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952章 重廂戰車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孤不是玄德 本章︰第952章 重廂戰車上)

    昆明城南,工部工匠營,一處工匠作坊里。

    站在高處的朱皇帝,環顧下面的幾百工匠,還在玩命揮動大鐵錘,捶打鍛造兵械。

    臉色露出自豪,心滿意足的笑容,再回過頭,對著自己的工部尚書,繼續嚴肅的告誡道︰

    “其三”

    “是保密意識”

    “本朝軍隊的一些制式裝備,威力上,比滿清強多了”

    “同時,朝廷很少打敗仗,那些優質裝備,丟失率就非常低”

    “滿清韃子,也知道這一點,戰場上吃虧不小”

    “你是不知道啊,咱們的昆明城,出現了不少滿清的探子,最出名的,就是血滴子”

    “他們這些清狗子,就一直在想辦法,想搞到咱們的制式裝備”

    “這一點,朕的老叔公,還有王侍郎,都做的很不錯,把守的很嚴格,沒有一絲的泄露”

    “朕是希望啊”

    “盧尚書,王侍郎,你們兩個啊,要好好配合,抓好這一關”

    “過硬的裝備,是軍隊的立足之本,打勝仗的根基,不能有絲毫的松懈”

    “朝廷的戰略,軍隊的大戰,要立足于自身,打鐵還得自身硬”

    “只要咱們不出錯,一步一個腳印,穩穩的走下去,再多的韃子,也都是浮雲,灰飛煙滅”

    、、、

    嗶哩啪啦的一大堆,說到興頭上的朱皇帝,出口成章了。

    沒錯的,最近幾個月,朝政大事太多了,太忙碌了。

    即便是抽出一點時間,也要去巡視軍隊的改編整編,來工匠營,都是走馬觀花似的。

    今天,趁著有時間,工部也換了尚書,那就好好訓斥一頓吧。

    糧餉問題,質量問題,保密意識問題,這些都是致命的要事,涉及到兵械的質量和效率。

    沒錯的,如今的大明王朝,火器方面,確實是勝過滿清。

    本來,大明王朝,在兵械方面,就是滿清的祖宗,是老師傅了。

    後來,因為貪污腐敗,財政崩潰,滿清殺進關內,導致質量跟不上,並不是技術不行。

    如今,加上朱皇帝的後世眼界,一些小的金手指,再加上一些東南亞,紅毛鬼的火器繳獲。

    所以說,工部的技術,很快就突飛猛進了,超過了滿清韃子。

    不說別的,火藥這一方面,工部的原料司,就一直在改進,不停地調試摸索,搞到威力更強的顆粒火藥配方。

    火炮方面,飛雷炮就是典型,還有澳門火炮廠,也融合兩廣的技術,速度更快,質量更好。

    還有遂發鳥銃,遂發抬槍和鳥銃,這些都是新式裝備,一直沒有投入使用呢,就等著憋個大戰役。

    滿清韃子,這方面就不行了,火炮廠一直放在北京,擔心漢將搞事,固步自封的狀態。

    “最後,就是貪污腐敗了”

    “克扣糧餉,以次充好,蒙混過關,推諉扯皮,拖延工期”

    “這些東西,朕就不多說了”

    “去年年底,還有上個月,你們是知道的”

    “朝廷的御史,都察院,錦衣衛,東廠,刑部,四部門聯手辦案”

    “去年一年,也就是十個月時間,朝廷就出現了一大堆的蛀蟲”

    “朝廷六部,二十四司,五寺,各州府縣,整整136人,全部粘連了貪污受賄”

    “他們的下場,自然就不比多說了,砍頭剁首,剝皮揎草,按大明的祖制辦,就對頭了”

    、、、

    說到這里的時候,朱皇帝的臉色,已經是鐵青了,殺氣騰騰。

    放眼過去,周邊的文武隨從,全部低下了高貴頭顱,開始進入裝死數螞蟻的狀態。

    沒錯的,現在的朱皇帝,上位氣息濃烈,目光冷冽,殺氣盈盈啊。

    是的,上個月的時候,朝廷就處置了一批貪污犯,整整一百多官吏。

    沒辦法啊,亂世用重典,容不得半點的婦人之仁,朱皇帝不像學歷史上朱由榔的下場。

    當然了,這也是朱皇帝,有意而為之的。

    朝廷整頓好了,土司圍剿戰差不多了,忠貞營改編了,外圍的戰場,也都穩定下來了。

    于是乎,朱皇帝暗自下令,錦衣衛,東廠,都察院,刑部,全部一起,搞一個聯合行動。

    不出所料,被突然襲擊的朝臣,各州府縣的官員,下馬了一大批,全部砍頭剁首,剝皮揎草。

    沒辦法啊,這就是亂世,人命如草芥,即便是很多朝臣反對,朱皇帝繼續殺。

    如果,是和平年代,朱皇帝為了朝局的安穩,自己的形象,也就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

    “咚咚咚”

    、、、

    朱皇帝的話音落下,周邊陷入了死寂,就剩下嘈雜的打鐵聲了。

    一眾朝臣,隨從們,再也扛不住了,紛紛跪下去,磕頭如搗蒜,一個個口中高呼著︰

    “吾皇萬歲”

