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915章 文總督的憂慮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孤不是玄德 本章︰第915章 文總督的憂慮

    四川北部,保寧府閬中縣),府衙後院的大廳里。

    一刻鐘後,會議結束,蔣尚鷹,方獻廷和狄三品,三個四川巨頭大佬,全部起身告退離開了。

    偌大的客廳里,也就是剩下兩個人,總督文安之,心腹參軍郭都賢,還在繼續品著老參茶。

    “哎”

    老成持重的郭都賢,愁容滿面,眉頭深鎖,放下手中的小茶杯,深嘆一口氣。

    抬起頭,仔細看著滿頭白發,溝壑縱橫,充滿滄桑感的文總督,忍不住的站起來,輕聲提醒︰

    “老總督啊”

    “如此倉促行事,有失妥帖啊”

    “那個李國英,左良玉的舊將,打了一輩子的老仗,絕非是等閑之輩”

    “咱們的攤子,一下子鋪的那麼大,一旦漢中形勢有變,滿清再打過來”

    “你老應該猜的出來,關中的清狗子,是不缺兵馬的,五六萬精兵,隨時都能拿得出”

    “下官擔心啊,咱們手頭上的萬余人馬,可能招架不住啊”

    說著說著,這個總督參軍,眉頭都擰成了麻花,愁容滿面,可見內心的擔憂。

    是啊,如今的局面,剛剛收復川北三府,大巴山那邊,消息也沒有傳回來,不確定的因素太多了。

    這個時候,文總督大包大攬,大刀闊斧,就要搞定整個四川土司,有點操之過急啊。

    “呵呵”

    “都賢啊,切勿多慮”

    “這里沒外人”

    “來來來,坐下來,咱們再慢慢聊”

    “站著說話,多累人啊”

    老辣的文總督,呵呵一笑,臉色露出了疲憊,也放下手中的小茶杯,沒有一絲的在意。

    擺了擺手,安慰了兩句,又指了指板凳椅子,示意躬身的郭都賢坐下來,要慢慢聊。

    是啊,他們都是老頭子了,站著說話,低頭彎腰的,很累人的啊。

    “都賢啊”

    “說實話”

    “你我二人,相識幾十載”

    “看上去,名為上下級,實則是幾十年的老朋友啊”

    “你是了解老夫的,無論是何時何地,老夫從來不瞞你”

    是的,自古以來,同僚同窗,就是鐵關系。

    封疆大吏,朝廷重臣的謀士,參軍幕僚,都是心腹親信。

    這幫老辣的重臣,選人的時候,首先考慮的人,就是自己認識了解的老朋友,落地的同窗學子。

    文總督也是如此,出任川楚總督的時候,就找到了自己的老朋友,賦閑在家的郭都賢。

    郭都賢,別看是一個參軍身份,其來頭也不小啊。

    十九歲中舉人,二十三中了進士,就在天啟二年,跟文安之是同朝同年進士。

    歷任過吏部稽勛,驗封司,考功司,主事,文選司員外郎,一直做到江西巡撫。

    後來不用多說了,江西廣東湖廣,相繼失守,他這個巡撫,只會回老家抱孫子了。

    直到,文安之再次出任川楚總督,才聯系上這個老朋友,請他再出山,做自己的心腹參軍。

    “看看吧”

    說到這里,文總督突然停了一下,指了指自己的頭發,又指了指郭都賢,一臉坦蕩的說道︰

    “你看老夫”

    “再看看你自己”

    “老夫今年六十有八,你是六十有一”

    “老夫是久病殘軀,風燭殘年,行將就木的老木頭”

    “你呢”

    “也是六十花甲,花甲之年,耳順之年,兩鬢斑白啊”

    “這麼多年,辛苦你了”

    “一直跟在老夫身邊,碌碌無為,蹉跎歲月,浪費了滿腹經綸才華”

    嗶哩吧啦的一大堆,說著說著,這個老總督,更是滄海桑田,臉色盡是自責和憂傷。

    對的,他和郭都賢,都是同朝同年進士,滿頭華發,六十多歲的老頭子。

    說句不好听的,在古代這個生活醫療條件,六十,七十就是高壽了,隨時嗝屁也正常。

    “老總督”

    “何出此言啊”

    “下、、下官,何德何能啊、、”

    驟然听到文總督,如此傷懷的言語,剛剛坐下去的郭都賢,又嚇的站起來,躬著身,緊張的支支吾吾。

    這話說的,怎麼听,都感覺不對勁啊,太懷舊了,傷感的像是遺言啊。

    “坐坐坐”

    “站著干啥,咱們就聊聊”

    文總督又不高興了,板著臉,一臉的嚴肅,擺了擺手,要求郭都賢坐下來再說。

    “跟你說這麼多”

    “是要告訴你啊,咱們都是老頭子了”

    “時日無多了,時不待我,只爭朝夕啊”

    “如今,大明王朝的國運,已經扭轉過來了”

    “咱們這些老臣子,更不應該,也不能停下腳步,得跟得上陛下的步伐”

    這個老總督,滿頭華發,為官幾十載,經歷太豐富了。

    崇禎末年,弘光王朝,隆武王朝,永歷王朝,顛沛流離,被滿清韃子,滿世界的圍剿追殺,受盡屈辱啊。

    現在,好不容易,終于熬出了頭,可以揚眉吐氣了。

    于是乎,年紀越大的文總督,越是內心急切,希望加快腳步,跟上朱皇帝的節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咕嚕、、”

