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970章 反向移民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孤不是玄德 本章︰第970章 反向移民

    大明中華元年,二月十日,下午。

    昆明,萬壽宮,乾清宮,西暖閣。

    “呵呵”

    龍座上的朱皇帝,掃了幾眼地上,呵呵一笑。

    目光深邃,搖了搖頭,並沒理會程源和扶綱,這兩個鐵頭娃。

    “金侍郎”

    “繼續吧,說下去”

    沒錯的,朝政大事要緊,明清兩國,畢竟是爭霸天下啊。

    像禮部,御史這種,張口仁義道德,閉口道德仁義的鐵頭娃,爭辯下去,沒有一丁點的意義。

    “呼、、”

    但是,狠辣的金光,並沒有打算放手,更沒有選擇忍氣吞聲。

    而是深吸一口氣,挺直腰桿,目光堅定,看著上面的朱皇帝,大聲說道︰

    “回稟陛下”

    “程尚書,扶侍郎”

    “還有諸位同僚,將軍們”

    頓了一下,又轉過身,看了看地上的兩個人,還有周圍的同僚,繼續說道︰

    “今天,在下金光”

    “就想問一句,心里話”

    “中南半島,上緬甸,中緬甸,阿拉干”

    “馬六甲的舊港府,東南亞的佔城府,還是不是大明的國土”

    “如果是的話”

    “那這些地盤上,所有的丁口人口,老弱婦孺,還是不是大明的子民,陛下的臣子”

    “如果是的話”

    “他們即便是土人,番外夷人,那也是活生生的人”

    “只要能老老實實的耕種,納糧繳稅,那也是大明的功臣”

    “更應該一視同仁,不分厚薄,平等對待,才能做到真正的長治久安”

    、、、

    說到最後的時候,這個狠辣的孤臣,已經是義憤填膺了,瞪著牛眼子,死死盯著程源。

    沒錯的,彼之娘之,丟雷老母的狗玩意。

    這幫大西南人,就是狗眼看人低,就是看不慣他們這些降臣。

    處處為難刁難,每次都要搞事,恨不得一棍子錘死。

    好在,最後發言的金光,早就想好了對策和理由,去反駁這幫西南狗。

    是的,平時的金光,跟尚可喜一樣,已經是很低調了,能不說話,就盡量裝啞巴。

    即便是,在皇宮大殿,或是上下朝的路上,也是低頭走路,盡量不惹麻煩。

    但是,他們這幫西南人,最近太狠了啊,逮誰咬誰,跟瘋狗似的。

    “咳咳、、”

    眼看著,正在發飆的金光,臉色陰沉的朱皇帝,又要點燃新的一場內部爭斗了。

    大西南的扛把子張佐宸,老頭子龔彝,連忙咳嗽,立馬站出來,大聲恭維道︰

    “對對對”

    “金侍郎說的對”

    “金侍郎說的在理”

    “上中緬甸,舊港府,佔城府,若開人,都是大明人”

    “金侍郎說得好”

    “大家都是明朝人,長治久安”

    、、

    沒錯的,自知理虧的他們,早就抱團取暖了,不想再被朱皇帝抓到小尾巴。

    開玩笑,現在的降臣降將,江南的人才,越來越多了,虎視眈眈啊。

    上面的朱皇帝,本來就是專橫霸道,心狠手辣。

    萬一逮著了錯,逮著了機會,又要繼續擼人,那才是真正的得不償失啊。

    現在的中華王朝,已經被搶走那麼多的關鍵位置,不能再出意外了,得小心謹慎點。

    “哼”

    但是,跪在地上的程大炮,卻是不怎麼領情。

    繼續挺直腰桿,梗著脖子,眼高過頂,鼻孔出氣,冷哼幾聲。

    心中大罵,一幫降臣光頭將,沒臉沒皮子,寡廉鮮恥,毫無仁義道德底線的狗玩意。

    “呵呵”

    點到即止,老辣的金光,根本不在意地上的老炮筒程源。

    面帶笑容,目光平淡如水,呵呵一笑,對著張佐宸兩人,拱手說道︰

    “張尚書”

    “龔尚書”

    “客氣,客氣、、”

    沒錯的,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也不是傻子,更不會逮著不放。

    降臣出身的金光,驟然被朱皇帝提拔到高位,本就是低調做人,玩命熬資歷,更不想得罪大西派。

    當然了,這要是被騎到了頭上,被騎臉輸出了,那就不好意思了,必須得反擊,甚至是反殺。

    “啟稟陛下”

    “三百年前,整個緬甸,就是大明的宣慰司”

    “之前的元朝,也有過短暫的統治歷史,只是太遠了,無力管轄而已,只能放棄”

    “還有唐朝的時候,這里的南詔國,也跟當時的驃國,也有過不少征伐爭端和交集”

    “所以說,緬甸人,在歷史的長河里,跟中原天朝上國,淵源頗深啊”

    “文化底蘊,生活習性,飲食習慣,都有不少共同點”

    、、、

    是的,緬甸國,在歷史上,就跟中原天朝上國,有不少的淵源。

    這個金光,現在提出來,用緬甸人,去填補四川的人力窟窿,當然要解釋緬甸人。

    他是告訴朱皇帝,緬甸人,跟中原人的文化習性,並沒有太多的區別。

    唯有如此,將來搞移民的時候,進入四川的緬甸人,也更容易融入四川,出現少一點的波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如今”

