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972章 金光的移民策略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孤不是玄德 本章︰第972章 金光的移民策略上)

    雲南,昆明,萬壽宮,乾清宮,西暖閣。

    二月初十,申時五刻,朱皇帝的御前會議,還在繼續召開中。

    站在中間的兵部右侍郎金光,喝了老參茶以後,精神倍爽。

    沒有絲毫的停歇,彎著腰,躬著身,對著上面的朱皇帝,繼續說道︰

    “其二”

    “這個四川,是中原大地”

    “整個四川省,有七個府,四個州,一百一十三個縣城”

    “至于村莊,少說也有幾千,甚至是上萬個”

    “一百萬的緬人土人,全部被打散了,隨機安置在各個州府縣”

    “平均下來,各村鎮村莊,甚至一百人都不到,一個縣城,也不到一萬人”

    “說句不好听的,這幫土人夷人,人生地不熟的,語言也不通,又沒了領頭人”

    “即便是想鬧事,也找不到首腦,更別想聚眾搞民亂”

    “要知道,萬歷天啟年間,整個四川的人口,可能就超過了500萬”

    “這一百萬的緬人,撒豆子似的,安置在各州府縣,全部分散,更沒得凝聚力”

    “如今的四川,良田耕地,那都是現成的”

    “這幫緬人,隨便復墾一下,十幾畝地,唾手可得”

    “幾年下來,吃得飽,穿得暖,衣食無憂,只要不是傻子,都不會選擇鬧事的”

    、、、

    是的,這個老辣的金光,肚子里要是沒點東西,怎麼敢提出反向移民啊。

    這不,他把四川的州府縣,都全部記下來了,就是為了說服朱皇帝。

    沒錯的,一百萬的緬人夷人,看上去很多。

    但是,全部安置在四川的州府縣,那就滄海一粟了。

    隨機分配安置,丟在人生地不熟的縣城村莊,周邊也沒多少緬人,想搞事也搞不出來啊。

    再有,四川是天府之國,有的是良田耕地。

    金光十分堅信,只要這幫緬人,活得下去,活的好好的,衣食無憂,肯定就不會鬧事了。

    畢竟,天大地大,肚子最大,沒人會跟好日子過不去。

    “還有一點”

    “這個四川行省,還是大明的地盤,自古以來的固有疆土”

    “整個四川,各州府縣,有大量的官吏,也有幾萬駐軍,全是本朝的精銳”

    “更有一百多萬的本地人口,那些都是大明的子民,老實本分的莊稼漢”

    “所以說,這些緬人,只要進入了四川,只要不是傻子,肯定不敢鬧事,更沒膽子鬧事”

    “更何況,這些緬甸夷人,去年的時候,就被大明的軍隊,打殺怕了,更沒得膽子”

    “再有一點”

    “現在,本朝是有困難,從大西南各省移民,難度不小,丁口也不足”

    “但是,將來的某一天,肯能就不一樣了”

    “陛下勇武,豪氣萬丈,定能打下更大,更多的地盤”

    “到時候,有錢有人,還是可以繼續移民,充實四川的漢人”

    、、、

    說到這里,老辣穩重,自信滿滿的金光,又躬身一禮,以示自己對朱皇帝敬畏之心。

    沒錯的,四川行省,本就是大明的地盤。

    里面有大量的官吏,也有不少的軍隊,更有上百萬的本地人口。

    這些都不是死人,身為管理者,不可能任由緬甸人,亂搞一通,或是聚眾鬧事。

    同樣有一點,現在的緬甸行省,早就沒了大規模兵亂暴亂。

    歸根結底,就是被大明的軍隊,打怕了,殺怕了,動輒屠城滅口,一片白地。

    膽子大的緬甸人,要麼被殺絕了,要麼早就從良了,不可能留著等死的。

    再有一點,現在的大明,是沒有足夠的丁口,移民四川。

    但是,這並不代表著,將來以後,朝廷不會有更大的地盤,更多的丁口,去移民充實四川。

    “嗯”

    “好好好”

    “說的好,說到點子上了”

    听到這里,一直細心听講的朱皇帝,終于露出了微笑,重重的點了點頭,夸贊了幾句。

    不過,他的目光,並沒有看向金光,而是盯著程源,看他是否還有別問題。

    沒錯的,這個御前會議,一開就是幾個小時,已經很長了,該做決斷了。

    總體上來說,這個四川省,支離破碎,滿目瘡痍,被兵亂搞得一塌糊涂,也到了整頓經營的時刻。

    當然了,朱皇帝是被金光說服了,沒有意見了。

    但是,旁邊的程源,還是一股不服輸的樣子,等著金光說服呢。

    沒錯的,一百萬的緬人,全部移民到四川,幾千里路途啊,困難不小,耗費的糧餉更多。

    這些問題,金光也必須考慮到,拿出全部的解決方案。

    “呼哧、、”

