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927章 陛下,不可浪戰啊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孤不是玄德 本章︰第927章 陛下,不可浪戰啊上)

    五華山,乾清宮,西暖閣,氣氛很是凝重。

    “咚咚咚、、”

    大殿中央,又一個鐵頭鋼娃,禮部右侍郎劉高宜,磕頭如搗蒜,玩命不停地磕頭。

    半晌後,磕的差不多了,一心請辭的他,才抬起頭,對著上面的朱皇帝,目光坦誠的說道︰

    “皇恩浩蕩”

    “陛下聖裁”

    “此次夔東,荊州事變”

    “禮部上下,監管不嚴,審核不到位,罪責難逃”

    “微臣履任以來,才不堪任,功績平平,有負聖恩”

    “微臣德不配位,力不及行,智不匹謀,有負陛下栽培”

    “微臣,誠惶誠恐,羞愧難當,于心難安,決意請辭,望陛下恩準”

    “咚咚咚、、、”

    說完後,這個鐵頭娃,就不再言語了,低下頭,繼續磕頭不止。

    沒錯的,今天的他,是王八吃鐵坨,鐵了心,要請辭不干了。

    當然了,請辭的說詞里面,狠心的劉高宜,也不會便宜禮部的兩個巨頭,程大炮和扶綱。

    話已經說的很明白了,監管不嚴,審核不到位啊,責任很大啊。

    沒看到嘛,他劉高宜都看不下去了,羞愧難當,無顏再干下去了。

    沒錯,被那兩個老狐狸,壓了一年的他,就是要將他們的軍,讓他們難堪,跪立不安。

    當然了,劉高宜遭遇打壓,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一直以來,做了那麼久的禮部右侍郎,他的壓力也很大啊,能力有所欠缺。

    沒錯的,以前在貴州的時候,他只是一個布政使司的經歷,從六品的小官員而已。

    朱皇帝做了監國以後,驟然提拔到中央六部,做了正三品的右侍郎,壓力不是一般的大。

    更何況,現在的朝廷,人才越來越多,競爭可想而知了,內卷太嚴重了,確實是玩不過那些老狐狸啊。

    “哎”

    龍座上的朱皇帝,面無表情,點了點頭,又是一聲無奈的嘆息啊。

    再環顧整個大殿,左右兩側的群臣武將,一個個低頭慫腰,都是擔心被牽連啊。

    最害怕的人,就是跪在中央的兩個老狐狸,程大炮和扶綱,又開始磕頭了,恨不得埋在地底下。

    不過,當朱皇帝的目光,放在最後面的時候,看到兩個江南人,心中就真的有數了。

    “嗯”

    半晌後,淡定自若的朱皇帝,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擺了擺手,對著禮部的三巨頭說道︰

    “朕知道了”

    “起來吧”

    “還有,程尚書,龔侍郎”

    “你們也不要磕頭了,都起來吧,朕不想明天換地板磚”

    沒錯的,都是千年的狐狸,萬年的妖精,誰不知道誰啊。

    是的,到了這個份上,再磕下去,就已經沒有意義了。

    夔東,荊州事變,都已經發生,甚至荊州那邊的戰事,又進入了新的對峙對抗階段。

    沒錯的,三個賊將叛變了,沖進了荊州府,大殺四方,大砍特砍。

    但是,精明能干的李來亨,緊隨他們身後,荊州城並沒有丟失,穩得很啊。

    所以說,朱皇帝納了李采薇,這就是最大的好處,關鍵的時候,李來亨敢作敢為,能頂得上去。

    同樣,自身就有錯的朱皇帝,再追究下去,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于事無補。

    更重要的事情,是站在最後面的,兩個江南人,盧若騰和冒闢疆,他們入朝了。

    這也就能解釋,今天文臣的反常異常,都是低頭慫腰,不敢輕易冒頭了。

    尤其是程大炮和扶綱,硬著頭皮,梗著脖子,就是磕頭磕死了,也不會認錯的原因。

    沒看到嘛,後面的兩個江南人,是來搶位置的啊,太明顯不過了。

    身為大西南扛把子的他們,肯定要死守陣地的,誰來了,也不會讓的,玩命搏殺啊。

    但是,狠辣霸道的朱皇帝,怎麼會讓他們如願呢,肯定也想好了對策。

    劉高宜干不下去要走,是沒關系的,朱皇帝不會強人所難。

    但是,這並不代表,朱皇帝無人可用啊,後面就排著隊呢。

    更何況,江南人入朝了,後面就有一大堆,更多的江南人,排著老長的人才隊伍啊。

    “咳咳”

    打發了禮部三巨頭,沉下心來的朱皇帝,輕咳兩聲,重重的點了點頭。

    同時,左右看了看,目光凜冽,環顧群臣,似乎在做什麼重大的決定。

    當然了,殿下的大臣們,沒一個敢對視朱皇帝的眼神,紛紛低頭避讓,害怕再逮出來問罪問責。

    是啊,有點驚悚啊,都有人頂不住壓力,要辭職不干了啊,壓力可想而知。

    “鄒尚書”

    “昆明有多少兵馬?是可調用的兵馬”

