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921章 繼續問責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孤不是玄德 本章︰第921章 繼續問責

    五華山,乾清宮,西暖閣。

    整個大殿里,還在延續肅殺的氣氛,朱皇帝並沒有放棄問責。

    同樣,大殿中央,老武夫袁宗第,兵部尚書鄒簡臣,也在繼續磕頭,認錯不止。

    “龔侍郎”

    “金侍郎”

    “怎麼的,還要朕請你們嗎?”

    、、、

    噴完了鄒簡臣,朱皇帝眼眸冷凝,瞥向兩個兵部左侍郎,冷言冷語,催促他們回話。

    是的,這兩個玩意,是一直待在昆明,應該是責任最大的。

    五軍都督府,負責統兵帶兵,現在的責權一般般,因為朱皇帝權勢太大,自己直接指揮軍隊。

    兵部就不一樣了,負責新兵營,整編改編軍隊,還有軍隊的將校任命,調動兵馬等等。

    尤其是龔銘,當初是朱皇帝親自點名的,負責夔東兵馬的整編,甚至是要求去夔東駐點督辦。

    “咚咚咚”

    站在前面的龔銘,這個老狐狸,知道是躲不了,唯有站出來,跪地磕頭,口中高呼著︰

    “陛下明鑒”

    “老臣監管不嚴,老臣有罪”

    “年前的時候,老臣就請示過陛下,也有奏章送入侍從室”

    “夔東那邊,就有一些兵將,行為舉止不安分,抗拒朝廷的改編整編”

    “咚咚咚、、、”

    這個狡詐的老家伙,雞賊的很,點到即止,然後就是玩命磕頭,不再抗辯了。

    沒錯的,去年年底的時候,從夔東回到昆明的龔銘,就上了奏章,提醒朱皇帝啊。

    王光興,賀珍,王友進,李復榮,四個軍頭,十分抗拒朝廷的改編,進展最慢,拖拖拉拉。

    但是,大意的朱皇帝,狂妄自大,根本听不進去,以為萬無一失了。

    這不,就搞出了事情,三個軍閥武夫,直接反叛了,差了掏了荊州的後檔,一擊必殺。

    至于,龔銘為啥回來,還不是川滇黔土司圍剿戰,兵部根本忙不過來,川北和湖廣又在打仗。

    “咚咚咚”

    “陛下聖斷”

    “整編改編,兵部職責所在”

    “微臣有罪,微臣該死,微臣該殺、、”

    、、、

    剩下的兵部右侍郎金光,也就不等下去了,緊隨龔銘後面,直接跪下去,磕頭認錯認罪,一氣呵成。

    是的,說一千道一萬,兵部是主管部門,下面改編的軍隊,出了問題,那兵部就跑不掉。

    何苦來著啊,干脆利落的認罪,還能少一些訓斥,以免激怒年輕氣盛的朱皇帝。

    再有一點,金光是降臣出身啊,來自獸兵天助兵,在朝廷沒根基啊。

    一旦激怒了朱皇帝,被人拖出去斬首示眾,估計求情的人,也不會有幾個。

    “嘿嘿”

    龍座上的朱皇帝,繼續板著臉,虎視眈眈的盯著下面,目光冷冽,嘿嘿直笑。

    “好啊”

    “很好,很不錯”

    “一個個的,御下不嚴,監管不到位”

    “都他媽的,什麼該死,該殺,死有余辜”

    “一個個的,倒是推脫的干淨,不帶腦子”

    “你們是真的以為,朕是不會殺人,還是刀鋒不利乎?”

    “ 、、”

    冷言冷語,低聲怒吼,越說越激動,狠辣霸氣的朱皇帝,腦門發脹,眼皮直跳,也是忍無可忍了。

     的一聲,從龍桌子底下,抽出自己的血飲狂刀,狠狠砸在上面,瞪著牛眼子,放聲怒吼道︰

    “找死是吧”

    “朕就成全你們、、”

    是的,即便是身穿便服龍袍,他的加長版雁翅刀,也是隨身攜帶,這都是本能反應了。

    沒辦法,這就是亂世末世,禮崩樂壞,綱常淪喪,武夫當道,誰都不能信得過。

    唯有自己的大砍刀,才能給朱皇帝一丁點的心安,也能時刻提醒群臣,他是個武夫皇帝。

    “啊哈、、”

    終于動了刀子,宗室之首,資歷最老的良淵郡王朱企,嚇的渾身一個激靈。

    猛的抬起頭,滿目驚悚驚爆,顧不得繼續裝死了,二話不說,跪地磕頭,口中高呼著︰

    “陛下息怒”

    “萬萬不能,不可魯莽”

    “此乃朝堂聖殿,豈能因怒動兵動武”

    “朝廷形象,皇家禮儀,明君,聖君啊、、”

    嘶吼勸諫了幾句,這個頭發須白老叔公,也是點到為止,學著中間的四個磕頭娃,開始玩命磕頭了。

    是的,他最怕朱皇帝動刀子,以前是在軍隊,還能說的過去。

    這里可是朝堂之上啊,皇帝動刀子,會被文臣文人噴死的,武夫皇帝,庸君暴君。

    沒錯的,去年的大朝會過後,身居高位,冊封為王的朱企父子,就開始變的非常低調了。

    像一般的小朝議,已經很少站出來說話了,大部分都是低頭裝死的狀態。

    沒辦法啊,朱企是良淵郡王,大明宗室宗正,工部尚書。

    兒子朱正,驃騎將軍,正二品的大將,又是五軍都督府,中軍的左都督。

    父子二人,大明宗室,同朝為官為將,權勢大的沒邊了,他們是不低調都不行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咚咚咚”