    “陛下聖明”

    “陛下天威”

    “臣等謹記在心”

    “末將謹遵聖命”

    、、、

    太炸裂了啊,好好的巡視工匠營,最後搞成了挨罵大會,他們都受不了啊。

    尤其是盧若騰,這個可憐的江南人,德高望重的幾朝元老,就他媽的,更悲催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別人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是沒看到的,直接變成了吃屁大會,差點就熄火完球了。

    但是,老辣的盧老頭,也不敢抱怨,也變的更加小心謹慎,不想搞砸這個天胡開局啊。

    沒錯的,他是看出來了,朱皇帝改革了很多,朝廷的弊端和漏洞,欣欣向榮啊。

    所以說,要想把工部做的更好,難度不小的,要搞砸,卻是非常容易,掉腦袋也不是不可能的。

    “行了”

    “好了”

    “都起來吧”

    霸道威武的朱皇帝,並沒有放過他們,很不耐煩的擺了擺手,讓他們起來,還隨口告誡說道︰

    “好話說盡,言至于此”

    “你們啊,好自為之吧”

    “金侍郎”

    “你帶路,去隔壁作坊,看看你口中的戰車吧”

    說到最後的時候,朱皇帝才把目光,看向一旁,跪在地上的金光,讓他帶路去隔壁的工坊。

    沒錯的,如今的大明王朝,正式進入了東征北伐的沖刺階段,朱皇帝就更忙了。

    是的,整頓朝廷,軍隊收編改編,土司圍剿戰,江南人入朝了,都是差不多了。

    很自然的,朝廷的兵部,戶部和工部,也跟著進入沖刺階段。

    這時候,身為第一人的朱皇帝,也很自然的,成為了最忙碌的人,日以繼夜,宵衣旰食。

    今天,來這個作坊,其實是路過的,隨意看幾眼,突然談到了事情,就多說了幾句。

    但是,真正的目的,反而是在隔壁,另一個工匠營作坊,兵部下令打造的戰車。

    沒錯的,這個金光,就是戰車的重要支持者。

    大力推薦,想營造大量的戰車,用于對抗滿清的騎兵集團。

    “咳咳、、”

    半刻鐘後,一眾人就來到了隔壁工坊,這里的環境,就相對好一點,沒有那麼多打鐵噪音。

    為首的兵部右侍郎金光,站在朱皇帝身邊,輕咳兩聲,渾身激動,滿臉自豪的指著幾輛戰車,大聲介紹道︰

    “陛下”

    “諸位同僚,將軍”

    “這就是重型廂車”

    “左側的偏廂車,右側的是正廂車”

    沒錯的,這就是他的杰作,用于備戰東征北伐,對抗滿清韃子騎兵的利器之一。

    尚書鄒簡臣,是四川人,左侍郎龔銘,也是大西南人。

    大西南幾個省,崇山峻嶺,山多林密,道路崎嶇,走路都成問題,更不適合騎兵沖殺,戰車營轉運。

    久而久之,在他們眼里,軍隊的戰術,也就慢慢習慣,山川地貌,只能用一些盾車和重手盾。

    金光是浙江人,但是去了遼東,變成了尚可喜的幕僚,早就習慣了關外平原,騎兵集團沖殺。

    如今,大明王朝,早就定下了,要東征北伐,時機也差不多了。

    于是乎,熟悉北方騎兵戰術的金光,很自然的,就提出了自己的戰術看法,準備打造專用的戰車營。

    同樣,這也是朱皇帝,兵部幾個大佬,憂心戰船運輸船的原因之一。

    是的,朱皇帝的北伐,不是鄭氏北伐搞偷襲,而是堂堂正正的,要一戰功成的大決戰。

    軍隊,錢糧,戰船,運輸船,戰馬,戰車,火炮,重盾車,丁壯民夫,全部都要配齊了,一個失誤都不能存在的。

    沒辦法,朱皇帝跟鄭氏海盜不一樣,戰略也是完全不一樣。

    鄭氏打輸了,大不了下海唄,繼續打魚曬網,打下大員島,繼做他們的地主大軍閥。

    朱皇帝的大明王朝,要是出兵25萬以上,那就是舉國之力了。

    一旦水路北伐江南失敗,至少損失10萬以上的精銳,那國運又得崩盤了。

    所以說,朱皇帝輸不起,只能拼命憋著,把所有的準備,做到極致,一絲不苟。

    “咕嚕、、”

    “嘶嘶嘶、、”

    “格老子的、、”

    “俺的親娘哦、、”

    、、、

    金光的話音剛落,站在最前面,身材魁梧的朱皇帝,周邊幾個重臣和大將們。

    近距離看見戰車以後,也不由自主的,目瞪口呆,紛紛咂舌,倒吸幾口冷氣。

    老桿子盧若騰,王文簡,黃殿卿,趙爍,劉開濟等等,基本上都是南方人,大西南人,當真的嚇一大跳啊。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方便以後閱讀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952章 重廂戰車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952章 重廂戰車上)並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