    沒錯,看了一圈的朱皇帝,最後的目光,還是停留在兵部上面。

    是的,下定決心的朱皇帝,不想再�@鋁耍 苯涌  傘br />
    他媽的,這個世道就是如此,刀把子最重要,沒有什麼東西,比砍頭剁首,更能有說服力了。

    說一千,道一萬,還是要看實力的,對付那些軍閥軍頭,亂臣賊子,還是砍光了才能安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咕嚕、、”

    被點到名的鄒簡臣,猛吞苦水,內心很無奈,只能緩緩站出來,躬身行禮,老老實實的回道︰

    “回稟陛下”

    “在昆明府的話,大概有十幾萬”

    “如果,算上川滇黔的兵馬,能調集的兵馬,那就更多了”

    “啊、、”

    但是,說著說著,老辣精明的鄒簡臣,就瞬間反應過來了。

    臉色巨變,驚呼一聲,猛的抬起頭,目光露出驚恐的慌亂,開始大聲說道︰

    “陛下,不可啊”

    “陛下,不能啊”

    “萬萬不可動兵”

    “幾個小毛賊而已,癬疥之疾,無足輕重啊”

    “更何況,荊州的局勢,有臨國公坐鎮,可確保萬無一失”

    “陛下啊,萬萬不可啊”

    “此前的種種,早有定計,豈能因幾個小賊子,壞了朝廷的百年大計”

    “咚咚咚、、”

    精明能干的鄒尚書,點到即止,不敢再說下去了,唯有直接跪下去,玩命磕頭啊。

    沒錯的,朱皇帝問兵馬,尤其是說到可用之兵,他就反應過來了。

    這個朱皇帝,還是不肯吃虧啊,惱羞成怒,干脆發兵征伐湖廣的節奏啊。

    不出意外的話,又是御駕親征,五萬兵馬少不了,甚至是更多,直接影響東征大計。

    當然了,大殿里人太多了,鄒簡臣也不敢說的太詳細,只能玩命磕頭,希望朱皇帝冷靜下來,別沖動啊。

    “咚咚咚、、”

    緊隨鄒簡臣身後,左侍郎龔銘,也主動站出來了,跪地磕頭,一氣呵成,大聲說道︰

    “吾皇聖明”

    “陛下切勿動怒”

    “幾個小賊子,何須陛下動手”

    “陛下隨便派出幾個大將,就能手到擒來”

    “更何況,出兵的最佳時機,早已錯過,不可浪戰啊”

    沒錯的,兵部的三巨頭,對朱皇帝的戰略,那是經過反復商討,一清二楚的啊。

    鄒簡臣能猜到了朱皇帝想動兵,龔銘也能猜得到,當然要反對了。

    是的,剛才大家都在裝死,低頭數螞蟻,畢竟夔東荊州的事情,都已經壓下來了,並沒有造成多大影響。

    但是,朱皇帝想御駕親征,那就完全不一樣了,國家戰略,全部打亂了。

    再有一點,如果朱皇帝要出兵湖廣,當初回師的時候,途徑廣西,就是最佳時機。

    當初,就是龔銘,據理力爭,苦口婆心的勸朱皇帝,繞道廣西,直接殺進湖廣。

    可惜,朱皇帝听信了金光的讒言,選擇回師昆明,整頓朝廷,軍閥和川滇黔土司。

    這不,不整理還好,一整頓,就出了大事,直接逼反了,幾個軍閥,以下克上。

    “咚咚咚”

    果不其然,不待朱皇帝反應過來,兵部剩下的右侍郎,金光也站出來了,磕頭如搗蒜。

    “天恩浩蕩”

    “吾皇聖明”

    “陛下息怒”

    “陛下,萬萬不可動兵”

    “出兵湖廣的時機,尚未到來”

    “倘若,擅自動兵,此前所有的籌劃,必將是前功盡棄”

    “陛下英明睿智”

    “主不可因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

    “陛下明察,陛下三思、、”

    、、、

    說完勸完以後,這個金光,也跟著前面的兩個大佬,一起趕上節奏,玩命磕頭了。

    肝膽俱裂啊,他們都是一肚子怨氣火氣,今天的朱皇帝,太沖動了啊,完全沒有了,往日的精明聖明啊。

    以前,做什麼事情,都是三思而後行,走一步看十步,還一步一回頭,老謀深算,老成穩重。

    今天,就是僅僅為了三個小毛賊,幾千反叛兵馬而已,算個屁啊。

    更何況,叛亂的老巢,夔東府,一片風平浪靜,還有皖國公劉體純,帶著兵馬坐鎮呢。

    同樣,叛亂的地點,荊州府,也沒啥問題,大明有足夠的兵馬,穩住戰線呢,急躁個錘子啊。

    更重要的一點,通過今天的事情,他們已經發現了,朱皇帝喜歡追責啊。

    此時出兵湖廣,御駕親征,很明顯,就不是上乘的戰略,容易打成焦灼戰,死傷無數。

    到時候,一時半會,要是搞不定整個大江南,朱皇帝肯定又要發飆了。

    其結果,可想而知了,負責戰略的兵部三巨頭,肯定也是第一個遭殃,罷免官職都是小事啊。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方便以後閱讀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927章 陛下,不可浪戰啊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927章 陛下,不可浪戰啊上)並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