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華山,乾清宮,西暖閣。
緊張肅殺的氛圍,彌漫在大殿的空氣里,無處不在的緊迫感,讓群臣窒息啊。
大殿中央,宗室老桿子,滿頭白發的良淵郡王朱企 ,跪在最前面。
緊隨其後,兵部三個大佬,鄒簡臣,龔銘和金光,還在繼續磕頭如搗蒜,額頭早就紅腫了。
大殿左右兩側,甚至是最後面的,五六個新訪客,也是寂靜如斯,噤若寒蟬。
尤其是右側的武將,五軍都督府,十個老武夫兵痞,今天全部縮頭了。
這時候,一反常態,一個個低頭裝慫了,不敢再插嘴,更沒有強出頭請戰啥的。
沒錯的,一些小沖突戰役,他們都會請戰,非常積極主動求上進,反正問題不大的,戰功容易拿。
今天這種情景,一看就大條了,是大戰役級別的,戰略決戰啊。
像這種級別的,一般都是兵部出頭商討,他們這些武夫,反而不敢出頭,不懂就別裝懂,容易出事的。
最重要的一點,他們這些老武夫,隱隱約約的,也听出了一些東西。
上面的朱皇帝,中間跪地磕頭的兵部三巨頭,應該在搞一個大戰略,密謀了一個滔天計劃。
且,已經密謀了很久,準備很充分,很多事情都準備的差不多了。
此時此刻,霸道的朱皇帝,想擅自調動大軍,御駕親征湖廣,提前發動大戰役。
很明顯,朱皇帝的動作,打破了那個,準備多時的計劃,不符合兵部的戰略利益。
于是乎,兵部的三巨頭,直接炸毛了,一起合起伙來,共同對抗霸道專橫的朱皇帝。
于是乎,其他的重臣,五軍的老匹夫們,只能低頭認慫,低頭裝死听戲,不敢瞎摻和。
“呃、、”
此時此刻,跪在第二位的,兵部尚書鄒簡臣,听完朱皇帝的諷刺和低吼,也是一陣無語了。
同時,他也感受到了,朱皇帝的不甘心,怨念重重,那種歇斯底里的殺意。
“陛下聖明”
“兵部上下,並不反對出兵”
“如果是小規模的增兵,威壓湖廣的清狗子,老臣是絕對支持的”
“再有一點”
“本朝在湖廣的兵力,並不處在弱勢,尤其是荊州方向”
是的,有一說一,兵部只是反對御駕親征而已,並沒有真正的反對用兵啊。
湖廣方向,三路大軍,一直都是僵持狀態,戰術對攻,戰略對峙。
明清雙方,都是一直在暗中使勁,從後方調兵增兵,填埋湖廣這個戰爭泥潭窟窿。
所以說,兵部上下,壓根不反對出兵增兵,當然了,只能是小規模的增兵,肯定沒問題的。
“老臣建議”
“夔東方向”
“西陽的秦尚武將軍,馬萬年將軍,還沒有正式班師回朝”
“剛好,把他們調往夔東,配合皖國公劉將軍,徹底理清那邊,進行全面的整編改編”
是的,上個月,川滇黔土司圍剿戰,進入了收尾階段。
西陽土司那邊,進展是最快的,早就搞定處理完了。
于是,上個月朝會過後,朱皇帝正式下令,西陽的駐軍,準備回師昆明,休養生息。
這時候,夔東出了問題,那就不用回師了,先去搞定夔東的一眾軍頭余孽吧。
“荊州那邊”
“有臨國公李將軍,興平侯黨將軍,武自強將軍,袁保將軍,總兵力1.2萬”
“安陸州,清狗子胡全才,鄭四維,朱光祚,總兵力也就是四五千人”
“即便是,加上三個叛賊王友進,賀珍,李復榮,他們的總兵力,也就是一萬左右”
“老臣的意思,陛下可增兵一個營,或是兩個營,就能壓著他們打”
“更何況,臨國公用兵老辣,戰陣經驗豐富,對付三個大叛賊,肯定是手到擒來的”
沒錯的,荊州方向,也是一樣的,明軍本來就佔盡優。
真正兵力弱勢的地方,反而是常德方向,李晉王手頭上的兵力,不如滿清洪老狗。
所以說,鄒簡臣的意思,就很簡單了。
朱皇帝不是有火氣嘛,一肚子的窩火嘛,那行吧,增兵荊州方向,徹底打垮荊州附近的清狗子。
其實,這已經是兵部退讓了,有點不符合戰略要求。
是的,大明的戰略,湖廣方向,就是僵持住,不上不下,雙方往死里耗,盡量抽空南京方向的戰爭潛力。
“吾皇萬歲”
眼看著,上面的朱皇帝,還是無動于衷的樣子。
向來老辣穩重的鄒簡臣,也就沒轍了,磕頭高呼萬歲,再抬起頭,目光坦誠的看著朱皇帝,堅決的說道︰
“如若這一次”
“英明神武的陛下,僅僅為了幾個小毛賊,執意要發動大軍,御駕親征”
“老臣,誠惶誠恐,才疏學淺,智不匹謀,不足以堪此大任”
“老臣,有負聖恩,願請辭,告老還鄉,望陛下恩準”
、、、
說罷,這個岷王府,曾經的第一人,中軍師大人,兵部尚書鄒大人。
恭恭敬敬的,磕一個響頭,慢慢摘下自己的官帽子,放在一旁,再跪下等朱皇帝的恩準。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是的,他這個兵部尚書,也干的憋屈啊。
沒錯的,上面的朱皇帝,一言九鼎,太霸道了,專橫霸道,尤其是登基以後。
想一想,一年以前,在永昌府的時候,朱雍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