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960章 四川怎麼搞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孤不是玄德 本章︰第960章 四川怎麼搞

    大明中華元年,二月十日,午後。

    昆明,萬壽宮,乾清宮,西暖閣,朱皇帝日常辦公的地方。

    “咕嚕、、”

    龍座上的朱皇帝,一身的便服常服,端起桌子上的大茶缸,猛灌幾口溫熱的老參茶。

    神清氣爽,身心舒坦,點了點頭,對著旁邊的近侍李安,滿意的說道︰

    “嗯”

    “不錯”

    “小李子,這碗茶有水準”

    “這泡茶的功夫,是越來越長進了哈”

    泡茶啊,這個得有水平啊,掌握火候的。

    老參片,不能放的太多,泡水的時間,也得剛剛好,能保證喝的時候,不會燙到人啊。

    是啊,即便20歲,龍精虎猛,大好青春年華,也得學會養生之道啊。

    沒錯的,今天的午休,強壯的朱皇帝,就是在長春宮度過的。

    老殺胚尚可喜,他的兩個雙胞胎閨女,國色天香,曼妙身姿,溫婉可人。

    收到文總督奏章的朱皇帝,知道徹底拿下了川蜀,天府之地,一個興奮激動,來了個梅開二度。

    于是乎,下午的廷議,其他的先別說,先灌幾口老參茶吧,補充一下,過度消耗的精血。

    “哎呀”

    驟然听到朱皇帝夸贊的小李子,早就習慣了,眉開眼笑,躬身行禮,臉上露出菊花笑道︰

    “皇爺謬贊了”

    “皇爺喜歡就好”

    “盡心服侍陛下,是奴婢的福分”

    是的,給大明皇帝泡茶,那是要喝進肚子里的,可不是一般的人,能經手操辦的。

    開玩笑,泡茶的水,選用的老參片,枸杞,等等,都是李安親自操辦,不敢假借他人之手。

    他可是岷王府的老人啊,恩寵是一方面,朱皇帝的飲食安全,那才是重中之重啊。

    現在的朱皇帝,少年老成,最喜歡喝枸杞老參茶,尤其是寵幸妃嬪之後,是必須喝的,大喝狂喝。

    “呵呵”

    “你啊”

    “用心就好了”

    看著想笑,又不敢笑的小李子,霸氣的朱皇帝,倒是呵呵一笑,擺了擺手,隨口回了一句。

    沒錯的,對待自己真正的心腹,不能過于嚴苛啊。

    兩世為人的朱皇帝,可不會掉以輕心,皇帝也好,國王也罷,人活著,總要吃喝的。

    這要是,自己的心腹,都過的心驚膽顫,擔心掉腦袋,那自己這個皇帝,也要小心點,命不久矣。

    “咳咳、、”

    過了一會,放松的差不多了,老辣的朱皇帝,輕咳兩聲。

    再環顧下面,左右兩側的文臣武將,臉色一正,重重的點了點頭,開始發話︰

    “好了”

    “現在開始廷議”

    “來來來,諸位愛卿”

    “都說一說吧”

    “這幾份,來自四川的奏章”

    “四川,巴蜀,全境光復了,大家都議一議吧”

    、、、

    是的,吃飯聊天打屁,睡女人喝參茶,那都是為了放松身心。

    現如今,大明王朝的東征北伐,已經進入了沖刺階段,再過幾個月,就要正式動手了。

    所以說,現在的形勢,就必須慢慢安排了,尤其是外面的一些省份。

    地方上的文臣武將,該安撫的安撫,該調動的調動,該回師的回師,不能再等下去了。

    川滇黔土司,改土歸流,大江南,佔城府,湖廣,夔東,水師,航線運力,軍隊調動,兵械準備等等。

    這些,所有的戰略要點,都必須理順了,一個個的搞定,一個都不能出現意外。

    反正,四川收復了,湖廣戰線,還是一團漿糊,東南亞風平浪靜,朱皇帝有時間理順大後方。

    說句不好听的,江南的清軍,陝甘寧的清軍,即便是想打進來,也是很難找到路子啊。

    畢竟,整個大西南,山高水長,崇山峻嶺,道路崎嶇,山川地理優勢,不要太明顯。

    “恭賀陛下”

    “吾皇萬歲”

    “陛下英明睿智”

    “恭賀陛下,底定大西南,建百世基業”

    “陛下天威,蕩平川蜀,廓清寰宇、、”

    、、、

    左右兩側,六部尚書和侍郎,五軍都督的都督們,黔國公,老叔公等等。

    一大堆文臣武將,十幾二十人,一個個跪地磕頭行大禮,高呼萬歲,英明聖明,歌功頌德。

    是的,四川巴蜀,全部拿下來了,朱皇帝又可以䱇瑟了。

    反正,這幫文臣武將,經常被朱皇帝訓斥,釣魚執法,又是敲打啥的,早就成了老油條。

    現在的廷議,差不多就是這些人,每次都是大差不差的,偶爾,或許增加一些別的部門重臣。

    他們這些老油條,已經很少有人站出來,主動沒事找事了。

    尤其是兵部的幾個大佬,對于收復四川全境,那也是意料之中,心中有數,沒啥可說的,歌功頌德就是了。

    “呵呵”