    順著朱皇帝目光,金光已經有了主意,深吸一口氣,重重的點了點頭。

    很明顯,朱皇帝已經有了決斷,但是,需要更多的朝臣,同意這個朝廷大決議。

    所以說,現在的金光,還得繼續站著,用口水沫子,去說服那些老家伙。

    半晌後,等了一會兒。

    金光才轉過身,對著禮部尚書程源,還有其他的朝臣們,躬身行禮,再繼續開口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程尚書”

    “諸位同僚,將軍們”

    “一百萬緬人,全部反向移民四川,確實是困難重重”

    “畢竟,如今的朝廷,也是困難重重”

    “朝廷的軍隊和糧餉,需要征伐廝殺滿清韃子,無力投入緬甸和四川”

    “下官這里,倒是有幾個點子,僅供陛下,諸位同僚參考”

    、、、

    說完後,信心滿滿的金光,又對著朱皇帝,還有一眾朝臣,抱拳躬身行禮。

    是啊,自家事自己知,畢竟是降臣出身,天助兵的殺伐惡名,也是人盡皆知的。

    所以說,該謙虛的時候,金光肯定不敢跋扈,更不會意氣用事。

    同時,心中也在感嘆啊,降臣出身的他,無論如何,都是低人一等啊。

    同樣,朱皇帝的老參茶,確實是不好喝啊,就喝了幾口而已,又要耗費一大堆的口水沫子。

    “其一”

    “是選人選將”

    “一百萬的緬人,確實不是小數目”

    “這幫緬人,本就是番外夷人土人,桀驁不馴,難于馴養”

    “移民的動員啟動,路上的千里遙途,或是到了四川,都可能存在反復,或是中途暴動”

    “這時候,就需要一個大將,殺伐果斷的狠人猛將”

    “親自帶隊,沿途護送押送,震懾那幫緬人,無條件服從朝廷的安排”

    “當然了”

    “押送期間的手段,可能就有點不大人道,幾刀下去,人頭落地,也就老實本分了”

    、、、

    沒錯的,上百萬人的大遷徙,即便是一群綿羊,肯定也得出問題,這是無需質疑的。

    更何況,緬甸人,本就是番外夷人,語言不通,難于管教。

    所以說,這種強制性的反向移民,肯定需要一個大將,猛將,狠人,親自坐鎮押送。

    其目的,就很簡單了,就是負責砍人的,不听話的,鬧事的,不服從管教的,全部一刀砍了。

    好在,現在的大明王朝,經歷了幾十年的戰爭,壓根不缺少武夫狠人。

    “其二”

    “就是軍隊問題”

    “老臣的建議,是分批次的移民,而不是大批量的移民”

    “朝廷的軍隊,也不需要太多,五千人足矣,能一次性,押送十萬人左右”

    “如此下來,來回挪騰十次,也就差不多了,反正都是在大明境內”

    “路線上的選擇,老臣也研究過了”

    “整個上緬甸,中緬甸,一條大金沙江,南北貫穿”

    “從最下面的美德城,沿途的色雷,色固,蒲甘,阿瓦城,安國正城,太公城,直到最北面的蠻莫城”

    “這個蠻莫城,旁邊就是鐵壁關,後面就是隴川,南甸司,騰沖州,也就到了滇西”

    “再有一點”

    “去年年底的時候,朝廷的戶部,就在拓寬滇緬官道,效果斐然”

    “所以說,緬甸行省內,移民的路線,可選擇大金山江水路,沿途消耗有限的很”

    “進入了滇西以後,也有滇緬官道,那幫緬人,更不敢放肆,有抵觸也不敢亂來”

    “更何況,阿瓦城就有水師,張國用將軍的3千水師,常年巡視大金沙江流域,能確保萬無一失”

    、、、

    是的,既然金光敢提出這個戰略,肯定都是有腹稿的,不可能被程大炮刁難。

    軍隊不用太多,5千就足夠了,小批量慢慢移民,反正不急的。

    緬甸省,以前的緬甸國,里面就有一條大金沙江,貫穿整個緬甸國,從緬北密支那,一直延伸到海邊。

    所以說,只要走水路押送,速度快,消耗也很小。

    還有,大明王朝,在緬甸阿瓦城,是留了一個內河水師,3千兵馬。

    有幾百條戰船,幾百條渡船,既能押送緬人,也能在沿途威懾緬人。

    到時候,只要上岸了,進入了滇西,周邊都是漢人,那幫緬甸仔,更是不敢放肆了。

    “至于糧餉消耗”

    “朝廷的軍隊,都是有糧餉的,暫時可不用考慮”

    “主要的問題,還是緬人移民的日常消耗,沿途的飲食起居”

    “老臣的意見,朝廷要有選擇性的,挑選緬甸移民丁口”

    “最好是沿著大金沙江,各州府縣,尤其是中緬甸,人口密集區域”

    “阿瓦城到良淵城,美德城,這兩條路線上,就有幾十個大城,那都是緬甸的精華”

    、、、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方便以後閱讀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972章 金光的移民策略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972章 金光的移民策略上)並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