    端起手中的小茶杯,抿了一口,潤一潤發干的嗓門,文總督又深嘆一口氣,看著自己的老朋友,繼續說道︰

    “你應該,也能看的出來”

    “陛下的重心,朝廷的戰略,其實並不在巴蜀四川”

    “川北,漢中,關中,這條戰線,打了幾十年,早就打爛了,荒無人煙,滿目瘡痍啊”

    “陛下勇武果決,霸氣威武,雄心壯志”

    “寧願放下天府之國,去攻伐緬甸,阿拉干,出兵佔城國,這些東南亞,夷人藩屬國”

    “也不會選擇川蜀,這種赤地千里,十室九空,難于上青天的北伐路線”

    “但是”

    “陛下又回師昆明,整頓朝廷,圍剿土司頑疾,囤積重兵,擴兵擴編,打造更多兵械”

    “咱們這個陛下啊,是有大志向的明君聖君”

    “其真正的戰略目的,肯定是積蓄國力軍力,準備再次發兵,東征北伐,光復中原華夏”

    “所以說,咱們更不能停下來,得奮發圖強,盡快抵定巴蜀,助陛下理清大後方”

    是的,北伐東征這種戰略,有不少人,都能猜出來的。

    滿清的範文程,寧完我,江浙的張煌言,根據收集情報和戰役,都能猜到朱皇帝的戰略。

    同樣,身為川楚總督文安之,也能通過各種邸報信息,猜出朱皇帝的想法。

    畢竟,大家都是智謀之士,滿腹經綸,再加上幾十年的經驗,是難不倒他們這些人。

    “但是”

    “咱們這個陛下啊”

    “太年輕了,弱冠之年,行事略微急躁了點”

    有如果就有但是,說到這里的文總督,頓了一下,眼眸聚光,態度無比的嚴肅,繼續說道︰

    “之前”

    “陛下剛剛回師雲南的時候,就開始動手了”

    “整頓內外朝綱,圍剿川滇黔土司,改土歸流,收服整編忠貞營”

    “說實在,這一件件國事要事,放在那一個朝代,都是了不得的大戰略啊”

    “就像那個大西南土司,困擾了本朝,至少200年,一直是頑疾惡瘤,跗骨之蛆”

    “還有那個忠貞營”

    “陛下納李氏嫡女入宮,取信于忠貞營,老夫是非常贊同的”

    “但是,他們這些義軍,從天啟年間,就開始嶄露頭角,是持續了幾十年的流賊軍閥”

    “這些大戰略,那是需要時間,更需要耐心,一點點磨礪,煎熬出來的,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陛下的腳步,走的太快,跨的太大,容易出大事的,根基不牢,地動山搖啊”

    前年的時候,朱由榔為啥派出文安之,去川南,督戰忠貞營啊。

    歸根結底,就是因為,這個文安之的站位問題,他是支持收編忠貞營的,認為這幫人,是忠義之士。

    如今,朱皇帝納了李氏嫡女,收編了忠貞營,文安之當然支持了。

    但是,霸道的朱皇帝,節奏太快了啊,整頓朝廷,搞土司,收編忠貞營,全部一鍋燴啊。

    在文總督眼里,哪里有如此行事的,太急躁毛躁了,一口吞成胖子,腳步太大,容易扯到蛋啊。

    就像這個土司,困擾大明王朝,前前後後,整整兩三百年,一直就是頑疾毒瘤。

    現在倒是好,朱皇帝一聲令下,直接推平所有的土司,要搞土司大圍剿,進行全面的改土歸流。

    忠貞營也是如此,這些闖賊余孽,從天啟朝就開始起義搞事的,怎麼可能是一朝一夕之功。

    “你看看”

    “上個月,夔東,荊州,就出大事了”

    “寧國公王友進,岐侯賀珍,渭源侯李復榮,三個賊將叛將,全部都反了”

    “這幾個,老夫很清楚的,全是老武夫殺胚,手頭上幾千人,實力強勁,桀驁不馴”

    “這就是後遺癥啊,朝廷的動作,太粗暴,不夠細膩,考慮的不夠周到,更是沒有耐心啊”

    “好在一點,留在夔東的臨國公,行事夠快,夠果決,果斷發兵荊州,追擊賊將叛將”

    “否則的話,就是彌天大禍”

    “川東出問題,咱們也要被牽連,湖廣荊州,肯定也會保不住”

    “常德戰線,晉王殿下的大軍,更要陷入重圍,甚至是直接崩盤,丟掉所有的地盤”

    是的,現在的朱皇帝,哪里都好,就是動作太快,太簡單粗暴了。

    專橫霸道的朱皇帝,弱冠之年,太年輕了,心浮氣躁。

    夔東的格局,用力過猛,操之過急了,這不,一下子就捅出了大簍子,好幾個軍閥,直接反叛了。

    還好,夔東的臨國公李來亨,及時發現了異常,果斷帶兵追擊上去,才保住了荊州城。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方便以後閱讀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915章 文總督的憂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第915章 文總督的憂慮並對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