    “諸位愛卿”

    “都平身吧”

    、、、

    龍座上的朱皇帝,射空了煩躁,身心俱爽,毫不在意,呵呵一笑,示意他們這幫老狐狸,先起來吧。

    嘴角帶著微笑,內心里,卻是一片雪亮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讓這幫老狐狸,發表意見,就他媽的,一個個裝聾作啞,低頭數螞蟻,太操蛋了啊。

    上一次的深夜大廷議,朱皇帝背地里,引進了江南人,重用了江南人。

    從那之後,朝廷的格局,朝廷的氛圍,就變的有點緊張,有點詭異不正常啊。

    “鄒尚書”

    “你是兵部尚書,還是你來說吧”

    “說一說,文總督幾人的奏章,四川的格局,今後的安排”

    心中腹誹了一會,朱皇帝還是點名了鄒簡臣,這個朝廷的兵部尚書。

    沒錯的,再怎麼說,現在也是兩國爭霸時期,四川即便是收復了,北面還有陝甘寧呢。

    更何況,馬上就要東征北伐了,四川肯定要安排一下的,不能不聞不問啊。

    “唉、、”

    听到點名的鄒簡臣,內心深處,發出一個深深的感嘆聲。

    是啊,他是兵部尚書啊,再怎麼不討朱皇帝的寵信,也是躲不掉的。

    “回稟陛下”

    “根據文總督,蔣巡撫,方侍郎的奏章”

    “老臣認為,四川的格局,最主要的是休養生息”

    “恢復民生,開荒屯田,編制黃冊,戶籍丁口,穩定社會秩序”

    “在軍事上,巡視川北邊防,鞏固大巴山的各處邊關”

    “同時,理清川蜀各州府,盜匪亂賊,整頓境內土司,配合改土歸流”

    、、、

    是的,休養生息,這都是老掉牙的東西,老調重彈了。

    沒辦法啊,整個天下都是這樣,打生打死幾十年,亂戰了幾十年。

    尤其是四川,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定蜀未定,天府之國,都盯著這個風水寶地,很自然的就打爛了。

    而且,這個鄒簡臣,本就是四川人,更清楚四川的窘迫局勢,沒錢沒糧沒丁口,戰略價值,大打折扣啊。

    去年,他一直是想領兵北上,收復整個四川轄區。

    其實,還是有私心的,想利用故蜀王,在川南的影響力,鞏固蜀王派系的根據地。

    如今,回過頭來一看,他媽的,根本沒必要了,全部被狠辣的朱皇帝,收編改編整編。

    “再有一點”

    “整個四川的兵馬,足足有3.4萬精兵,如果再加上丁壯扈從,已經超過了五萬”

    “老臣認為,可以適當的,做出一些兵力調整,為後續出兵荊州方向,做好準備”

    “尤其是川北漢中,背靠大巴山,地勢復雜,崇山峻嶺,道路崎嶇,沿途都是山澗羊腸小道”

    “老臣的意見”

    “留下1.5萬,或是2萬精兵,再配上一些丁壯衙役,鎮守川北足矣”

    “畢竟,四川的條件有限,土地荒蕪,人丁稀少,糧餉都得靠外運,兵馬太多的話,得不償失”

    “狗韃子李國英,之所以熬不住,北撤漢中,也是錢糧不繼,無法維持川北戰線”

    “諸位應該知道”

    “宋末元初,四川就打了近50年,生靈涂炭,寸草不生”

    “本朝三百年,即便是休養生息,遷徙了大量丁口,也是杯水車薪,無法恢復天府盛況”

    、、、

    是的,穩如老狗的鄒簡臣,出身就是四川人,太了解四川的歷史過往。

    不說是現在,宋末元初的時候,四川就被打爛了。

    南宋和蒙古韃子,打了幾十年,最後蒙古的蒙哥大汗,也是死在釣魚城重慶合州)。

    所以說,現在的四川,早就不是什麼天府之國,錢糧丁口充足。

    如今,收復了整個四川,韃子被趕走了,留著三四萬精銳大軍,太多了,太浪費了,完全沒必要。

    更何況,這個階段,兵部和戶部的幾個巨頭,還有上面的朱皇帝,已經是目標一致。

    下一場大戰,就在湖廣和大江南,川北這條西線戰略,早就廢棄不用了。

    “不過,有一點”

    “整個川蜀,河流縱橫,四通八達,發兵的速度,也是十分方便快捷”

    “一條長江水,貫穿整個四川,川北保寧,南充,重慶,忠州,萬縣,夔東,最後是湖廣荊州”

    “老臣建議”

    “川北,留一部分精兵,繼續圍剿松潘土司,鞏固大巴山防線”

    “剩下的一部分,南下重慶府,算是居中策應,也能減少川北糧餉的負擔”

    “夔東方向,有三個營兵馬,又剛剛出了反叛事件,那就不動了,繼續鎮守、、”

    、、、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方便以後閱讀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960章 四川怎麼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960章 四川怎麼搞並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