    “上緬甸,中緬甸,已然是大明的固有國土”

    “無論是緬甸人,土司土人,或是若開人,自然就是大明天朝人”

    “剛才,龔尚書就說了,上緬甸,中緬甸就有300萬人口,甚至更多”

    “卑謬王的下緬甸,東吁王的蘭納地區,他們轄區內的人口,應該也不會少于200萬”

    “如果,加上隱戶藏戶,可能就更多了”

    、、、

    沒錯的,看地盤就知道,朱皇帝的大明王朝,侵佔了一大半的緬甸國。

    尤其是中緬甸,從阿瓦城,一直切到了良淵城,美德城,騎在卑謬和東吁的頭頂上。

    所以說,緬甸國的精華,中緬甸,幾十個大城,平原地區,全被大明霸佔了。

    很自然的,緬甸國的產糧區,人口密集區,全是大明的盤中菜。

    這也是為何,緬甸剩下的卑謬王,東吁王,即便心懷怨恨,也只能老老實實的趴著,不敢反抗。

    “微臣認為,緬甸人太多了”

    “這個世道,就是如此,丁口只要一多起來,就難于管理,徹底馴化教養”

    “陛下勇武,雄心壯志,去年就打下了,上緬甸和中緬甸”

    “但是,這麼長時間以來,整個緬甸行省,聚眾鬧事,結寨抵抗,甚是是小規模的起兵叛亂”

    “最大的原因,還是丁口問題,緬甸人太多,咱們的人,又太少了,滄海一粟啊”

    “誠然,朝廷的大軍,可以留在緬甸,繼續殺伐滅口,震懾那些桀驁不馴的緬甸人”

    “但,這不是妥善之舉,更不是長久之計”

    “大明王朝,最大的敵人,還是滿清韃子,朝廷的精銳,不能一直拖在緬甸,這個藩國泥潭”

    “同理,大明王朝,拿下這個緬甸,並不是為了泄恨殺人,更不是為了屠城滅種”

    “這個緬甸行省,唯有真正穩定下來了”

    “大明王朝,才能獲得更多的糧餉,人力物力,才能抽出軍隊,放手大干,去完成更大戰略目標”

    、、、

    沒錯,緬甸是一個國家,人太多了,動輒幾百萬,難于管理。

    去年,五月份的時候,朱監國帶著五六萬精銳,打著營救朱由榔的旗號,出兵攻伐緬甸國。

    到了八月底,強勢霸道的朱監國,就吞了李定國的殘兵,滅了緬甸的國都阿瓦城。

    時至今日,已經過去了半年多,但緬甸行省,還是不穩定啊。

    金光是兵部右侍郎,當然清楚緬甸的實際情況,大明軍隊,留在緬甸行省,就有4萬多精銳。

    下面的阿拉干,也足足有3萬精兵,隨時可北上,支援攻伐鎮壓緬甸的叛亂。

    之所以,留了7萬大軍,就是因為緬甸不穩定,下面的東吁王和卑謬王,也不老實。

    因此,緬甸人太多,大明的官員,基層官吏和老百姓,又太少了。

    即便是有足夠多的軍隊,緬甸行省,也很難管理。

    進而出現,時不時的,來上一出反叛動亂,耗費大明的國力。

    同樣,這也是告訴朱皇帝,當初打下緬甸,並不是為了滅國滅族滅口。

    真正的目標,是為了增強大明的國力,而不是大明的軍隊,拖在東南亞的泥潭,浪費國力。

    “如今”

    “緬甸行省,沃土千里,良田人丁幾百萬”

    “它已然是大明的固有故土,為了長治久安,奠定大明在緬甸統治的根基”

    “微臣恭請陛下,立即開啟大移民,反向移民四川行省”

    “少則五十萬,多則上百萬,用天量的緬甸人,去填充四川的人口窟窿”

    “反向移民,可一舉數得”

    “既能快速有效的,徹底穩定緬甸局勢,又能再打造出,一個大明的天府之國”

    “如此下來,不出三年時間”

    “大明王朝,等同于擁有兩個天府之國,一個是緬甸行省,一個是四川行省”

    “到時候,大明王朝,是要人有人,要糧餉有糧餉,國力更上一層樓”

    “即便是面對,五六千萬的滿清韃子,本朝照樣可以做到,進可攻,退可守,游刃有余”

    、、、

     里啪啦的一大堆,今天的金光,也算是露臉出彩了。

    這就是謀士的作用,平時收集情報,東南亞各國的局勢,關鍵的時候,就能派上用場了。

    同樣,金光是最後一個發言的,思考的時間,也是最長的。

    這不,一個反向移民,就同時解決了兩個大麻煩,困擾大明王朝的頑疾惡瘤。

    上緬甸,中緬甸,緬甸人,土司土人,太多了,桀驁不馴,難于管理,經常搞事情。

    四川行省,地理條件優越,雨水豐潤,空有上千萬的良田,卻是缺失大量的人口丁口。

    于是乎,把過多的緬甸人,反向移民到四川省,等同于,一次性解決了兩個老大難問題。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方便以後閱讀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970章 反向移民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970章 反向移民並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