    “陛下息怒”

    “陛下切勿動怒,傷了龍體”

    “臣等惶恐頓首,惟願陛下暫息雷霆”

    “臣愚鈍不能解君憂,致觸天威,萬死難辭”

    “陛下乃江山之主,萬民之父,今怒傷龍體,臣等心如刀絞”

    、、、

    緊接著,一群低頭數螞蟻的文臣,知道事態嚴重了,也就裝不下去了,嘩嘩嘩的,全部站出來。

    動作一致,行雲流水,磕頭磕頭,梗著脖子,大聲高呼,勸諫朱皇帝不要發怒暴怒。

    是的,發怒暴喝的朱皇帝,他們是經常見到的,被敲打的多,也就習慣了。

    但是,拿出大砍刀,拍桌子的名場面,確實是不多啊,那玩意比較嚇人,肝膽俱裂啊。

    沒錯的,他們都知道,朱皇帝說砍人,那是真的會砍人的,又不是沒有過前科。

    “嘶嘶嘶、、”

    同一時間,跟在最後面的兩個老頭子,跪在地上,面面相覷,倒吸冷氣,臉色都變綠了。

    這他媽的,大場面啊,第一次入朝,第一次覲見朱皇帝,就遇到這種百年難得一見的名場面。

    尤其是盧若騰,這個幾朝元老,崇禎年間就是兵部從事,經常上朝覲見崇禎皇帝。

    這他媽的,啥時候見過這樣的皇帝啊,接見文武群臣的時候,竟然是帶刀的,還敢拿出來嘶吼。

    此時此刻,盧若騰甚至想站出來,大聲質問禮部和御史官員,你們都是死人嗎?不會勸諫的嗎?

    沒辦法啊,禮部還行,能經常覲見朱皇帝,都察院御史,根本沒機會的。

    “咚咚咚、、”

    搞了半天,文臣表演完了,終于輪到五軍武將出場了。

    色雷侯許名臣,是第一個站出來,磕頭咚咚響,橫眉怒目,挺直腰桿子,玩命嘶吼著︰

    “陛下天威”

    “陛下切勿動怒”

    “幾個小毛賊而已,末將見多了”

    “給末將三千精兵,末將這就去荊州,剁了那三個孽畜的狗頭”

    是的,也就是三個叛賊而已,幾千人的規模,有什麼大不了的。

    更何況,明末清初,不就是這個鬼樣子嘛,滿世界都是叛賊,城頭變幻大王旗,習慣就好了。

    這個老匹夫,現在是越來越有氣勢了,隱隱約約的,快成為五軍都督府的第一代言人。

    沒錯的,中軍都督府的左都督朱正,被他老子經常念叨,已經習慣縮頭,低調的很。

    “咚咚咚、、”

    有一就有二,洞鴿侯秦翼明,這個白發蒼蒼的老武夫,也站出來,跪地磕頭,梗著脖子吼叫︰

    “陛下息怒”

    “三個龜兒子的,算個錘子啥”

    “給末將三千精兵,就夠了”

    “不出半個月,末將就能宰了他們的狗頭,送給陛下做夜壺”

    這個老武夫,別看他今年60歲了,照樣是聲如洪鐘,氣勢恢宏,很能打的樣子。

    是的,時不待我啊,忠州秦氏幾代人,拼死殺敵,為國盡忠,男丁死了一大堆。

    如今,終于等到了,一個強勢霸氣的皇帝,有機會中興大明王朝。

    老匹夫秦翼明,得趁著自己,還能動彈刀槍,還能披堅執銳,找機會上陣殺敵啊。

    “咚咚咚”

    就二就有三,武將那邊又站出了一個,只是這個人,比較讓人意外。

    沒錯,就是光頭降將,大名鼎鼎的因道侯尚可喜,跪地磕頭,敞開嗓門吼叫著︰

    “陛下勿驚”

    “就三個撲街仔,一點小意思”

    “給末將兩千精兵,半個月時間”

    “末將必生擒那三個孽障,獻于陛下腳下,剝皮揎草,砍頭剁首”

    是啊,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屠城狂人尚老賊,也是很想求上進啊。

    沒錯的,上一次的佔城府廷議,這個奸詐的尚可喜,就看到了一絲絲曙光。

    那一次,大西南的重臣團體,張佐宸他們,一起跪在地上,施壓朱皇帝,要求開放科舉。

    可惜,那幫老狐狸,他們遇到了更加霸道的朱皇帝,就是不松口,一點機會都不給。

    這不,大好的機會,天賜的良機,就輪到兩廣派系,尚可喜也推薦了不少士子人才啊。

    如今,有人反叛了,上面的朱皇帝,又發出了滔天怒火,對兵部很不滿。

    這不,好像又來了機會啊,可以外出領兵,拿到戰功的機會啊。

    要知道,這個朝廷,就是大西南的天下,兩廣人士,本來機會就很少。

    狡詐的尚可喜,可不會浪費任何一個機會,即便是一絲絲的可能,也不想錯過。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方便以後閱讀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921章 繼續問責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921章 繼續問責並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