問話,或是開口咨詢。

    當然了,陳述的最後,老辣的盧老頭,還把去年的廣州之戰,單獨說出來了。

    銅山島,也就是後世的東山島,就在潮州府隔壁,距離廣州很近的。

    這是要告訴朱皇帝,他和忠匡伯,都想南下投朱皇帝,只是礙于鄭氏的監控,無法成行。

    這就是老家伙的厲害之處,僅僅的幾句話。

    就把魯王政權,大致的情況,跟福建鄭氏的關系,捋的差不多清楚了。

    同時,也把自己單獨拎出來,表明自己,還有江南人的政治態度。

    當年,魯王監國政權崩潰,去了監國的名號。

    同樣,魯王政權,也差不多崩塌了,一去不復返。

    是的,魯王南下的時候,有不少文臣武將,跟著南下福建了。

    但是,也有不少人,留在了大江南,繼續抗清殺韃子。

    即便是跟著南下的人,也很少參與鄭氏集團,不是鄭氏集團的核心。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方便以後閱讀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994章 魯王監國舊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994章 魯王監國舊事並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