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華山,乾清宮,西暖閣。
整個大殿里,氣氛神聖莊嚴,不再是寒氣逼人,肅殺壓抑了。
“咚咚咚、、”
大殿中央,三個頂盔摜甲的老武夫,風塵僕僕,跪地磕頭,目光赤誠,敞開嗓門高呼︰
“末將王光興”
“末將王光佔”
“末將馮啟鳳”
“叩見陛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吼完以後,三個連夜趕路的大將,也不敢停歇,繼續磕頭蹦蹦響,非常賣力氣。
尤其是最前面的王光興,大汗淋灕,汗水都濕透了甲冑,也不敢有絲毫的停頓。
一直繃著臉,低頭垂眉,甚至不敢偷看上面的朱皇帝。
沒錯的,夔東出了三個大叛賊,專橫霸道的朱皇帝,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更不會低頭認慫的。
“咕嚕、、”
龍座上的朱皇帝,好似沒听見似的,端起龍桌上的老參茶,狠狠灌了一大口,還意猶未盡的回味一番。
是啊,來都來了,急什麼呢,先喝口茶,潤潤嗓子吧,剛才吼了一會,嗓門發干啊。
更何況,這麼長時間,下面的王光興,才來到這里覲見,有點太晚了。
大明中華王朝的門檻,可不是永歷王朝啊,想來就來,不想來就棄之不顧,當做抹腳布啊。
“嘶嘶嘶”
等了一會,還未听到朱皇帝的回應,老殺胚王光興,開始忍不住了,左右偷偷看了看。
乍一看不要緊,仔細一看,嚇一跳啊,半條命都快嚇沒了,魂飛魄散啊。
沒錯的,他瞥見了袁宗第,夔東那邊的老朋友,怎麼變的如此一副鬼樣子啊。
精神萎靡,垂頭喪氣,蔫不拉幾的,尤其是額頭位置,一片猩紅,亮瞎了王光興的狗眼。
“咚咚咚”
“陛下天威”
“陛下萬歲,大明國祚萬年”
“年前,末將軍務繁忙,未能及時覲見陛下”
“末將該死,末將罪該萬死、、”
“咚咚咚、、”
、、、
沒話說了,沖殺了半輩子的老武夫,如今只剩下一個念頭,還是老老實實的磕頭認錯吧。
他當然熟悉袁宗第,那是夔東六個國公里面,唯一入朝任職的軍頭,也是夔東那邊,唯一的朝廷希望。
是的,十幾年來,這個王光興,大明的立場,還算堅定,跟忠貞營的關系,當然不會太差。
如今,許久不見的靖國公,就站在旁邊,頭皮磕破,額頭紅腫,滿臉血漬,一副慘不忍睹的模樣。
很明顯,入朝任職的袁宗第,被夔東那邊的叛亂牽連了,上面的朱皇帝,發飆臭罵一頓。
不過,好在一點,至少還站在這里,沒有挨軍棍,更沒有下獄啥的。
今天晚上,老武夫王光興,為啥能及時趕過來。
那是因為六天以前,在荊州的李來亨,傳來了重要信息。
荊州事變過後,李來亨收拾好殘局,肯定要寫戰報的,畢竟出了大叛賊,夔東兵馬也擅自調動了。
同時,老辣的李來亨,也傳信給王光興,告訴他,六天後,朱皇帝就會收到戰報。
這就是在提醒王光興,既然沒有反叛,那就趕緊去昆明請罪,以免朱皇帝算總賬。
道理很簡單,出了這麼大的事情,殘暴的朱皇帝,肯定要動手的,荊州和夔東,都少不了。
川東的夔東十三家,肯定要成為歷史,全部要搞定了,要麼整編成明軍,要麼出兵討伐。
荊州,湖廣那邊,唯一的可能,就發動大軍了,反擊找到三個大叛賊,徹底剿滅,甚至引發大戰役。
果不其然,一天後,在夔東,一直舉棋不定的王光興,收到了消息,肝膽俱裂啊。
慌不擇路,帶上親弟弟,幾個大將,上百個親衛,沒日沒夜的,一路狂奔,趕往雲南昆明。
沒錯,他要在朱皇帝,下令動兵之前,先覲見朱皇帝,表明自己的立場,不想淪為炮灰。
“ 當、、”
過了一會,眼看著,大殿下面,磕頭磕的差不多了。
龍座上面,突然傳來一聲暴響,朱皇帝的大砍刀,狠狠砸在桌子上,發出一個驚天暴擊。
也就在這一瞬間,整個宮殿,氣氛凝結,空氣里散發出寒氣逼人的沖天殺意。
左右兩側的文武群臣,頓時屏住呼吸,腦袋耷拉的更低,恨不得藏到褲腰帶里面去。
跪在中間的王光興,腦子更是一個激靈,肝膽微顫,磕頭的動作,也為之一頓,瞬間變形了。
“呵呵”
龍座上的朱皇帝,可不在乎群臣的反應,呵呵一笑,撫摸著自己的大砍刀,目光冷冽的盯著王光興,逐字逐句的質問︰
“荊國公”
“別再磕了”
“說吧,何來遲也?”
說完後,朱皇帝再把大砍刀插在地磚上,上身前傾,死死盯著王光興,眼眸里寒光閃現,殺氣盈盈啊。
沒錯的,夔東那邊,都搞成了這個鬼樣子,剩下的軍頭,來不來昆明,朱皇帝都要清算的。
反正,忠貞營的大部分人馬,已經整編好了,剩下的人,也沒有多少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緬甸調去了5個營,荊州2個營,李來亨又帶去了2個營,剩下的劉體純,也整編差不多了。
三個大叛賊,王友進,賀珍和李復榮,又帶著本部反叛,逃亡流竄湖廣。
可以說,大殿下面的王光興,就是最後的大刺頭,其他的都是小魚小蝦了。
“咕嚕、、”
磕頭磕了一會,頭昏腦漲的王光興,瞬間石化了,瞪著牛眼子,喉關節糯動,猛吞苦水。
沒錯的,殺伐半輩子的他,本就是一個老武夫殺胚。
因此,武夫出身的他,自然看的出來,上面的朱皇帝,也是一個武夫,是一種殺人砍人的眼神啊。
半晌後,腦子轉的差不多了,早有定計的王光興,鋼牙一咬。
一不做二不休,猛的挺直腰桿,目光坦誠,梗著脖子,大聲回道︰
“回稟陛下”
“末將是大明的戰將,忠心耿耿,忠貞不二”
“末將在夔東,帶兵打仗殺韃子,鎮守大明邊疆”
“末將赤膽忠心,沒接到陛下的召見聖旨,不敢擅離職守”
吼完以後,這個老武夫,也就拼了,不再磕頭,想看一看,上面的朱皇帝,到底要怎麼處置自己。
是的,都到了這里,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沒啥猶豫的了。
反正,他吼的那些話,都是中規中矩,做臣子的場面話,大喊忠誠就對了,錯不了的。
“呵呵”
上面的朱皇帝,拄著大砍刀,冷著臉,呵呵冷笑,冷言冷語︰
“忠心耿耿”
“赤膽忠心”
“說的好,回的好”
“一個個的,都是大明的大忠臣”
兩世為人的朱皇帝,信他個鬼哦,什麼赤膽忠心,都是見鬼的玩意。
沒看到嘛,幾天以前,現實就打臉了,朱皇帝就被騎臉輸出了。
一個大明國公,兩個侯爺,直接起兵叛亂了,偷襲大明的州府,完事後直接投誠湖廣清軍。
所以說,這些場面話,都是糊弄鬼的玩意,武夫殺胚,不足為信啊。
“說說看”
“王友進,賀珍,李復榮”
“這三個賊子,為何要叛明投清?”
“膽敢隱瞞一個字,朕的大砍刀,可不會認人的”
“ 當、、”
咬牙切齒的朱皇帝,面容扭曲,低聲吼完以後,手中的大砍刀,又是重重的一跺,響徹整個皇宮大殿。
沒錯,唯有夔東的戰將,親自說出來,朱皇帝才能了解真正的原因。
同樣,朱皇帝也是徹底怒了,尤其是說到那三個大叛賊,騎在脖子上拉粑粑屎啊。
這才多長時間啊,大明中華元年啊,僅僅過去兩個月。
要知道,去年一整年,朱皇帝都在外領兵征伐,砍掉的清軍,東南亞的猴子,至少也有二三十萬。
在如此殘暴的戰功里面,竟然有功勛大將,頂風作案,騎臉輸出,彼之娘之的狗玩意。
“回稟陛下”
“賊將王友進”
“他本來就是搖黃十三家的人,做過流賊,投過清狗子”
“桀驁不馴,反復無常,毫無信譽”
“去年年底的時候,朝廷開始整編夔東的軍隊”
“但是,他的軍隊,有五千多人,並沒有納入整編系列”
“他本人,也沒有拿到統兵大權,因此懷恨在心,處處抗拒朝廷的整編方案”
“賊將賀珍”
“這個賊子,是陝西人士”
“天啟末年的時候,他就是寧夏那邊的邊將,負責剿滅賊寇”
“崇禎末年的時候,李闖王席卷關中,這個賊子,又投誠了李闖王,做了漢中總兵”
“韃子入關以後,兵臨關中,這個賊子,又投降了韃子,一起圍剿闖王的義軍”
“入川以後,這個賊子,又替韃子賣命,對戰圍剿八大王的義軍”
“弘光元年,這個狗賊,再次變臉,起兵反清,自號奉天倡義大將軍”
“所以說,叛賊賀狗子,就是個四姓家奴,反反復復,欲壑難填”
“至于那個,叛賊李復榮”
“他也是忠貞營的大將,或許是因為渭源侯的爵位,被朝廷廢黜了”
“整編的時候,又失去了統兵大權,沒有獨立成營”
“因此,懷恨在心,或是受賀賊,王賊的蠱惑,進而鋌而走險,走上絕路死路”
嗶哩吧啦的一大堆,和盤道出的王光興,說完以後,直接扭過頭,看向一旁,低頭不語的袁宗第。
沒錯的,他的意思很簡單,眼前的這個人,就是忠貞營的,是對是錯,袁宗第最清楚的。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